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泉县中医院

儿科 (共2位医生)

科室简介

儿科现有医护人员16人,其中副主任医师2人、主任医师4人、主管护师3人。多人在石家庄承德等三甲医院进修学习,技术力量雄厚,临床经验丰富。
  儿科门诊由主任李隆庆副主任医师和承德市级名中医吴力军副主任医师坐诊。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小儿外感高热、咳嗽、惊厥、头痛、呕吐、腹泻、腹痛、厌食、紫癜、遗尿、多动等疾病。每年就诊病人2万余人次。
  儿科病房有开放式病床30张,临床旺季可增加至70张。设有先进集中供氧系统,轨道式输液架,护理操作采用套管针技术,1次输液可留置1周,免除了病人天天扎针的痛苦。我科现有婴儿保暧箱、婴儿治疗仪、电动吸引器、静脉输液器、雾化吸入器等较先进设备,每年住院病人1500余人次。主要治疗小儿上感、肺炎、心衰、急性喉炎、腹泻病合并脱水、过敏性紫癜、急性肾炎、病毒性脑炎、新生儿缺血性缺氧性脑病、脑膜炎、新生儿硬肿、新生儿肺炎、新生儿黄疸、早产儿等急危重病人取得满意的疗效。
  中医院儿科全体医务人员愿以优质的服务精湛的技术为您解除病痛。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宝宝打完疫苗第二天晚上发烧,怎么办
葛伟
回答: 宝宝打完疫苗第二天晚上发烧可通过物理降温、补充水分、观察体温变化、调整环境温度、必要时就医等方式处理。疫苗后发热通常由免疫反应、疫苗成分刺激、个体敏感度差异、合并感染、护理不当等原因引起。 1、物理降温 使用温水擦拭宝宝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分布区域,水温控制在32-34摄氏度,避免酒精擦拭或冰敷。可配合退热贴贴于额头,每4小时更换一次。若体温超过38.5摄氏度,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栓剂或布洛芬混悬滴剂。 2、补充水分 少量多次喂食母乳、配方奶或温水,6个月以上婴儿可适量饮用苹果汁稀释液。观察排尿次数和尿色,每24小时排尿应达6次以上。避免强行灌喂导致呛咳,可使用滴管或小勺缓慢喂食。 3、观察体温变化 每2小时测量一次腋温,记录体温波动曲线。疫苗引起的发热多在24-48小时内自行消退,体温峰值通常不超过39摄氏度。若出现持续高热、热峰间隔缩短或伴随抽搐,需立即就医。 4、调整环境温度 保持室内温度在24-26摄氏度,湿度50%-60%。穿着纯棉单层衣物,避免包裹过厚。暂停洗澡和外出活动,睡眠时采用侧卧位。可使用加湿器改善空气干燥,注意定时开窗通风。 5、必要时就医 出现持续呕吐、精神萎靡、皮疹扩散、囟门隆起等症状时,需及时儿科急诊。就医时应携带疫苗接种记录本,告知医生具体疫苗名称和接种时间。血常规检查可帮助鉴别感染性发热与疫苗反应。 家长需保持宝宝接种部位清洁干燥,48小时内避免剧烈活动。饮食以易消化的米糊、蔬菜泥为主,暂停添加新辅食。监测体温应持续至接种后72小时,若出现反复发热或伴随其他异常症状,建议完善尿常规和C反应蛋白检测。疫苗接种后2周内应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减少去人群密集场所。 葛伟副主任医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小儿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