保定市儿童医院

小儿内科 (共13位医生)

科室简介

小儿内科多年来曾先后获得省级、国家级多个荣誉称号:1997年获市巾帼建功示范岗、保定市十大“青年文明号”标杆和省级青年文明号,1999年获河北省先进集体、全国职工职业道德百佳班组和国家级青年文明号。
  内三科拥有职工20人。医生8人,其中研究生学历2名,本科学历6名。主任、副主任医师各1名,主治医师1名,医师5名。护士12人,均为大专以上学历。其中主管护师1名,护师5名,护士6名。
  内三科系小儿综合内科,以收治呼吸、消化、神经及心血管系统疾病为主 ,如: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胃炎、腹泻病、川崎病、脑炎等。年龄跨度大,病种复杂。多年来对儿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尤其对婴幼儿疑难杂症的诊治颇具经验。
  科室每年选送医生去北京或上海等地进修学习,提高科室诊治水平,以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通过加强三基考核和三基培训,护理队伍素质和护理工作质量也有极大地提高。科室多名护士曾获得院内技术操作比武“一针准”称号。
  科室具有较完善的医疗设备,能较好地供应临床需要,如管道氧、呼吸复苏囊、输液泵、磁疗仪、多参数监护仪、压缩雾化吸入泵、血糖仪等。
  参编专业著作2部,完成市级科研课题并获奖多项,发表国家级、省级论文多篇。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召开贯彻落实“九不准”动员大会

按照国家卫计委“树医药行业新风,深入贯彻落实九不准”动员大会有关精神,我院领导高度重视,认真安排部署,确保“九不准”贯彻落实到位。 我院召开了除休假和值班人员外的全院干部职工贯彻落实“九不准”动员大会,有近300名职工参会。会议由李书记主持,监察室传达了全国树医药行风,深入贯彻“九不准”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认真学习了“九不准”二十个严禁的具体内容。李书记传达了杨新建厅长重要讲话及杨瑛副局长、杨运杰局长的讲话精神。我院内一科主任代表全院干部职工对认真贯彻执行“九不准”要求表了决心。其他院领导在会上做了发言,刘院长结合会议精神进行了重点强调。 会后,由党委书记和院长分三批亲自与各科主任、护士长、器械、药品、基建、后勤、财务、计算机、人事等部门中层干部及采购管理人员进行了廉洁廉政谈话,重新学习了“九不准”二十个严禁的内容要求,并学习了《刑法修正案(六)》、医院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有关规定、“医院商业贿赂为什么屡禁不止”等相关内容及有关案例。 全院每名职工结合岗位工作特点,按照“九不准”要求,认真自查自纠,并写出书面报告,上报监察室。 通过认真学习及召开各种形式的学习会、座谈会,提高了全院干部职工认真遵守“九不准”的自觉性。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学习教育力度,把“九不准”真正落到实处。 我们对因休假、值班而未能参加动员大会的人员进行了补课。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猩红热是什么病严重吗
顾宇彤
回答: 猩红热是由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属于中等严重程度的疾病,多数患者经规范治疗可痊愈,但少数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 1、病原体特征 猩红热致病菌为产红疹毒素的A组β溶血性链球菌,主要通过飞沫传播。该菌产生的致热外毒素可引起典型皮疹和全身中毒表现。青霉素类抗生素对其有特效,及时治疗可显著降低传染性和并发症风险。 2、典型临床表现 特征性表现为突发高热、咽峡炎和弥漫性鲜红色皮疹。皮疹多在发热后1-2天出现,从颈部向下蔓延,按压褪色,伴有草莓舌和口周苍白圈。恢复期可见大片脱皮,尤以手指末端明显。 3、常见并发症 未经治疗者可能发生化脓性中耳炎、颈部淋巴结炎等局部感染,以及急性肾小球肾炎、风湿热等免疫性疾病。严重者可出现中毒性心肌炎或链球菌中毒性休克综合征,但现代医疗条件下已较少见。 4、易感人群特点 好发于5-15岁儿童,3岁以下及成人较少见。托幼机构、学校等集体单位易发生聚集性疫情。免疫力低下者、有风湿热病史者感染后更易出现重症。 5、治疗与预后 首选青霉素V钾片或注射用苄星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红霉素肠溶片。规范抗菌治疗24小时后通常不再具有传染性。绝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但需完成10天疗程以防复发和并发症。 患者应隔离至症状消失后至少24小时,密切接触者需医学观察7天。恢复期应注意监测尿常规和心电图,警惕迟发性并发症。保持口腔清洁,进食流质饮食,高热时配合物理降温。疫苗接种可预防部分链球菌感染,但尚无针对猩红热的特异性疫苗。 顾宇彤主任医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呼吸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