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市第六人民医院

老年病科 (共2位医生)

科室简介

老年病科是专门开展老年病临床医学与研究的科室,以突出老年内科疾病医疗工作为重点,同时承担离、退休干部保健工作。科室现有心内科、神经内科、呼吸内科副高、中级以上专家5人,各类专业护理人员10余人。病房既有个性化的单人间,也有爱心式相互关照的双人间。房间内陈设先进,配置齐全,信息交流方便,是治疗康复最理想之地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疼痛一科成功开展两例CT引导下三叉神经痛射频热凝术

近日,疼痛一科成功为两名三叉神经痛患者进行了CT引导下射频热凝术,术后患者疼痛消失,对治疗效果表示满意。   三叉神经痛是累及面部三叉神经的一支或几支分布区,反复发作、短暂而剧烈的疼痛。本病诊断虽容易,但由于以前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许多患者患病数十载,疼痛使他们痛不欲生。   患者一,男,67岁,以“右侧面部刀剜样疼痛八个月”为主诉入院。八个月前出现右侧面部刀剜样疼痛,疼痛位于右侧下颌处,疼痛剧烈时可放射至上颌,曾行下颌神经阻滞术治疗,当时疼痛消失,半月前疼痛复发,严重影响了日常活动。   患者二,女,64岁,以“右面部刀剜样疼痛1年,加重1周”为主诉入院。既往有脑瘤手术史,术后右上眼睑下垂。因惧怕疼痛不敢口服药物和进食水,已经出现脱水及电解质紊乱。复查颅脑CT,诊断为“继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及家属放弃开颅手术,强烈要求射频镇痛治疗。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小孩常见发热原因
徐建威
回答: 小孩常见发热原因主要有上呼吸道感染、胃肠炎、幼儿急疹、尿路感染、中耳炎等。发热是儿童免疫系统对抗感染的常见反应,多数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 1、上呼吸道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是儿童发热最常见的原因,主要由鼻病毒、腺病毒等引起。患儿可能出现鼻塞、流涕、咽痛等症状,体温通常在38-39摄氏度之间。病毒感染具有自限性,一般无须特殊治疗,家长需注意让孩子多喝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若合并细菌感染,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等药物。 2、胃肠炎 胃肠炎多由轮状病毒、诺如病毒或沙门氏菌感染导致,患儿除发热外常伴有呕吐、腹泻等症状。轻度脱水时可口服补液盐散,严重呕吐需禁食4-6小时。家长需观察患儿尿量及精神状态,必要时使用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等药物。注意餐具消毒与手部清洁能有效预防交叉感染。 3、幼儿急疹 幼儿急疹多见于6-18个月婴幼儿,由人类疱疹病毒6型引起。特征为持续3-5天高热后全身出现玫瑰色斑丘疹,热退疹出是典型表现。本病为自限性疾病,发热期可物理降温,必要时使用布洛芬混悬滴剂。家长需警惕热性惊厥,保持患儿衣着宽松舒适。 4、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在女童中更为常见,多由大肠埃希菌逆行感染引起。患儿可能出现排尿哭闹、尿液浑浊等症状,部分仅表现为不明原因发热。确诊需进行尿常规和尿培养检查,治疗可选用头孢地尼分散片、呋喃妥因肠溶片等抗生素。家长应督促患儿多饮水、避免憋尿。 5、中耳炎 急性中耳炎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病原体通过咽鼓管侵入中耳腔。患儿夜间疼痛明显,可能出现抓耳、烦躁等表现。鼓膜检查可见充血膨隆,治疗可选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氧氟沙星滴耳液等。哺乳期婴儿喂奶时保持头高位能降低发病概率。 儿童发热期间家长应每日测量体温3-4次,记录发热规律。保持室温24-26摄氏度,衣着以棉质透气为宜。饮食选择米汤、面条等易消化食物,避免高糖饮料。体温超过38.5摄氏度可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退热贴等。若发热持续72小时以上、出现嗜睡或抽搐等情况,须立即就医。平时通过规律作息、均衡营养和疫苗接种可增强儿童抵抗力。 徐建威副主任医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普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