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呼吸内科 (共6位医生)

科室简介
呼吸内科室拥有床位62张,其中包括RICU(呼吸重症监护室)床位8张;医护人员40余名,包括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副主任护师)9名,另外聘请资深2名(医大一院 李丽云教授、医大二院  谭朴泉教授);病房拥有呼吸机5台、重症监护器12台以及电子支气管镜、肺功能、压缩雾化吸入泵等先进设备;RICU病房抢救成功率高达73% 。多年以来我们创建了一个诊断治疗快速有效、医疗护理服务周到、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高的特色呼吸专科,以下介绍我们科室开展的特色诊断治疗项目:
  一、肺部肿瘤:我们拥有丰富的肺部肿瘤诊治经验,借助16排螺旋CT、CT增强+重建技术;日本PENTAX EB-1503T型电子支气管镜;生化肿瘤系列检测可以早期诊断、进行预后评估、制定最佳治疗方案。我们开展的肿瘤介入治疗?支气管动脉造影+灌注化疗+栓塞术病历达100余例,临床疗效满意。
  二、感染性疾病:我们也是医院的感染专科,积累了丰富的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治疗经验,尤其对各种不明原因发热,能够做出快速诊断;感染的治疗以国际最新指南为标准,经济、合理、规范、系统的应用抗生素。
  三、肺血栓栓塞的诊断与溶栓、抗凝治疗:肺血栓栓塞发病率很高,并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但临床确诊率低,死亡率高;我们拥有丰富有关肺血栓栓塞的诊治经验,能够做到早期诊断,最大限度的降低误诊率、漏诊率;溶栓治疗快速,安全,经验丰富。
  四、间质性肺疾病:间质性肺疾病逐年被人们认识,但由于涉及范围广泛、某些分类病因未明、检查手段受限,导致诊断困难,治疗效果差。我们多年积累了有关矽肺、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养鸽者肺、药物相关ILD、感染相关ILD、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结节病、肺血管炎相关ILD(Wegener肉芽肿)、肺泡蛋白沉积症、嗜酸细胞性肺炎、胶原病相关ILD等疾病病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液体的肺活检)检测技术完善,可以正确指导诊断治疗,科学地评估预后。
  五、各种类型呼吸衰竭的抢救:我们建立了RICU病房,配置专业的RICU抢救、治疗设施,最先进的呼吸机,专职的医护队伍,可以治疗各种类型的呼吸衰竭和危重症,迅速建立呼吸重症监护,使患者得到快捷、有效、系统的抢救,大大的降低了死亡率。
  六、多导睡眠仪及CPAP治疗介绍: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包括:鼾症、上气道阻力综合症、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周围性和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中枢性肺泡低通气综合症、呼吸神经肌肉疾患等,我们拥有先进的多导睡眠仪检测系统,可以进行真正确诊断、评估并开展CPAP通气机治疗。
  七、通过介入技术治疗大咯血:对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难治性大咯血(结核、肿瘤、支气管扩张、心衰、全身疾患等)应用介入治疗,有效率可以达到100% ,疗效确切,安全可靠,术后不易复发,弥补药物止血和手术治疗的不足。
  八、胸膜疾病:良、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极少量胸腔积液超声引导下诊断穿刺;胸膜活检技术;气胸的内科治疗。
  九、阻塞性疾病: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上气道疾病等。
  十、大力加强呼吸系统疾病防治宣传,建立电话随诊制度、医患联系卡制度,及早给患者提供专业的指导,降低发病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总之,我们会以最优质的医疗护理水平、最周到的服务过程、最平价的医疗费用、最准确的诊断治疗措施为您解除最大的病痛,保障您最佳的生活质量。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王平院长荣获2014年年度优秀医院院长奖

8月15-17日,由中国医院协会举办的2014中国医院论坛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100名院长荣获2014年年度优秀医院院长奖,我院王平院长获此殊荣。本次获奖的院长分布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既有大型医院、教学医院的院长,也有基层县市医院的院长;既有综合医院院长,也有中医医院、专科医院院长;既有地方医院的院长,也有解放军、武警、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医院院长,他们当中不少院长曾荣获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光荣称号,他们在医院管理工作岗位上不断创新、积极探索,锐意改革,业绩突出。受到表彰的医院管理者普遍认为,未来要在广大医护人员当中确立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提高医生的使命感和责任心。 100 名优秀医院院长名单如下: 马效恩 山东 济南市中心医院 王开平 北京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总医院 王 平 天津 天津市肿瘤医院 王 平 沈阳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 王立新 河北 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 王成增 河南 河南省肿瘤医院 王兆宏 黑龙江 黑龙江省医院 王明正 山西 曲沃县中医医院 王建安 浙江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王晓路 河北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王 娟 新疆 呼图壁县人民医院 王跃建 广东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 王喜艳 新疆 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王 强 山东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韦铁民 浙江 丽水市中心医院 巴海燕 黑龙江 鸡西市人民医院 田 伟 北京 北京积水潭医院 付春生 山东 聊城市传染病医院 冯笑山 河南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兰 平 广东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吕吉云 北京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二医院 吕 宾 浙江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吕路线 河南 河南省精神病医院 朱 夫 江苏 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朱正纲 上海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伍冀湘 北京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任 红 重庆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刘歆农 江苏 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汤 欣 天津 天津市眼科医院 孙兴怀 上海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苏 飞 四川 宣汉县人民医院 苏买泉 陕西 榆林市中医医院 杜运志 安徽 亳州市人民医院 李大林 江苏 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 李亚军 陕西 西安医学院附属医院 李光明 四川 南充市中心医院 李建民 广西 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 李 保 山西 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 李盛华 甘肃 甘肃省中医院 杨永强 北京 北京市第六医院 杨江波 山西 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人民医院 杨志祥 湖南 澧县人民医院 杨秀江 重庆 重庆市大足区人民医院 杨 骏 安徽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肖 扬 湖南 娄底市中心医院 吴天清 四川 三台县人民医院 何鹏飞 四川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四川省总队医院 余少良 江西 江西省胸科医院 余永强 安徽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宋昌稳 山东 金乡县人民医院 张文林 黑龙江 伊春林业管理局中心医院 张 杰 湖北 黄石市中心医院 张国华 湖南 邵阳市中心医院 张建宁 天津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张培影 江苏 徐州市中心医院 张 雄 内蒙古 呼伦贝尔市精神卫生中心 张慧玲 青海 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 陈方平 湖南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陈达灿 广东 广东省中医院 陈肖鸣 浙江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易建平 河北 唐山市妇幼保健院 罗 杰 湖北 十堰市太和医院 罗娅红 辽宁 辽宁省肿瘤医院 金文仲 内蒙古 包头市蒙医中医医院 周 华 上海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周胜华 湖南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周振波 内蒙古 兴安盟人民医院 单保恩 河北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孟威宏 辽宁 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总医院 赵 伟 江苏 南京市第二医院 赵利华 山东 菏泽市立医院 郝定均 陕西 西安市红会医院 胡 绍 湖北 武汉市普爱医院 南培宏 山西 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 要跟东 河北 邯郸市中心医院 钮富荣 浙江 湖州市中心医院 侯文金 山东 威海市立医院 姜 忠 江苏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夏志宏 湖北 宜城市人民医院 徐克达 黑龙江 双鸭山煤炭总医院 徐克成 广东 广州复大医疗股份有限公司复大肿瘤医院 徐英辉 辽宁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高 文 上海 上海市胸科医院 高国兰 北京 航空总医院 高锦团 福建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郭 龙 宁夏 银川国龙医院 唐 敏 湖南 岳阳市一人民医院 黄欧平 江西 江西省妇幼保健院 曹 杰 广东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曹琴英 河北 石家庄市第四医院 崔维奇 江西 南昌市第三医院 康文娟 山西 清徐县人民医院 蒋仁发 四川 安岳县人民医院 蒋立虹 云南 昆明市延安医院 韩丽华 河南 河南省中医院 / 河南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喻 田 贵州 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 程 颖 吉林 吉林省肿瘤医院 曾其毅 广东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谢振斌 河南 新乡市中心医院 魏锦峰 山西 孝义市中医院 (宣传工作部)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刮疣治疗是怎样治疗的
王志新
回答: 刮疣治疗通常采用物理清除联合药物治疗的方式,主要包括冷冻治疗、激光治疗、电灼治疗、手术切除及外用药物等。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的皮肤赘生物,需根据疣体类型、大小及部位选择个体化方案。 一、冷冻治疗 冷冻治疗通过液氮低温使疣体组织坏死脱落,适用于寻常疣、跖疣等表浅疣体。治疗时可能伴随短暂疼痛,需重复进行2-3次,间隔2-3周。治疗后局部可能出现水疱或色素沉着,需保持创面干燥避免感染。冷冻治疗对周围正常组织损伤较小,但深部疣体可能需配合其他疗法。 二、激光治疗 激光治疗利用二氧化碳激光气化疣体组织,适用于甲周疣、尖锐湿疣等难治性疣。治疗精准度高且出血少,但可能遗留浅表瘢痕。术后需涂抹抗生素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避免接触水直至结痂脱落。激光治疗对HPV病毒有直接灭活作用,复发概率较低。 三、电灼治疗 电灼治疗通过高频电流烧灼疣体基底部,适用于带蒂疣或较大疣体。治疗时需局部麻醉,术后形成焦痂需自然脱落。可能产生暂时性色素减退,瘢痕体质者慎用。电灼可彻底清除可见疣体,但需配合干扰素凝胶等药物降低复发风险。 四、手术切除 手术切除适用于直径超过1厘米的巨型疣或疑似恶变疣体。采用梭形切口完整剥离疣体并缝合,术后病理检查确认性质。需定期换药并使用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预防感染,拆线后可能需加压包扎防止瘢痕增生。手术能一次性解决病灶,但创伤较大且可能影响局部功能。 五、外用药物 外用药物如水杨酸软膏、咪喹莫特乳膏、鬼臼毒素酊等,适用于儿童或面部细小疣体。药物通过腐蚀或免疫调节作用促使疣体脱落,需持续使用4-8周。治疗期间可能出现局部红肿,应避开正常皮肤涂抹。药物疗法痛苦小但疗程长,需配合提高免疫力减少复发。 疣治疗后需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搔抓导致病毒扩散。建议加强营养摄入,适当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C等增强免疫功能。穿透气鞋袜防止足部疣复发,性接触传播型疣应伴侣同治。若疣体反复发作或短期内增多,需排查免疫缺陷疾病并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 王志新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