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肺科医院

影像科 (共6位医生)

科室简介

建院70年来, 随着我院的持续快速发展,影像科在院党委、院行政的大力支持下,在医疗、教学、科研各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进入21世纪以来,新老放射专家以其辛勤的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奠定了我院放射科在国内放射界的地位,特别是呼吸系统影像学诊断水平始终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1933年拥有第一台透视机,成为当时全国少数拥有影像设备的专科医院, 1993年成立CT室,2005年 增设MR室,2005年加入同济大学医学院影像诊断学教研室。2006年、2007年先后被批准为同济大学、苏州大学硕士学位授权点。2007年首批招收的7年制硕士研究生进入临床培养阶段。
  93年我院引进了第一台德国SIEMENS公司生产的单排CT,以后医院不断充实和更新放射科的设备,99年购买了德国SIEMENS公司生产的全数字胃肠造影机,2001年在上海率先引进了日本TOSHIBA 公司当时最先进的4排螺旋CT, 03年增添了美国GE 公司生产的ADUANTX LCA+ DSA、XQ/I DR和日本KONICA公司生产的CR, 05年引进了荷兰PHILIP公司生产的1.5T磁共振,06年购买日本日立公司生产的车载DR,07年引进了荷兰PHILIP公司生产的40排螺旋CT和美国GE 公司生产的最先进的Definium 8000无极双板全电动数字平板放射成像系统(DR),现有设备已达国内先进水平。
  影像科从基础到临床,从教学到科研,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一整套科学的科室管理规章制度,营造了科学、严谨的学术氛围和务实、向上的工作作风。放射科学术队伍整体素质高,人才梯队合理,其中4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包括教授一名),3人具有硕士学位,1人具有博士学位,1人具有双博士后经历。影像科目前分为肺癌、结核、职业病、间质病和肺栓塞、介入等多个研究方向,并已形成了学科优势。
  目前影像科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有MR弥散成像、MR灌注成像、MR全身成像、MR肺功能成像、MR纳米靶向造影剂实验研究等;应用40排螺旋CT可进行冠脉造影、CTA、CTPA、CT仿真内窥镜和全身三维重建等检查;应用DSA、CT导引进行血管、非血管性的介入诊断和治疗;利用DR开展双能量剪影“骨肉分离”、CAD小结节自动识别等。其中,4排CT导引下的介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室,每天可以完成8~12例肺穿活检及治疗。此外,还承担医院X线、CT、MRI和DSA的日常医疗工作,并承担着同济大学和苏州大学医学院影像系、临床医学系和影像学硕士研究生的教学任务。现承担省市级科研课题3项。近2年来获上海市科技成果奖3项、主编专著1部,参编著作5部,在中华系列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申请专利1项。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肖和平教授参加《中国防痨杂志》创刊80周年纪念暨学术会议

八月的贵阳,云淡天高。8月26日当天少长云集,《中国防痨杂志》创刊80周年纪念暨学术会议在这里隆重召开。我院结核科主任肖和平教授和方勇、何娅两位医师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300余名学者、防痨工作者一同参加了会议,共同见证《中国防痨杂志》创刊80年的峥嵘岁月。 会议以“结核病及其相关疾病临床新进展”为主题,就“结核病及其相关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结核病诊断新技术、治疗新进展、防治领域新方法、结核病与糖尿病、结核病与AIDS、肺结核与肺外结核的诊断与治疗(包括外科、骨科、影像学、介入),以及耐药结核病防控与治疗新思维”等专题进行了讨论与交流,并邀请国内著名专家做专题学术报告。肖和平教授在会上作“耐药结核病诊治进展”重要发言。会议还举行了《中国防痨杂志》创刊80周年相关纪念活动。我院作为《中国防痨杂志》上刊发论文最多的机构和核心作者(前10名)受到了表彰和奖励。作为杂志的编委,肖和平教授发文58篇,累积引用超过318次,位居前列。由肖和平教授、方勇、范琳、刘一典及何娅等撰写的“耐药结核病化学治疗研究的过去、现状与未来”,“寸草延莽原,滴雨汇江河,八十载春秋,百舸尽风流”刊载于最新一期的《中国防痨杂志》。 本次会议就当前结核病控制工作中的热点、难点及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彰显了拥有80年历史的中国防痨协会仍然充满活力。中国防痨协会将团结广大结核病防治工作者,为实现国家结核病防治规划、为全球消除结核病而继续努力奋斗、贡献力量。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鼻子整形的方法有什么
李延忠
回答: 鼻子整形的方法主要有注射填充、假体植入、自体软骨移植、鼻综合手术、线雕隆鼻等。鼻整形需根据个体鼻部基础条件及需求选择合适方案,建议术前与专业医生充分沟通。 1、注射填充 注射填充适用于鼻梁低平但鼻部基础较好的人群,常用材料包括透明质酸、胶原蛋白等。通过注射将填充材料塑形至鼻梁或鼻尖,创伤小且恢复快,效果可维持6-18个月。可能出现暂时性红肿或淤青,需避免揉捏鼻部。不适合鼻部严重塌陷或需永久性调整者。 2、假体植入 假体植入通过置入硅胶或膨体材料垫高鼻梁,适合中重度鼻梁低平者。手术切口隐蔽于鼻腔内,假体可长期留存。需注意假体移位或排斥反应风险,术后避免剧烈碰撞。假体形状需根据鼻部解剖结构个性化雕刻,避免轮廓生硬。 3、自体软骨移植 采用耳软骨、肋软骨或鼻中隔软骨进行鼻尖塑形或支架搭建,组织相容性好且无排异反应。适用于鼻头肥大、鼻翼宽大或需复杂鼻部重建者。软骨取材可能遗留轻微瘢痕,移植后存在部分吸收可能,需医生精准把控塑形量。 4、鼻综合手术 鼻综合手术联合调整鼻梁高度、鼻头形态、鼻翼宽度等多项问题,通过开放式或闭合式切口进行整体重塑。适合鼻部多部位缺陷需全面改善者,手术时间较长但效果持久。需严格预防感染,术后佩戴鼻夹板固定外形。 5、线雕隆鼻 线雕隆鼻利用可吸收蛋白线提拉鼻部组织达到塑形效果,创伤较小且恢复期短。适合鼻部轻度下垂或希望微创调整者,效果维持1-2年。可能出现线头外露或局部凹陷,需选择经验丰富的操作者控制埋线层次。 鼻整形术后需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挤压碰撞鼻部,遵医嘱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恢复期内忌烟酒及辛辣食物,睡眠时垫高头部减轻肿胀。定期复诊观察恢复情况,出现异常疼痛、发热或形态异常需及时就医。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及具备资质的医生是保障手术安全的前提。 李延忠主任医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耳鼻咽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