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

骨科 (共12位医生)

科室简介

上世纪50年代,医院骨科建设在吴明权医师带领下始具轮廓,随后,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的成功,人工髋关节置换,脊柱侧凸矫治等具有创新性的医疗技术的逐项突破,使得骨科专业技术水平始终处于前列。其中,1979年骨科首创的“人工半骨盆”荣获第五届“全国发明展览会”银奖,“人工半骨盆假体研制和置换手术”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发明三等奖。 90年代,学科带头人杨安礼主任将骨科手术带入微创技术新领域,在国内率先开展显微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其“应用经皮穿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及颈椎病”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将骨科打造成为上海市医学领先专业特色专科。

21世纪,现任学科带头人涂意辉博士将学科不断发展壮大,骨科进入了上海市医学重点专科行列。经过两个周期的学科建设,骨科的科室规模与整体技术水平处于上海市同级医院的领先地位。目前拥有床位96张,下设关节、脊柱、创伤专科,专科医师15名,其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医师占73.3%,高级职称医师约占53.3%。每年开展手术1500台次,出院1200多人次,门诊30000多人次。骨科在脊柱创伤、脊柱退变的诊断和微创治疗方面具有鲜明特色,尤其是治疗膝关节退变,在上海市率先开展了“微创膝关节单髁置换术”,完成的手术例数和开展的相关研究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骨科曾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3项,上海市科委课题1项,市局级课题4项,发明专利8项,发表论文80余篇,编撰专着2部。如今,骨科在新技术,特别是微创技术的应用上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特色”铸就了辉煌,“创新”为学科发展注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同济大学医学院职业与环境医学研究所成立

3日上午,同济大学医学院职业与环境医学研究所成立揭牌仪式在同济大学中法中心举行,包括国家卫计委、市卫计委、市安监、同济大学医学院领导和来自国内知名的职业与环境医学专家学者出席了成立仪式。 同济大学医学院职业与环境医学研究所是以我院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职业病科为依托,整合同济大学医学院卫生系和杨浦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资源共同组建的,集职业病诊疗、职业健康监护、环境和生物样品检测、卫生学本科及研究生教学,以及职业与环境健康研究为一体的科研院所,这也是上海地区第一所该类型的研究所。 现代医学实践证明疾病的发生除与遗传基因、生活方式有关外,更与人们所处的生存环境和职业环境密切相关。而我们国家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职业和生存环境变化剧烈,对相关疾病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如何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及环境污染,及时发现和消除其对健康的影响,预防疾病的发生将是研究所致力的攻关方向。它所涉及的职业与环境相关疾病包括:尘肺、职业性噪声聋、减压性骨坏死、铅中毒、石棉所致肺癌、以及极端气候事件(热浪、寒潮)与孕妇早产关系的,严重雾霾对冬季好发疾病发病的影响等。

专家科普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