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市中心医院

疼痛科 (共4位医生)

科室简介

信阳市中心医院创建于1920年,是豫南地区最大的一所三级甲等医院,现有职工1850余人,编制床位1500张,实际开放床位2000张,拥有美国GE3.0T核磁共振等大型高精尖设备,年门急诊100万人次,住院病人5万人次,手术1.5万例次。

疼痛科门诊创建于1987年,1989年建立疼痛科病房,现开放床位32张,2006年被卫生厅授予河南省临床医学重点特色专科,2009年被卫生部、团中央联合授予全国青年文明号,2011年被中华医学会疼痛学会指定为全国疼痛医学临床培训医院。科室现有专职从业技术人员30余人,其中,客座教授2人(王福根教授、宋文阁教授),主任医师3名,副主任医师5名。已建立了规范的疼痛科门诊,疼痛科病房,多功能疼痛治疗室,疼痛治疗穿刺室,疼痛微创手术室,疼痛病研究室,红外线热像疼痛诊断室。拥有专用 C臂X线机1台,瑞典射频治疗系统2台,德国三氧治疗仪1台,日本超激光疼痛治疗仪1台,德国海特光疼痛治疗仪1台,英国疼痛治疗工作站1台,韩国红外线疼痛诊断系统1台,椎间盘旋切系统1台,椎间孔内镜系统1台。开展了国内先进水平的胶原酶溶盘术,三氧消融术,射频热凝术,椎间孔镜技术治疗椎间盘病,在脊髓型颈椎病、椎间盘突出症带状疱疹神经病理性疼痛、三叉神经痛、骨性关节炎、脊神经后支疼痛治疗方面独树一帜。该科承担信阳市科技攻关项目5项,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2项,参与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者第四军医大学陈军教授领导的项目(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我国疼痛病流行病学研究)。先后荣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信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2项。聘请有解放军301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山东省立医院,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第四军医大学着名专家作客座教授,定期来院讲学、手术,科研教学临床实力较雄厚。目前已完成疼痛科微创手术1万余例,开科20余年无1例医疗纠纷,在疼痛科建设和管理方面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信阳市中心医院获全市首届处方点评大比武团体特等奖

近日,信阳市首届处方点评大比武在固始县举办,来自全市16支代表队共150余人参赛。经过笔试和视频考试,信阳市中心医院获得团体“特等奖”,该院林万宝、费超群、陈梦分别获得医疗、药学及护理3个专业个人一等奖。 这次比武活动还邀请了省卫生厅医政处王又红教授做“处方点评与药物临床应用评价”专题讲座和处方专项点评学习培训,分别对糖皮质激素、质子泵抑制剂、国家基本药物、肠道外营养、抗感冒药物、生化制剂及血液制品、中成药注射剂等专项点评进行培训。信阳市临床药学专业委员会主委、信阳市中心医院药学室主任刘如品介绍了美国临床药学学会临床药师实践标准及药物治疗专家工作指导原则及我国临床药师通科培训大纲〔试行〕(转岗培训专用)。信阳市中心医院胡伟药师以《医嘱点评应从病案室走向病房—临床药师培训带教体会》做大会发言。 通过本次大比武活动,提高了药师们对于处方点评工作的重视程度和实战技能,进一步强化了处方质量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对规范医师处方行为,强化临床护师严格执行处方审核、发药、核对和用药交待等程序,加强医院之间的互动交流与学习,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医师、药师、护师三项合作的治疗团队,全面走向临床之后,病人得到的治疗将会更加科学、更加合理、更加安全。 (杨竞)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糖尿病人大便秘结吃什么药好
袁晓勇
回答: 糖尿病人大便秘结可遵医嘱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聚乙二醇4000散、麻仁润肠丸、比沙可啶肠溶片、开塞露等药物。糖尿病合并便秘可能与胃肠动力不足、自主神经病变、饮食结构不合理等因素有关,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通便药物并配合生活方式调整。 1、乳果糖口服溶液 乳果糖口服溶液属于渗透性泻药,适用于糖尿病合并慢性便秘患者。其通过保留肠道水分软化粪便,同时促进益生菌生长改善肠道环境。该药不被人体吸收,不影响血糖控制,但长期使用可能导致电解质紊乱,需监测血钾水平。 2、聚乙二醇4000散 聚乙二醇4000散通过氢键固定水分增加粪便体积,适用于糖尿病神经源性便秘。该药不被肠道吸收,安全性较高,但可能出现腹胀等不良反应。服用时需配合足量饮水,避免与某些降糖药同服影响药效。 3、麻仁润肠丸 麻仁润肠丸为中成药,含火麻仁、苦杏仁等成分,具有润肠通便功效。适用于糖尿病阴虚肠燥型便秘,表现为大便干结如羊粪状。服药期间忌食辛辣刺激食物,脾胃虚寒者慎用,可能出现轻微腹痛等反应。 4、比沙可啶肠溶片 比沙可啶肠溶片为刺激性泻药,通过刺激肠壁神经增加蠕动,适用于急性便秘临时使用。糖尿病患者应避免长期服用,可能引起肠道依赖性和电解质失衡。服药前后2小时不得饮用牛奶或抗酸药。 5、开塞露 开塞露含甘油或山梨醇,通过局部润滑和刺激直肠壁反射性引起排便,适用于糖尿病合并粪便嵌塞的应急处理。长期使用可能降低直肠敏感度,建议每周使用不超过2次。使用时应采取左侧卧位并保留5-10分钟。 糖尿病患者改善便秘需综合管理,每日饮水不少于2000毫升,增加燕麦、西蓝花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摄入,养成定时排便习惯。适当进行腹部按摩和快走锻炼,避免久坐。血糖控制不佳可能加重便秘症状,需定期监测糖化血红蛋白。若便秘伴随腹痛、便血或体重下降,应及时排查肠道器质性疾病。 袁晓勇副主任医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分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