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第二医院

脊柱外科 (共5位医生)

科室简介

脊柱一科是以治疗脊柱退行性疾病和脊柱创伤为主的科室,开放床位58张,拥有主任医师3名,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4名,其中硕士生导师1名、硕士研究生1名。人才结构合理,技术实力雄厚。

主要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症、胸椎管狭窄症、脊柱结核及脊柱骨折等退行性和创伤性疾病。建科7年以来,共收治各种脊柱疾患6千余例,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同时科室紧跟国际、国内技术潮流,不断学习先进医疗技术、先进经验,开展新的诊断措施和治疗方法37项之多,如枕颈部畸形的矫治治疗、颈椎人工间盘置换、胸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前路手术减压强直性脊柱炎后突畸形矫正术、脊柱结核Ⅰ期病灶清除钛网内同种异体骨充填植骨内固定术,其中部分项目填补了我院、我市空白,达到或接近国际、国内先进水平,居省市领先水平。目前我科获市科技进步奖2项,在国家级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娘三横穿公路遭车祸 我院开绿色通道急救治

7月26日18时左右,35岁的李莉(化名)骑着新买的摩托车,驮着两个孩子穿乡村公路时与一辆家庭轿车相撞,情况危急被转到我院进行紧急救治。我医院为一家三口开通了绿色通道,10多人参与的手术分两台同时进行。手术历时8个多小时顺利完成。 35岁的李莉(化名)家住玉田,7月26日18时左右,骑着新买的摩托车,驮着两个孩子(一个十岁、一个五岁)横穿乡村公路时与一辆家庭轿车相撞,摩托车上的三人当即被撞倒,两个孩子右小腿当即出血不止,孩子的妈妈手腕部受伤。送往当地医院后,经过简单的包扎,因伤者情况危急被转到唐山市第二医院进行紧急救治。晚上七点半,三位伤者来到急诊科后,值班医生查看伤情,两个孩子伤情严重,第一时间对其进行拍片、CT、抗休克等必要的检查,值班主任闻讯赶到现场指挥抢救,请示院领导后,为一家三口开通了绿色通道,两个孩子血压平稳后被送至ICU进行抢救,大人入住创伤科。 晚上八时,十岁的女童和五岁的男童入住ICU后即给予重症监护,急查各种化验及行床旁心电图及彩超等检查,同时给予持续心电血氧监测、输液、输血等治疗……,二诊、三诊值班主任召集小儿骨科、手外科、创伤外科的主任进行会诊及抢救。 经商定,10多人参与的手术分两台同时进行:因女孩双腿均受伤,左小腿皮肤缺损严重,医生先为她做了人工皮覆盖,等情况允许后再为她做植皮手术;其右小腿碾压严重,保肢困难,只能保住1/3,为她做了截肢手术,手术历时6个多小时。五岁男孩的腿部受到碾压、皮肤剥脱、大面积皮肤缺损、污染严重,因为孩子还比较小,医生为了保住患儿的肢体竭尽全力,为他做了清扩创神经血管探查、胫后动脉桥接术,手术历时8个多小时顺利完成。目前还没有渡过危险期,正在观察中;顺利的话,后期至少需要两次手术,治愈后,也会落下一定的残疾。 面对惨祸,在此医生提醒市民:目前正值暑期,家长骑摩托车带孩子出行时,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做好必要的防护措施。变换车道或起步时,要利用后视镜随时查看后方情况,确认安全后再起步或变换车道。无特殊情况应避免突然停车或减速,转弯时要先减速再转弯,严防在转弯过程中减速,更不要从正在行驶的两排车辆中间穿越或曲线绕行。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假性自闭症孩子的症状可以恢复吗
王志新
回答: 假性自闭症孩子的症状通常可以恢复,通过科学干预和家庭支持可显著改善行为表现。假性自闭症多由环境刺激不足、教养方式不当或短期心理创伤等因素引起,与典型自闭症谱系障碍的神经发育异常有本质区别。 1、环境调整 创造稳定的生活环境和规律的作息有助于缓解假性自闭症状。家长需减少电子屏幕暴露时间,增加亲子互动游戏,如积木搭建、绘本共读等结构化活动。保持家庭氛围和谐,避免频繁更换照料者或居住环境,逐步帮助孩子重建安全感。 2、行为干预 应用正向行为支持技术可改善社交回避行为。家长需通过即时奖励强化孩子的眼神接触、简单指令回应等行为,采用图片交换沟通系统辅助表达需求。每日安排15-20分钟地板时间游戏,跟随孩子兴趣引导互动,避免强迫性社交训练。 3、感统训练 针对感觉处理异常可进行专业感统康复。旋转秋千、触觉刷等前庭觉训练能改善注意力分散,平衡木、蹦床活动可调节肢体协调性。家长需观察孩子对声光刺激的敏感程度,逐步脱敏训练每周3-4次,每次不超过30分钟。 4、心理疏导 短期创伤事件引发的症状需心理治疗介入。游戏治疗能帮助孩子表达压抑情绪,沙盘治疗适用于语言受限者。家长需配合治疗师记录行为变化,避免在治疗过程中表现出焦虑情绪,防止二次心理伤害。 5、营养管理 均衡饮食有助于神经功能恢复。增加富含Omega-3的深海鱼类、维生素B族丰富的全谷物,限制精制糖和人工添加剂摄入。对存在挑食行为的孩子,家长需采用小份量多次供餐,将新食物与偏好食物混合过渡。 假性自闭症的干预需要家长保持耐心,建立稳定的日常活动流程,每天固定安排社交互动时间但不过度刺激。定期评估孩子对干预措施的反应,若3-6个月未见改善或出现自伤等严重行为,应及时寻求儿童精神科医生评估排除典型自闭症可能。日常生活中注意避免将孩子与其他儿童过度比较,关注微小进步并及时给予积极反馈。 王志新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