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干部保健科 (共33位医生)

科室简介
干部保健科始建于1954年,前身系我院内科第六病房,当时仅设床位3张,有主治医生及住院医生各一名,护士2-3名。1974年,病房搬迁,更名为新楼病房,仍隶属于内科。床位数增至21张,医生由内科、外科、脑系科委派,护士增至13名。同时设内科、外科、脑系科、口腔科、眼科、泌尿科、耳鼻喉科、中医科门诊。
  1986年,新楼病房正式成为独立科室,更名为干部保健部,并建立了老年病教研室。拥有床位70张,内科、脑系科、外科医师10余名,护士40余名。初步形成集医疗、保健为一体的综合性科室。
  此后,干部保健部不断发展壮大,2000年,病床增至120张,医生32名、护士49名,并建立了老年病研究室。
  2005年,干部保健科搬迁至外科中心大楼,医疗环境进一步改善。干部保健部目前拥有病床130张,医生38名、护士83名,其中正副教授3名、主任医师9名、副主任医师14名、博士5名、硕士21名,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22名。副高级以上职称达59.4%以上,硕士学位以上人员达54%以上。
  干部保健科经过不断探索进取,逐渐扩大了规模,建立起高素质的干部保健队伍,促进保健队伍优质化、结构合理化。目前,设有九个科室的干部保健门诊,均为专家、教授应诊。就医环境温馨优雅、国内一流。病房设有四层楼,八个区域,包括内科、外科和神经内科。六层A区设有ICU重症监护室,配备了先进的医疗抢救设备,医护人员素质高、责任心强、医疗护理水平精湛,在多次的重大抢救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干部保健科设有干部体检中心、疑难病会诊中心、心理检测治疗室、脑机能测评室、血管疾病检测室、理疗康复室,将疾病的防治结合起来,以中老年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防治为基础,重点加强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恶性肿瘤、衰老与抗衰老等慢性病的研究与危险因素的干预。
  干部保健科配备有各种先进的医疗设备,如:美国ACUSON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床旁X线机、脑多普勒、血氧分析仪、动脉硬化检查仪、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及血压监测仪、正压给氧呼吸机、中央心电监护系统、心脏血压、血氧监护系统等 高档医疗检查抢救设备及老年康复设备,为病人的诊疗提供了方便。
  在病房管理工作方面,干部保健部制定了一整套严格规范的规章制度及质控监查制度,以ISO9001-2000质量认证工作为契机,遵循医院的质量方针和服务承诺,即“质量永恒,诚信无限,文明优质、持续改进”。进一步规范了医疗护理工作。在人文素质、服务守则、仪表仪容、行为举止、言语态度等方面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干部保健的服务宗旨: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防治一体,建立健康教育与促进,疾病治疗与控制,预防保健与临床,全程管理的服务体系。
  干部保健科已完成出版了高等护理专业及老年病学教材各一本,供医科大学五年制、七年制教学使用;完成中央保健局、部级课题、市级课题、局级课题二十余项,发表论文百余篇,并且发行了《干部保健》杂志。
  干部保健科承担着市委、市政府、市政协、市人大及各大专院校的领导同志、我市院士、专家教授以及一些中央领导同志的医疗保健任务及查体巡诊工作。在院党委的直接领导下,干部保健部以干部保的健康需求为导向,积极适应日益增长的高品质健康需求和新时代医学理念,开阔新的服务领域,为天津市干部保健工作起到了样板作用,成为国内先进、我市领先的医疗、抢救、康复、预防、教学、科研于一体的,一流的干部保健中心。
  为了科室的人材培养,我们定期组织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有关老年病的专题讲座,讲座内容包括:常见老年病的诊治、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新进展以及特殊病、疑难病的诊治等。讲座由各专业组轮流主办,先后举办各种讲座如:《急性肺栓塞的临床诊断与治疗现状》,《急性肺栓塞的临床诊断与治疗现状》,《合理使用保肝药物》,《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研究进展》,《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新概念》,《呼吸机的临床应用》,《除颤器的合理就应用》等,大大提高了科室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
  2003年以来,干部保健部在中华系列及国家级核心期刊共发表论文84篇,课题12项,填补空白6项。中华系列12篇,核心期刊62篇,其它期刊10篇。完成科研项目12项,新技术5项。
  并积极参与老年医学会的各项活动,2006年,成功协助完成老年医学会天津分会的换届选举工作和年会的召开。张蕴主任现为天津老年学会副组委,全国老年学会委员,张明义主任为青年委员。
  2006年,在张蕴主任的指导下,由留日博士诸葛欣牵头举办了干部保健部与日本京都医学院教授们的学术交流活动,双方交流了目前国际有关老年病的研究前瞻情况,并在国际友人面前展示了医大总医院的飞速发展。
  2000年以来,科室领导不断为员工创造学习机会。先后派出医护人员到外院学习先进的管理和专业知识,分别到北京医院、第一中心医院、第三中心医院学习消化系统的彩超技术、ICU的管理、呼吸机的使用、重症病人的监护和护理等。
  老年医学,是新近出现的跨专业新型边缘学科,是老年医学知识和技能集中场所,反映医院的综合诊治水平。现有主任医师9人、副主任医师9人、讲师14人。其中硕士生导师2人。具有博士学位4人、硕士学位14人。近五年来共发表论文118篇。目前承担科研项目15项。本学科中外文藏书24万册,拥有中外文期刊251种。目前投资仪器设备费500万元,用于购置本学科图书经费合计10万元,用于改善本学科点工作条件的其他投入合计50万元。本学科以培养临床性研究生为主。研究方向:
  1、老年心脑血管疾病:老年心脑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特点及防治措施。研究重点:冠心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诊断以及治疗的探索,高血压病的防治,脑血管病的流行病学研究、发病机制及临床诊治研究,老年痴呆、帕金森病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及诊治研究。
  2、代谢性疾病:老年糖尿病、脂质代谢异常、骨质疏松的发病机理及防治措施。研究重点:糖尿病:重点研究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在糖尿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以及基因诊断、治疗的探索;慢性并发症的发病机制、防控及治疗;老年脂质代谢异常与心脑血管疾病相关性及防治策略的研究;骨质疏松症的流行病学研究、遗传学研究、防治药物研究以及康复治疗的临床探索。
  3、间歇性低氧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间歇性低氧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分子生物学、病理学及临床学的研究。
  4、衰老与抗衰老研究:衰老的机制研究及抗氧化剂在抗衰老中的作用研究临床各系统常见疾病的诊断、处理、急救与监测。老年常见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冠心病、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早期防治及新技术的临床探索。
  干部保健门诊设在外科中心大楼二楼。区域宽敞、整洁、环境优雅、诊室标识醒目、温度适宜、设有舒适候诊座位。
  干部保健门诊拥有国内一流的先进设备仪器主要包括:美国ACUSON SEQUOIA-512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美国NICOLET经颅多普勒仪;美国BioZ . com数字化无创血液动力学监测系统;日本VP-1000全自动动脉硬化测定仪;全导联心电图检测仪;全身骨密度测量仪;眼压检测仪等。
  主要的设备简介
  美国ACUSON SEQUOIA-512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适应心血管系统,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无创检测心脏结构、瓣膜形态、血流及心脏各项功能,诊断心脏瓣膜病、冠心病、心肌病、心脏肿瘤等后天获得性心脏病以及先天性心脏病;胸腔、腹部及盆腔脏器:肝脏、胆道系统、胰腺脾脏等消化系统疾病以及肾脏、输尿管、膀胱、前列腺等泌尿系统疾病;小器官:甲状腺、涎腺、乳腺等小器官疾病;外周血管: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所造成的管腔狭窄与闭塞,真性、假性动脉瘤,静脉瓣功能不全以及动静脉瘘等疾病。
  美国NICOLET经颅多普勒仪:利用超声多普勒效应来检测颅内脑底动脉环上的各个主要动脉血流动力学及各血流参数的一项无创伤性脑血管疾病检查方法。是一个有效的无创伤性的脑血管检查方法;能够检测颈内动脉系统、椎基底动脉系统的血流状况;能够反映脑血管的器质性及功能性疾病,如脑动脉硬化、脑动脉狭窄、眩晕等;能够提供实时动态的血流动力学资料;重复性良好、可靠性强,能测定生理、病理及用药情况下的脑血流情况;可用于神经外科手术及脑血管疾病、重危病员的长期脑血流动力学的监护。
  美国BioZ . com数字化无创血液动力学监测系统:完全无创伤,高度的准确性;可连续动态地监测病人16个血液动力学参数;在病人症状及体征发生变化之前,可发现血液动力学的改变;监测药物对心脏功能的影响,指导临床用药;控制液体量及输液速度;评价心功能恢复过程中血液动力学的变化情况;更适于心衰高血压病人的临床监测及应用;评价危重病人的血液动力学状况,为心功能的恢复提供帮助。
  日本COLIN公司的VP-1000全自动动脉硬化测定仪通过测量ABI(脚踝-上臂指数)和PWV(脉波速度),以评估动脉硬化。完全无创测量;高准确度和高可靠性,可重复性好;可评定高血压、高血脂的治疗效果;可用于脑、心血管疾患的风险因子筛查;可作为阻塞性动脉硬化症(ASO)的检查诊断的可靠指标;对PTA等治疗后的随访检查有重要意义。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总医院消化科举办炎症性肠病治疗新方法(白细胞洗脱以及粪菌移植)患教会

2014年7月27日,总医院消化科“炎症性肠病(IBD)治疗新方法患教会”如期在医院第二教室举办。尽管天气炎热,依然抵挡不住患者前来参会的热情。本次学术交流的主题是炎症性肠病的新治疗方法,包括白细胞洗脱法和粪菌移植治疗,此外,还介绍了IBD患者饮食问题。 此次学术交流会由消化科谭华教授主持。会议首先由谭华主任向患者们介绍了一个身患克罗恩病的女孩如何正面疾病、舞出精彩人生的感人故事,告诉IBD患友也应像健康人一样阳光面对生活。随后的会议中,消化科曹晓沧教授着重介绍了白细胞洗脱技术在IBD中的应用。该项技术在国外已有一定治疗基础且取得一定疗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消化科是目前国内第5家开展白细胞洗脱治疗IBD的医疗中心。另外,消化科曹海龙主治医师重点介绍粪菌移植技术在炎症性肠病中的应用价值。近年来,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消化科逐步开展该项技术治疗难治性肠病,并获得显著疗效,为广大IBD患者带来了福音。随后由普通外科朱丽璎医师介绍IBD患者饮食问题,如何做到合理膳食,强调饮食对于疾病控制及缓解起着重要作用。 本次会议内容充实,组织紧密,对IBD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技术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交流,吸引了来自天津、河北及山东等地区的IBD患者的积极参与。 谭华教授主持会议 曹晓沧教授介绍白细胞洗脱技术在IBD中的应用 曹海龙主治医师介绍粪菌移植在炎症性肠病中的应用价值 普通外科朱丽璎医师介绍IBD患者饮食问题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