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市中心医院

介入科 (共4位医生)

科室简介
介入科介入治疗是目前发展普及速度最快,应用最广泛的医学新兴学科之一。许昌市中心医院花巨资购置的C臂X光机系统,机器性能稳定,影响清晰,完全满足介入治疗的需求。目前我院可以开展的治疗项目:
  恶性肿瘤:肝癌的介入治疗是非手术治疗的首选治疗方法,肺癌、胃癌、食道癌、肾癌、骨肉瘤、妇科恶性肿瘤等肿瘤疾病的超选择肿瘤供血动脉的化疗和栓塞具有“毒死”和“饿死”肿瘤细胞的双重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和副反应轻微。肾癌、宫颈癌、胃癌等肿瘤的术前化疗和栓塞可以降低手术难度和肿瘤分期、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根治手术的切除率及彻底性。
  血管疾病:包括全脑血管造影、布-卡综合症的球囊扩张、颈动脉狭窄的内支架置入、肝血管瘤、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大咯血、消化道出血、顽固性鼻出血、产后出血的栓塞治疗均有肯定及确切的治疗效果。肾血管性高血压、周围血管狭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滤器置入和溶栓治疗、动脉栓塞的导管溶栓、动、静脉畸形的栓塞治疗均有独特治疗效果。
  腔道狭窄或瘘:食道狭窄、阻塞性黄疸、气管、消化道、尿道(前列腺肥大引起)狭窄、术后吻合口瘘等疾病的内支架治疗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其他病症:脾功能亢进(脾脏的“削苹果式”的栓塞)的栓塞治疗、转移癌椎体破坏的骨水泥硬化、椎间盘突出、输卵管性不孕症、股骨头缺血坏死等疾病的介入治疗也有特殊的治疗效果。
  早期脑梗塞的溶栓治疗(6小时以内)、颈动脉狭窄的血管造影诊断及内支架置入,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必)的封堵伞介入治疗、晚期肝硬化门脉高压的改良TIPPS的介入治疗(门静脉和下腔静脉之间通过支架建一个通道)、主动脉夹层和腹主动脉瘤腹膜内支架置入等疾病需要科室协作和配合,积极创造条件,有效开展工作,从而使相关疾病的治疗水平有一个显著的提高,为医院的整体效益、技术创新和学科地位的提高做出更大的贡献。
  许昌市中心医院介入科,创建于2000年,是许昌地区重点学科。在医院领导和各界同仁支持帮助下,填补了我市医学领域的多项空白。我科积极开展团队建设,注重人才梯队培养。介入治疗已被业界视为内外科并驾齐驱的三大临床学科之一。
  介入科治疗是目前发展普及速度最快、运用最广泛的医学新兴学科之一。目前可开展的治疗项目:1、恶性肿瘤 2、血管疾病 3、腔道狭窄或瘘 4、其他病症。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肝胆外科射频消融技术

微创外科是外科的发展方向,各项新技术层出不穷,不断应用于临床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当中。我院肝胆外科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引进肝胆外科领域先进的技术和理念,应用于临床诊疗当中,提高了我院肝胆外科的竞争力。 射频消融技术就是众多微创技术当中的一种,其突出优点是与传统手术相比微创,病人痛苦小,恢复快,治疗费用相对更为低廉,患者更容易接受,同时其为手术不易定位或达不到开放手术标准或不能手术或术后复发的肿瘤患者提供了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对于小肝癌的治疗一次性根除率可以达到90%以上,对于5cm以下的肝脏恶性肿瘤能够达到开腹手术的治疗效果,直径达8cm的肝脏良性肿瘤亦能达到完全消融的效果,与其它治疗手段相比效价比更高,临床应用范围广泛。 为了加强与上级医院的交流联系,进一步提高我院肝胆外科的技术水平,提高我院声誉,我科拟定于9月份组织召开“河南省精准肝切除及肝肿瘤射频消融巡讲会”,届时将邀请国家级专家教授十余名亲临许昌,面对面进行学术交流,并现场进行手术演示。邀请的专家有:解放军总医院肝胆外科医院院长董家鸿教授、西南医院肝胆外科主任别平教授、西南医院全军肝胆外科研究所副所长马宽生教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兼腔镜中心主任刘青光教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普外科主任黎一鸣教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徐军教授、遂宁市人民医院肝胆外科主任张伟教授、绵阳市中心医院超声科主任、河北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肝胆外科主任刘建华教授、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超声科主任经翔教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主任赵永福教授等。 在会期间,将会预约10余位肝胆、胰腺、脾脏疾病患者,参会专家教授义务手术,进行手术讲解及前言问题的面对面探讨,是一次难得的学术交流机会。并且这次会议的顺利举办,也将大大提升我院在河南省的知名度及影响力。 相信在院领导的支持下,经过全科人员的共同努力,许昌市中心医院肝胆外科将会逐渐壮大,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最近大便稀怎么回事
于淑霞
回答: 大便稀可能由饮食不当、肠道感染、肠易激综合征、乳糖不耐受、炎症性肠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药物治疗、补充益生菌等方式改善。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遵医嘱治疗。 1、饮食不当 短时间内摄入过多生冷、辛辣或高脂肪食物可能刺激胃肠黏膜,导致肠道蠕动加快,表现为大便稀溏。过量食用西蓝花、豆类等产气食物也可能引发类似症状。调整饮食结构后可逐渐恢复,日常可选择小米粥、山药等易消化食物过渡。 2、肠道感染 病毒或细菌感染可能损伤肠黏膜,常见于进食不洁食物后,多伴随腹痛、发热等症状。轮状病毒感染多见于儿童,成人则以沙门氏菌感染为主。确诊后需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口服补液盐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等药物,同时注意补充水分。 3、肠易激综合征 肠道功能紊乱可能导致大便性状改变,常与精神压力、作息不规律有关。症状反复发作但无器质性病变,排便后腹痛可缓解。可遵医嘱使用匹维溴铵片、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调节肠道功能,配合低FODMAP饮食改善症状。 4、乳糖不耐受 先天性或继发性乳糖酶缺乏者摄入乳制品后,未消化的乳糖在肠道发酵产气,引发腹泻、腹胀。建议暂时避免鲜奶、冰淇淋等食物,可选择舒化奶或乳酸菌素片帮助分解乳糖,症状严重时可使用蒙脱石散吸附肠道水分。 5、炎症性肠病 克罗恩病或溃疡性结肠炎可能引起慢性腹泻,伴随黏液脓血便、体重下降等。需通过肠镜和病理检查确诊,治疗常用美沙拉嗪肠溶片、酪酸梭菌活菌散等药物控制炎症,严重时需生物制剂或手术治疗。 日常应注意观察大便次数和性状变化,记录可能诱发症状的食物。腹泻期间保持清淡饮食,适量补充淡盐水和香蕉等含钾食物。避免自行长期使用止泻药,若症状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脱水、血便等情况,需立即消化内科就诊。恢复期可逐步添加富含果胶的苹果、南瓜等食物帮助大便成形。 于淑霞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消化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