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肺科医院

职业病科 (共16位医生)

科室简介

上海市肺科医院职业中毒科是国家职业病临床重点专科,国家化学中毒救治(上海)基地,同时也是上海市劳动卫生职业病重点学科,上海化学中毒应急救援定点机构,是国内职业病临床人才结构最合理、设备最完善的职业病临床诊治机构。承担着全市各种急慢性化学物中毒、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职业性肿瘤、职业性眼病、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职业性皮肤病及其他职业病的诊断和治疗,负责全市范围内职业性健康体检的工作及全市急性化学物中毒的现场应急救援。
  目前拥有普通病床17张,ICU病床12张。年均诊断职业病150人次,年均门诊人数1500人次。除依托医院完善的医疗设备外,科室还拥有脑电图、神经肌电图、诱发电位以及全套多频稳态等医疗检查设备及毒物检测设备如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ICP-MS)、电感耦合等离子光谱仪(ICP)、液相色谱-质谱、气相色谱-质谱、液相色谱、气相色谱、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离子色谱仪、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测汞仪、原子吸收分析仪等。能满足化学中毒突发事件救治的需要,为职业病诊断、鉴别诊断、抢救治疗、职业病致残程度医疗检查提供支持。
  中毒科在职业病诊断、职业性健康监护等方面工作严格按照国家职业病防治法的要求,各项制度有明确的监督机制。科室设有职业病危害现场调研组,职业健康检查组,门诊、病房职业病集体诊断组,严格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的要求,依据详细的职业卫生学调查、病史资料分析,结合实验室检查及特殊检查,经集体讨论,作出职业病诊断。
  目前我科已成为上海职业中毒诊断的权威性机构,并在全国具有一定的知名度。我科二位主任成为上海市社会保障局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中心指定专家。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肖和平教授参加《中国防痨杂志》创刊80周年纪念暨学术会议

八月的贵阳,云淡天高。8月26日当天少长云集,《中国防痨杂志》创刊80周年纪念暨学术会议在这里隆重召开。我院结核科主任肖和平教授和方勇、何娅两位医师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300余名学者、防痨工作者一同参加了会议,共同见证《中国防痨杂志》创刊80年的峥嵘岁月。 会议以“结核病及其相关疾病临床新进展”为主题,就“结核病及其相关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结核病诊断新技术、治疗新进展、防治领域新方法、结核病与糖尿病、结核病与AIDS、肺结核与肺外结核的诊断与治疗(包括外科、骨科、影像学、介入),以及耐药结核病防控与治疗新思维”等专题进行了讨论与交流,并邀请国内著名专家做专题学术报告。肖和平教授在会上作“耐药结核病诊治进展”重要发言。会议还举行了《中国防痨杂志》创刊80周年相关纪念活动。我院作为《中国防痨杂志》上刊发论文最多的机构和核心作者(前10名)受到了表彰和奖励。作为杂志的编委,肖和平教授发文58篇,累积引用超过318次,位居前列。由肖和平教授、方勇、范琳、刘一典及何娅等撰写的“耐药结核病化学治疗研究的过去、现状与未来”,“寸草延莽原,滴雨汇江河,八十载春秋,百舸尽风流”刊载于最新一期的《中国防痨杂志》。 本次会议就当前结核病控制工作中的热点、难点及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彰显了拥有80年历史的中国防痨协会仍然充满活力。中国防痨协会将团结广大结核病防治工作者,为实现国家结核病防治规划、为全球消除结核病而继续努力奋斗、贡献力量。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怎么排湿气,吃什么效果好
马晓斌
回答: 排湿气可通过调整饮食、适量运动、中医调理等方式改善,效果较好的食物有薏米、赤小豆、山药、冬瓜、茯苓等,也可遵医嘱使用参苓白术散、藿香正气丸、平胃散、二妙丸、五苓散等药物。 一、食物 1、薏米 薏米具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的功效,适合湿气重伴有水肿、腹泻的人群。可煮粥或煲汤食用,但脾虚无湿者慎用。 2、赤小豆 赤小豆能利水消肿、解毒排脓,对湿热引起的脚气浮肿、小便不利有效。常与薏米搭配煮水饮用,阴虚津亏者不宜过量。 3、山药 山药补脾养胃的同时兼具祛湿作用,适合脾虚湿盛导致的食欲不振、大便溏稀。可蒸食或炖汤,湿热实证者需配伍其他祛湿食材。 4、冬瓜 冬瓜皮和籽利尿效果显著,适用于湿热内蕴引起的小便短赤、口渴烦热。建议连皮煮汤,脾胃虚寒者应减少食用量。 5、茯苓 茯苓利水而不伤正气,对痰湿眩晕、心悸失眠有改善作用。多用于药膳配伍,肾虚滑精者需谨慎使用。 二、药物 1、参苓白术散 参苓白术散适用于脾虚湿盛引起的食欲减退、体倦乏力,含有人参、白术等成分。需注意感冒发热期间禁用。 2、藿香正气丸 藿香正气丸针对暑湿感冒伴恶心呕吐、脘腹胀痛,含广藿香、紫苏等成分。服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 3、平胃散 平胃散主治湿阻中焦导致的胃脘胀满、嗳气吞酸,含苍术、厚朴等成分。阴虚内热者不宜长期服用。 4、二妙丸 二妙丸用于湿热下注引起的足膝红肿、白带黄稠,含黄柏、苍术等成分。脾胃虚寒者需配伍温中药使用。 5、五苓散 五苓散改善水湿内停引起的小便不利、水肿泄泻,含茯苓、泽泻等成分。肾阳衰微者须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日常需避免久居潮湿环境,减少生冷甜腻食物摄入,可配合艾灸足三里、阴陵泉等穴位增强祛湿效果。若湿气症状持续加重或伴随发热、关节疼痛等表现,应及时就医排查风湿免疫性疾病。药物使用前应咨询中医师辨证施治,孕妇及慢性病患者更须严格遵循医嘱。 马晓斌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呼吸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