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肺科医院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肖和平教授参加《中国防痨杂志》创刊80周年纪念暨学术会议

八月的贵阳,云淡天高。8月26日当天少长云集,《中国防痨杂志》创刊80周年纪念暨学术会议在这里隆重召开。我院结核科主任肖和平教授和方勇、何娅两位医师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300余名学者、防痨工作者一同参加了会议,共同见证《中国防痨杂志》创刊80年的峥嵘岁月。 会议以“结核病及其相关疾病临床新进展”为主题,就“结核病及其相关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结核病诊断新技术、治疗新进展、防治领域新方法、结核病与糖尿病、结核病与AIDS、肺结核与肺外结核的诊断与治疗(包括外科、骨科、影像学、介入),以及耐药结核病防控与治疗新思维”等专题进行了讨论与交流,并邀请国内著名专家做专题学术报告。肖和平教授在会上作“耐药结核病诊治进展”重要发言。会议还举行了《中国防痨杂志》创刊80周年相关纪念活动。我院作为《中国防痨杂志》上刊发论文最多的机构和核心作者(前10名)受到了表彰和奖励。作为杂志的编委,肖和平教授发文58篇,累积引用超过318次,位居前列。由肖和平教授、方勇、范琳、刘一典及何娅等撰写的“耐药结核病化学治疗研究的过去、现状与未来”,“寸草延莽原,滴雨汇江河,八十载春秋,百舸尽风流”刊载于最新一期的《中国防痨杂志》。 本次会议就当前结核病控制工作中的热点、难点及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彰显了拥有80年历史的中国防痨协会仍然充满活力。中国防痨协会将团结广大结核病防治工作者,为实现国家结核病防治规划、为全球消除结核病而继续努力奋斗、贡献力量。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吸氧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何洁
回答: 吸氧时需注意氧流量调节、湿化装置使用、用氧安全、时间控制和定期监测血氧饱和度。主要有氧流量需遵医嘱调整、湿化瓶保持清洁、远离明火及易燃物、避免长时间高浓度吸氧、定期检测血氧水平等注意事项。 1、氧流量调节 吸氧时应严格遵循医生指导调节氧流量,成人常规治疗流量为1-3升/分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需采用低流量给氧。流量过高可能导致二氧化碳潴留加重,流量不足则无法纠正低氧血症。使用制氧机时需定期校准流量计,鼻导管吸氧需确保导管通畅无折叠。 2、湿化装置维护 持续吸氧超过24小时需使用湿化瓶,每日更换灭菌注射用水,每周消毒湿化瓶1-2次。湿化液不足会导致呼吸道黏膜干燥,过量则可能引发呛咳。建议选择一次性湿化瓶,使用中的湿化瓶水位应保持在标记线范围内,避免气泡倒灌入氧气管路。 3、用氧安全规范 吸氧环境须远离燃气灶、香烟等火源至少5米,禁止在吸氧时使用含酒精的消毒剂。固定氧气管避免缠绕颈部,家用氧气瓶应直立放置于阴凉处。便携式制氧机使用时需保持通风口畅通,避免覆盖散热孔导致设备过热。 4、吸氧时间控制 普通患者单次吸氧不宜超过6小时,长期氧疗者每日需有1-2小时间歇期。高浓度吸氧超过48小时可能引发氧中毒,表现为胸骨后疼痛和干咳。睡眠呼吸暂停患者应配合呼吸机使用,避免夜间单纯吸氧加重呼吸抑制。 5、血氧监测要求 家庭氧疗者每日至少测量3次血氧饱和度,目标值维持在90%-93%。使用指夹式血氧仪前需清洁手指,测量时保持静止。出现口唇发绀、嗜睡等缺氧症状或血氧低于88%时,应立即就医调整氧疗方案。 吸氧期间应保持室内湿度40%-60%,每日清洗鼻导管或面罩,避免压迫面部皮肤。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E和硒等抗氧化营养素,适当进行呼吸康复训练。出现鼻腔干燥时可涂抹医用凡士林,突发胸闷气促需立即停止吸氧并联系医护人员。定期复查肺功能和动脉血气,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氧疗计划。 何洁副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呼吸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