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皮县人民医院

超声科 (共1位医生)

科室简介

超声影像科是我院重点学科,拥有飞利普IU-22等高档彩超。超声诊断符合率在同级医院一直保持领先,并率先在同级医院开展了了介入性超声新技术,开展超声引导下各种实性占位性病变的穿刺活检(如肝穿、肾穿、肺穿、前列腺活检,乳腺、甲状腺、浅表淋巴结等病变的穿刺活检等),使大量临床难以确诊的病例得到及时确诊;并开展了各种囊性病变的穿刺硬化治疗技术(如肝、肾囊肿、卵巢囊肿的硬化治疗);各种积液的抽吸减压、置管引流;脓肿的穿刺引流、注入药物等,避免了患者开刀手术之痛苦,费用低,恢复快,得到广大患者信赖。

超声科开展的乳腺小包块术前导丝定位技术,尤其是早期乳腺癌,使那些临床尚不能触及的肿块尤其是,通过术前超声准确定位得到完全切除。从而做到早发现早治疗,甚至避免大的根治性手术。

近年来,超声科开展了超声造影新技术,对于脏器或组织病变的血流灌注增加了更直观的诊断信息,并根据血流灌注特点,来帮助鉴别肿瘤的良、恶性,尤其是常规超声难以发现的微小病灶,鉴别意义更大。也可用于一些肿瘤消融灭活后的疗效评价,还可用于外伤后脏器损伤,外周血管的狭窄或闭塞等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更进一步提高了超声诊断率。

产科超声检查开展了四维扫除技术,为产前超声诊断增加了新的辅助手段,使图像更加直观。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破伤风患者的护理
邵自强
回答: 破伤风患者需严格隔离并配合专业医疗护理。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菌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护理重点包括伤口处理、痉挛控制、呼吸道管理、营养支持和环境调节。 1、伤口清创 彻底清除感染源是护理核心环节。使用过氧化氢溶液冲洗伤口,必要时配合医生进行外科清创术。破伤风梭菌为厌氧菌,暴露于氧气环境可抑制其繁殖。清创后保持伤口开放,避免包扎过紧。护理人员需佩戴防护装备,防止交叉感染。 2、痉挛干预 控制肌肉强直性痉挛可预防并发症。保持病房避光避声,使用地西泮注射液缓解肌痉挛,严重时需配合医生使用苯巴比妥钠注射液。床栏需加装软垫防止外伤,发作时避免强行约束患者。记录痉挛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供医生评估。 3、气道维护 喉痉挛可能导致窒息风险。床头常规备气管切开包,监测血氧饱和度变化。痰液粘稠时可使用氨溴索注射液稀释分泌物。对于气管切开患者,每日进行3次气道湿化护理,严格无菌操作预防肺部感染。 4、营养供给 吞咽困难阶段采用鼻饲营养支持。选择高蛋白流质饮食如匀浆膳,每日分6-8次缓慢注入,每次不超过200毫升。恢复期逐步过渡到糊状食物,进食时保持半卧位。监测电解质平衡,必要时静脉补充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 5、环境调控 单间隔离病房需保持温度25-28℃,湿度50%-60%。使用遮光窗帘减少光线刺激,地面铺设软质地胶降低噪音。所有护理操作集中进行,限制探视人数。出院前对病房终末消毒,污染物高压灭菌处理。 破伤风患者康复期持续3-6周,出院后仍需避免强光噪音刺激,循序渐进增加活动量。饮食宜选择软烂易消化的食物如南瓜粥、蒸蛋羹,分次少量进食。家属需学会观察呼吸频率和肌肉张力变化,定期复查血清破伤风抗体水平。恢复阶段可进行被动关节活动度训练,预防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尤其注意受压部位护理。 邵自强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