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市中医院

骨外科 (共3位医生)

科室简介

骨外科位于中医院住院部二楼,开放床位30张,病区环境优雅,有单间、双人间、三人间和骨科专用床。目前骨外科有副主任医师3人,主治医师3人,住院医师2人,主管护师4人,护师3人,护士3人,科内医生分到上海、北京、河医大、香港、洛阳正骨医院等上级医院进修学习过,医护技术精湛,现代化手术设备一流、服务一流。该科为中西医结合治疗骨伤、骨病、各种创伤等的专业科室。配有C型臂X光机、床边X光机、全电脑脊柱牵引机、多参数心电监护仪、心电图机、,电脑血糖仪以及理疗、康复训练,保护支具等设备,为手术的开展,非手术的治疗及病人的康复锻炼提供了良好的保障。能够顺利开展脊柱骨折内固定,腰椎盘突出,椎管狭窄,颈椎间盘突出,颅脑外伤血肿清除,四肢各部位骨折的手术内固定,肌腱断裂修复,小儿麻痹矫形,肌力重建,股骨头及全髋关节置换等各种高精手术数例,同时也可根据病人年龄健康状况,伤病情况采用非手术的手法整复,小夹板及支具固定,内服外敷中西药的方法均获得良好疗效。科室还研制开发出参花接骨丹,红花疗伤膏,樟脑汀等疗伤,理伤等中成药应用于临床效果显著。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在颈肩腰腿痛,骨关节病,骨质增生,慢性骨髓炎等慢性病的治疗上有独特疗效。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明日入伏,“冬病夏治”正当时

“冬病夏治”从明天开始,每伏前三天贴敷效果最佳 今年“冬病夏治”的时间为7月18日、7月28日、8月7日、8月17日 本报讯 (记者 张汉杰 )“三伏”是一年中最热的日子,也是“冬病夏治”的最佳时期。今年7月18日是头伏第一天。前几天,已有不少市民到医院问诊。“三伏贴”只对呼吸道疾病、关节疾病有效吗?哪些事项是贴敷期间应该注意的?……下面这些问题或许能让你一目了然。 “冬病夏治”只适合呼吸道疾病和关节炎吗? 前几天已有不少市民到市中医院咨询“冬病夏治”的事宜。 哪些疾病适合“冬病夏治”?市中医院针灸科主治医师张亚楠表示,阳虚型的疾病都适宜使用“冬病夏治”的方法进行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哮喘、反复感冒、过敏性鼻炎;脾胃病,如慢性腹痛、消化不良;骨关节疾病,如强直性脊柱炎、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退行性关节炎;心脏疾病,如冠心病、心绞痛等。这些疾病的主要特征均为遇寒加重,遇热减轻。 只能入伏第一天贴敷吗? 张亚楠表示,一般来说,每伏的前三天贴敷效果最佳,每伏贴敷一次,每次4至6个小时,连续贴敷3年为一个疗程。老年人及体质较弱者适当缩短贴敷时间。具体贴敷时间根据患者的皮肤反应而定。如果贴敷期间感觉明显不适,可自行取下。儿童每次贴敷2个小时左右,若皮肤发红或自觉瘙痒难以忍受,请提前揭去;若皮肤破溃,请及时来门诊就医;若患儿年龄较小,贴敷时间请遵医嘱。 “冬病夏治”需要注意啥? 张亚楠表示,治疗期间慎防感冒,避免疲劳,忌食酸、生冷、辛辣、海鲜制品。对于贴敷之药,应将其固定牢,以免移位或脱落;对于残留在皮肤上的药膏,不宜用刺激性物质擦洗;贴敷药物后注意局部防水;贴敷后若出现范围较大、程度较重的皮肤红斑、水疱等症状,应立即停药,进行对症治疗。 哪些人不宜贴敷? 张亚楠表示,贴敷部位有创伤、溃疡者,感染性疾病急性发热期者,孕妇,对药物或者贴敷成分过敏者禁用。久病、体弱、消瘦以及有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者慎用。糖尿病患者和2岁以下儿童也应慎用。 贴出水疱怎么处理? 张亚楠表示,小的水疱一般不必特殊处理,让其自然吸收即可。大的水疱应用消毒针具挑破其底部,排尽液体,消毒以防感染。破溃的水疱在消毒处理后,外用无菌纱布包扎,以防感染。贴敷部位起水疱或破溃者,应待皮肤愈合后再贴敷。 据了解,市中医院今年开展“冬病夏治”的时间为7月18日、7月28日、8月7日、8月17日。 

专家科普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