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市中医院

针灸科 (共2位医生)

科室简介
有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2名,医师两名,包括硕士研究生1名,主治中风偏瘫、面瘫、面肌痉挛、头痛、眩晕、失眠、抑郁症、胃病、心悸、哮喘、颈肩腰腿痛、关节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及各种神经性疼痛疾病。 主要针灸方法:普通针刺、电针、艾灸、三棱针、火针、梅花针、穴位注射、穴位埋线、穴位敷贴、子午流注、温针灸、刮痧等,具有经济、简便、无痛苦、见效快、治愈率高等特点,欢迎广大患者前来就诊。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产后尿失禁的原因是什么
黄钟明
回答: 产后尿失禁可能与盆底肌损伤、激素水平变化、分娩方式、胎儿体重过大、泌尿系统感染等因素有关。产后尿失禁通常表现为咳嗽或打喷嚏时漏尿、尿急、排尿困难等症状。可通过盆底肌锻炼、电刺激治疗、药物治疗、膀胱训练、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 1、盆底肌损伤 分娩过程中胎儿通过产道可能导致盆底肌群过度拉伸或撕裂,减弱对膀胱和尿道的支撑力。盆底肌损伤后可能出现压力性尿失禁,即在腹压增加时漏尿。建议产后尽早开始凯格尔运动,帮助恢复肌肉张力。严重者可遵医嘱使用盆底康复仪进行电刺激治疗,或使用盐酸米多君片等药物增强尿道括约肌收缩力。 2、激素水平变化 妊娠期雌激素水平升高使盆底组织松弛,产后激素骤降可能延缓组织修复。这种生理性变化可能导致暂时性尿失禁,通常伴随阴道干涩等更年期样症状。可通过局部使用雌三醇乳膏调节激素水平,或服用大豆异黄酮等植物雌激素辅助改善。哺乳期女性用药需严格遵循医嘱。 3、分娩方式 阴道分娩比剖宫产更易造成盆底神经损伤,尤其是产钳助产或胎吸助产时。神经损伤可能导致膀胱感觉异常或逼尿肌过度活动。表现为急迫性尿失禁,即突然强烈尿意后无法控制漏尿。可遵医嘱使用酒石酸托特罗定片缓解膀胱过度活动,或进行生物反馈治疗重建神经控制。 4、胎儿体重过大 胎儿体重超过4千克时,产道受压更显著,可能造成永久性盆底结构改变。这类患者常合并会阴撕裂或耻骨联合分离,出现混合型尿失禁。除常规康复训练外,可能需要使用盐酸奥昔布宁缓释片控制膀胱痉挛,严重者需考虑尿道中段悬吊术等手术治疗。 5、泌尿系统感染 产后抵抗力下降易引发膀胱炎或尿道炎,炎症刺激可能导致暂时性尿失禁。常伴随尿频尿痛、下腹坠胀等症状。需通过尿常规确诊后,遵医嘱服用头孢克洛分散片或磷霉素氨丁三醇散等抗生素。治疗期间需保持会阴清洁,每日饮水不少于2000毫升。 产后尿失禁患者应避免提重物及剧烈运动,控制咖啡因摄入量,每日分次饮水而非一次性大量饮水。穿着棉质透气内裤,每2-3小时定时排尿训练膀胱功能。坚持3-6个月盆底肌锻炼仍无改善者,建议到妇科或泌尿外科进行尿动力学检查评估。哺乳期用药需特别注意药物安全性,所有治疗均应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 黄钟明副主任医师北京协和医院泌尿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