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丰县人民医院

麻醉科 (共1位医生)

科室简介

宝丰县人民医院麻醉科成立于1993年,学科建设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时至今日麻醉科有了突破性发展。团队现有29人,其中麻醉医师11人,护理人员18人,开设8个功能齐全的手术间。科室总体服务功能:临床麻醉,院内、外的急救与复苏,危重病人的麻醉监测治疗,疼痛治疗等。

学科现阶段的优势及技术特色

1.临床麻醉:运用气管插管全麻,喉罩通气全麻,椎管内麻醉,颈丛、臂丛阻滞等麻醉方法,麻醉靶控输注技术,深静脉穿刺,有创动脉监测技术。开展对神经外科,胸外科,普外科,妇产科等手术的麻醉。

2.急救复苏,麻醉监测,术后镇痛:利用麻醉科特有的技术条件,参加院内外各种原因的心跳呼吸、骤停的复苏及危重病人的有创监测治疗,积极开展术后镇痛,减轻病人的痛苦,促进术后康复。

随着医学的发展,使高难度、高风险的高龄、小儿、危重、复杂不宜手术的病例,成功得到手术麻醉救治。应用静脉、皮下、硬膜外等方法将麻醉止痛延续到术后,避免了麻醉减退之后的疼痛和心血管不良反应,降低病人术后并发症,改善病人的手术预后。

利用麻醉科现有的麻醉、急救、复苏的技术开展无痛人流,无痛胃镜,分娩镇痛等项目。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专业服务,成为引领舒适化医疗发展的主导学科,以及成为提高医院整体医疗水平的枢纽学科,促进医院医疗健康的发展。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儿科开展“六一”节慰问儿童活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表达“关爱儿童成长,服务儿童健康”的宗旨,让在我院儿科住院的患儿与健康儿童一样享受阳光般快乐的节日,我院精心策划了“六一”儿童节送欢乐活动。6月1日一大早,我院儿科医护人员在院党委书记杨伟杰和院党委委员、副院长郭德生的带领下来到病房与小朋友们一起庆祝节日,为小朋友们送上了精心准备的玩具、画板、彩笔等礼物,并祝他们早日康复。 看到叔叔阿姨为自己庆祝节日,孩子们一下子就忘记了病痛,扑到了他们的身上,孩子们拿着自己的玩具高兴极了,欢快的笑声充满了整个病房,让人仿佛忘记了这是在医院里面。这份欢畅和谐的气氛也深深的感染了在场的所有家长们。看着小朋友们脸上绽放的笑容,听着他们银铃般清脆的笑声,大家心里都乐开了花。 通过活动,大大拉近了医护人员和患儿、家长之间的距离。每一个孩子都是家长心中的宝贝,也是社会未来的财富,提升儿童健康水平,守护孩子们的健康是儿科医务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使命。正是一直以来秉承这样的信念,我院儿科全体医护人员不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不断提高服务水平,使广大人民群众能真正享受到了高水平的医疗服务。(儿科一区 高宝珠)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脑梗病人头痛是怎么缓解
邵自强
回答: 脑梗病人头痛可通过药物治疗、物理干预、调整生活方式等方法缓解。头痛可能与脑组织缺血、颅内压增高、血管痉挛等因素有关,需结合具体病因处理。 1、药物治疗 脑梗后头痛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改善脑循环药物如尼莫地平片、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或镇痛药物如布洛芬缓释胶囊。若伴随颅内压增高,可能需甘露醇注射液降低颅压。用药期间需监测血压及神经系统症状,禁止自行调整剂量。 2、物理干预 冷敷前额或颈部可缓解血管性头痛,每次15-20分钟。针对肌肉紧张性头痛,可用40℃左右热毛巾热敷肩颈10分钟,每日重复2-3次。需避免温度过高导致皮肤烫伤,高血压患者慎用热敷。 3、体位管理 抬高床头30度可减轻颅内静脉淤血,缓解颅压增高型头痛。翻身时需动作缓慢,避免突然改变体位诱发眩晕。每日保持半卧位休息2-3小时,但需定时调整姿势预防压疮。 4、环境调控 保持病房光线柔和,噪音低于40分贝。强光刺激可能加重血管痉挛性头痛,建议使用遮光窗帘。室内温度维持在22-26℃,湿度50%-60%,避免冷空气直接刺激头部。 5、心理疏导 焦虑情绪可能加重头痛程度,可通过音乐疗法、深呼吸训练缓解紧张。家属应避免在患者面前讨论病情,每日进行10-15分钟正向沟通。严重焦虑者可经医生评估后进行专业心理干预。 脑梗患者头痛期间应保持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避免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品。饮食选择低盐低脂的燕麦、深海鱼等食物,每日分5-6次少量进食。康复期可进行医生指导下的头部按摩,从太阳穴向枕部轻柔按压,每次5分钟。若头痛持续超过24小时或伴随呕吐、意识改变,须立即复查头颅CT。 邵自强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