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市第四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共5位医生)

科室简介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北京市每日增加癌症患者百名 平均增长率为4%

今年4月15日至21日是第18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北京市卫生局有关负责人近日介绍,监测数据显示,2010年北京市户籍人口共报告恶性肿瘤新发病例3.7万多例,平均每天约有104人被确诊为新发病例,发病率由2001年的171/10万,上升至2010年的302/10万,去除年龄构成因素影响,10年间年平均增长了4%。 据专家介绍,本市恶性肿瘤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55岁以前,女性的发病率略高于男性;55岁之后,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男性的新发病例中,肺癌发病率居第一位,其次是结直肠癌、肝癌、胃癌和食管癌;女性新发病例中,乳腺癌发病率居第一位,其次为肺癌、结直肠癌、子宫体癌及甲状腺癌。 值得注意的是男性前列腺癌、女性甲状腺癌发病位次上升迅速,前者由2001年的第8位上升到了2010年的第6位;后者由2001年的第10位,上升至2010年的第5位。自2007年开始,癌症已经超过了心脑血管疾病,跃居北京市居民死因第一位。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40%的恶性肿瘤是可以预防的。全球每年700万因癌症死亡的人群中,有150万是由于吸烟或者吸二手烟造成的;有35万人是由于过量饮酒导致的;有34万人是由于乙肝病毒感染所致的肝癌或者肝硬化造成的;有28万人是由于超重、肥胖以及缺少运动导致的;有15万是由于职业性致癌物的暴露导致的;有7万人是由于接触室内或室外的空气污染导致的。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剧烈运动时尿失禁
李青
回答: 剧烈运动时尿失禁可能与盆底肌松弛、膀胱过度活动症、压力性尿失禁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运动时尿液不自主流出、尿频尿急等症状。可通过盆底肌训练、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 1、盆底肌松弛 盆底肌松弛是导致运动时尿失禁的常见原因,多见于产后女性或中老年人群。盆底肌群无法有效支撑膀胱和尿道,在腹压增加时出现漏尿。建议通过凯格尔运动增强肌力,每天重复进行收缩肛门和阴道的动作,坚持3-6个月可见改善。严重者可配合电刺激治疗或生物反馈训练。 2、膀胱过度活动症 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膀胱逼尿肌异常收缩,可能伴随尿急、夜尿增多。运动时腹部压力变化易诱发漏尿。可遵医嘱使用琥珀酸索利那新片、盐酸奥昔布宁缓释片等M受体拮抗剂,或米拉贝隆缓释片等β3受体激动剂。需注意这类药物可能引起口干、便秘等副作用。 3、压力性尿失禁 压力性尿失禁与尿道括约肌功能缺陷相关,咳嗽、跳跃等动作均可引发漏尿。轻中度患者可采用阴道哑铃训练,重度需考虑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等手术。术后需避免提重物及剧烈运动1-2个月,防止吊带移位影响疗效。 4、激素水平变化 围绝经期雌激素下降会导致尿道黏膜萎缩,降低控尿能力。局部使用雌三醇乳膏可改善尿道黏膜血供,但长期使用需监测乳腺和子宫内膜情况。非激素疗法如植物雌激素补充也可作为替代选择。 5、神经源性膀胱 糖尿病、腰椎间盘突出等疾病可能损伤支配膀胱的神经,导致感觉减退和排尿失控。需通过尿流动力学检查明确病因,采用间歇导尿配合甲钴胺片营养神经。此类患者运动时建议使用专用吸水护垫,防止皮肤浸渍。 日常应避免摄入咖啡因及碳酸饮料,控制每日液体摄入总量。运动前彻底排空膀胱,选择瑜伽、游泳等低冲击运动替代跑步、跳绳。超重者需减重以降低腹压,吸烟者应戒烟减少咳嗽频率。若症状持续加重或伴随血尿、腰痛,须及时排查泌尿系统器质性疾病。 李青主任医师北京安贞医院泌尿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