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154中心医院

创伤骨科 (共6位医生)

科室简介
信阳154中心医院骨创伤外科(外三科)是济南军区创伤骨科中心,主要收治骨病、创伤、显微外科、矫形外科、骨肿瘤等,现有医护人员40多名,其中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5名,副主任护师1名,有硕士研究生6名,展开床位120张,可收治150人左右,科室设有资料室、骨密度测定室、骨质疏松治疗室、骨库、支具矫形室,牵引治疗室,功能锻炼康复室,动物实验室,拥有国际目前最先进的骨科导航系统(目前国家仅有五台在临床使用),法国产骨密度测定仪,骨质疏松治疗仪,C型臂X光机,骨不连治疗仪,疼痛治疗仪,PCM功能锻炼仪,微机控制牵引床,日本产的多普勒等先进设备,总价值在500多万元,年收治病人2400?2500人次,在创伤矫形、显微外科、儿麻矫形、脊柱、骨病,骨关节病等诊治方面处于当地领先水平,特别是骨科矫形,脊柱和创伤显微外科技术在当地具有明显的优势,目前已成功实施断指(肢)再植手术3000余例,成活率达92%,其中成功地实施了拇指旋转撕脱离断,多指末节离断,严重碾挫离断等高难度断指再植,还成功地进行离体组织块再植,断耳再植,阴茎离断再植手术,进行了各种皮瓣移植20余种,其中吻合血管的胸脐皮瓣面积达30×9cm2吻合血管的腓肠神经移植长达22cm,交腿皮瓣移植长达30cm,均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在脊柱矫形骨病等方面,先后开展哈氏棒技术矫正脊柱侧弯畸形、RF、AF技术治疗椎体滑脱及椎体骨折,脊柱,骨盆严重骨折修复重建手术,颈椎骨折前后路手术治疗高位截瘫,小切口后路经椎骨间隙摘除椎间盘治疗椎间盘突出症,下肢骨肿瘤采用瘤段骨切除体外灭活并回植进行保肢治疗方法,椎体恶性肿瘤切除椎体植换技术,环枕融合术,带血管的自体腓骨移植治疗先天性胫骨假关节,同种大段异体骨移植治疗股骨近端恶性肿瘤,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膝关节病置换术,行带血管,带骨膜,带肌瓣的骨块移植治疗股骨头无菌坏死及陈旧性股骨颈骨折,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手术治疗,自体骨髓移植治疗骨不连,骨延迟愈合等项技术均达到军内外先进水平,尤其是2004年引进国内外目前最先进的骨科导航系统以来,不开刀行各种四肢骨科内固定,收到良好的效果,不流血,痛苦小,并发症少,深受广大患者欢迎,目前是济南军区,河南省首家应用,儿麻矫形手术3300余例,被国家九部委授予国家“三康”先进单位1992年被河南省医学会挂牌为“河南省医学会创伤矫形外科中心”,科室多次被济南军区联勤部授予基层先进党支部,科技工作先进单位,先进护理单元,获军队科技进步奖十二项,国家专利一项,发表论文400余篇,先后开展“三新”业务260余项,2003年被中国医科大学脊髓损伤研究所批准为“中国医科大学脊髓损伤研究信阳脊柱治疗中心”,2004年被军区联勤部授予“济南军区创伤骨科中心”。
骨创伤外科中心B区,现有医护人员20余名,其中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6名,硕士研究生1名。显微外科技术在手外科及创伤骨科专业应用十分广泛,我科在80年代初在当地率先开展显微外科技术,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显微外科技术日益成熟,技术力量雄厚,为部队和地方培养了不少显微外科专业人才,目前我科拥有高级显微外科手术显微镜8台,可同时开展,台显微外科手术:断指(肢)再植成功率达96%以上,目前成功开展断指(肢)再植手术2000余例,其中拇指旋转撕脱离断,多指碾挫离断伤,多指离断再植成功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目前已开展的显微外科手术,全耳离断再植(此项技术填补了当地的空白),软组织缺损,骨外露,骨不连的治疗,从1994年以来,创新用交腿组织瓣和外固定架的方法治疗骨外露,骨不连,骨髓炎的方法,效果良好,获得了军队和地方科技进步奖,各种皮瓣移植技术治疗手部及四肢的组织缺损获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四肢因刀砍伤,剌伤,骨折及手术误伤导致神经功能障碍和臂丛神经损伤效果良好,此项技术在本市处于领先水平,极大地提高了治疗效果。
创伤骨科中心C病区,现有医护人员20余名,其中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2名,住院医师3名,硕士研究生1名,展开床位50张,高峰时可收治60人左右,主要收治各类骨科病人,例如骨创伤、骨折、骨结核、骨肿瘤、骨坏死等疾病,更加擅长于脊柱及下肢疾病,例如颈、胸、腰椎骨折、颈、腰椎间盘突出症,高位截瘫,颈椎病,骨盆骨折,能够开展颈椎前后路手术,骨盆复杂骨折前后路复位内固定术,人工膝关节置换等高难度手术,技术上在豫南地区处于领先水平,获军队医疗成果三等奖一项。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慢性心肌梗死最早最突出的症状
郝盼盼
回答: 慢性心肌梗死最早最突出的症状是心绞痛,主要表现为胸骨后压榨性疼痛或闷胀感。慢性心肌梗死的症状主要有胸痛、呼吸困难、心悸、乏力、恶心呕吐等。 1、胸痛 胸痛是慢性心肌梗死最常见且最早出现的症状,通常表现为胸骨后压榨性疼痛或闷胀感,可能向左肩、左臂、下颌或背部放射。疼痛持续时间较长,可达数分钟至数小时,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可能无法完全缓解。胸痛可能与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导致的心肌缺血有关,通常伴随出汗、面色苍白等症状。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硝酸甘油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阿司匹林肠溶片等药物缓解症状。 2、呼吸困难 呼吸困难是慢性心肌梗死的常见症状,多由心肌缺血导致心功能下降引起。患者可能在活动或平卧时感到气短,严重时即使在静息状态下也会出现呼吸急促。呼吸困难可能与左心室功能不全、肺淤血等因素有关,通常伴随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等症状。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呋塞米片、螺内酯片、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等药物改善心功能。 3、心悸 心悸表现为心跳加快、心律不齐或心跳沉重感,是慢性心肌梗死的常见症状之一。心悸可能与心肌缺血导致的心律失常有关,通常伴随头晕、乏力等症状。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美托洛尔缓释片、胺碘酮片、普罗帕酮片等药物控制心律。 4、乏力 乏力是慢性心肌梗死的非特异性症状,表现为全身无力、易疲劳。乏力可能与心肌缺血导致的心输出量减少有关,通常伴随食欲下降、活动耐量降低等症状。患者可通过适当休息、减少体力活动等方式缓解症状,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辅酶Q10胶囊、曲美他嗪片等药物改善心肌能量代谢。 5、恶心呕吐 恶心呕吐是慢性心肌梗死的消化系统症状,多由迷走神经受刺激引起。恶心呕吐可能与下壁心肌缺血有关,通常伴随上腹部不适、出汗等症状。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甲氧氯普胺片、多潘立酮片等药物缓解症状。 慢性心肌梗死患者应注意低盐低脂饮食,控制体重,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戒烟限酒,定期监测血压、血糖和血脂。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按时服药,定期复查,如出现胸痛加重、呼吸困难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睡眠。注意保暖,避免寒冷刺激诱发心绞痛。 郝盼盼主任医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