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鞍山医院

循环内科 (共6位医生)

科室简介

循环内科现有医务人员30人,其中主任医师6人,副主任医师4人,主管护师14人。设有50张床位。其中普通病床40张,监护室内监护床10张,每月周转病人120?160人。该科拥有先进的医疗设备,如ZOLL除颤仪2台、心电图机2台,CCU内设有一台中央监护站及10台床旁心电监护仪,随时进行血压、心率、血氧监测,并有多台监护仪可做有创心功能检测。
  循环内科在副院长、心脏内科专家孙英贤的带领下,在介入心脏病学、临床疑难病诊治及高血压诊治方面有丰富的经验,积极开展新技术、新疗法,完成了经皮冠状动脉造影、冠脉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术,而且入路丰富,既可经股动脉行介入治疗,也可经桡动脉行介入治疗。已独立完成数百例PCI手术,手术难度、复杂程度及术式均处于全市领先水平。射频消融及永久起搏器植入手术也已成功开展。除引进先进技术外,该科还积极开展科研,十余篇论文在国家级、省级杂志上发表。多次承接国内外大规模临床试验,如CCS?Ⅱ、OSSIS?Ⅱ等,均圆满完成。现HPS?Ⅱ正在开展中。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眼角脂肪粒要怎么去掉
陈腊梅
回答: 眼角脂肪粒可通过热敷、针挑清除、激光治疗、药物治疗、日常护理等方式去除。脂肪粒通常由皮脂腺分泌异常、皮肤损伤、化妆品使用不当等因素引起。 1、热敷 热敷有助于软化脂肪粒周围的皮肤,促进皮脂排出。用温水浸湿干净毛巾,温度控制在40-45摄氏度,敷于眼部5-10分钟,每日重复2-3次。热敷适合初发且较小的脂肪粒,需注意避免烫伤。若脂肪粒未消退或出现红肿,应停止操作并就医。 2、针挑清除 由专业医护人员使用消毒针具挑除脂肪粒。操作前需局部消毒,针尖沿脂肪粒边缘轻挑破表皮,用无菌镊子挤出内容物。该方法适用于突出皮肤表面的成熟脂肪粒,自行操作可能导致感染或留疤。术后需涂抹红霉素软膏等抗生素药膏预防感染。 3、激光治疗 二氧化碳激光或铒激光可精准气化脂肪粒囊壁。治疗时激光束穿透表皮直达病变部位,术后创面小、恢复快。激光适合多发或顽固性脂肪粒,需2-3次治疗,间隔4-6周。治疗后可能出现暂时性色素沉着,需加强防晒。 4、药物治疗 维A酸乳膏可调节角质代谢,减少脂肪粒形成。每晚洁面后薄涂于患处,连续使用4-8周。阿达帕林凝胶能抑制毛囊角化,适用于伴随粉刺的脂肪粒。夫西地酸乳膏适用于合并感染的脂肪粒。药物使用需遵医嘱,避免接触正常皮肤。 5、日常护理 选择不含矿物油的清爽型眼霜,避免过度按摩眼周。卸妆时用棉片蘸取温和卸妆液轻敷10秒再擦拭。定期去角质可预防毛孔堵塞,但眼周需使用专用温和去角质产品。保持规律作息和饮水习惯,减少高糖高脂饮食摄入。 脂肪粒去除后需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用手触摸。外出时佩戴防紫外线眼镜,选择标注"非致痘性"的防晒产品。若脂肪粒反复发作或伴随瘙痒疼痛,可能为粟丘疹或汗管瘤,需皮肤科确诊。日常可适量补充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E,有助于维持皮肤屏障功能。避免使用油性过重的护肤品,洁面后及时使用保湿乳液。 陈腊梅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皮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