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鞍山医院

内分泌病房全体医护人员成功抢救一名患者家属的生命

时间:2014-03-06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近日,我院内分泌病房的全体医护人员成功的挽救了一名患者家属的生命,这在医院这样的一个环境当中,可能不足为奇,可是她们保住了一个完整、幸福的家。

  这位男性患者家属,62岁,在准备为患有糖尿病的妻子办理住院手续时,突然晕倒在内分泌病房医生办公室的门口。当时她们听到声音不对,马上冲出办公室,巴主任立刻组织实施急救措施。她按压这位家属的人中没有任何反应,她边抢救边指导医护人员,第一时间建立起输液通道,做心电图,测脉搏、测血压。此时这位患者家属已经没有了脉搏,情况非常危急,她马上做胸外按压,当操作到第四次的时候,听到这位患者家属微弱的声音,他苏醒过来了,这个过程只经历了4-5分钟,这也是最佳的抢救时机,她们及时的挽救了他的生命。

  据这位患者家属周先生说:“他连续打了14个小时的麻将,抽了三包烟,直到前一天晚上的十二点,没怎么休息就陪妻子来看病。当时医生看我脸色不好,劝我在医生办公室休息一会,我着急办理住院手续,没有听她们的劝说,不料刚出办公室门,我就晕倒了,什么都不知道,头也磕破了。我非常感谢巴艳丽主任及病房的全体医护人员,挽救了我的生命,如果不是抢救的这么及时,可能我就失去了生命,永远离开了我幸福的家。”

  巴艳丽主任提醒,猝死在职场白领、IT行业人士、50岁以上的老年人、冠心病及冠心病家族史、运动员等人群是易发比例人群。而过度劳累、吸烟、大量饮酒、情绪激动等是引起猝死的主要诱因。一定不要过度疲劳,做任何事情都要适度,要培养良好健康的生活习惯,积极向上的好心态,这对易发人群非常重要。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眼角脂肪粒要怎么去掉
陈腊梅
回答: 眼角脂肪粒可通过热敷、针挑清除、激光治疗、药物治疗、日常护理等方式去除。脂肪粒通常由皮脂腺分泌异常、皮肤损伤、化妆品使用不当等因素引起。 1、热敷 热敷有助于软化脂肪粒周围的皮肤,促进皮脂排出。用温水浸湿干净毛巾,温度控制在40-45摄氏度,敷于眼部5-10分钟,每日重复2-3次。热敷适合初发且较小的脂肪粒,需注意避免烫伤。若脂肪粒未消退或出现红肿,应停止操作并就医。 2、针挑清除 由专业医护人员使用消毒针具挑除脂肪粒。操作前需局部消毒,针尖沿脂肪粒边缘轻挑破表皮,用无菌镊子挤出内容物。该方法适用于突出皮肤表面的成熟脂肪粒,自行操作可能导致感染或留疤。术后需涂抹红霉素软膏等抗生素药膏预防感染。 3、激光治疗 二氧化碳激光或铒激光可精准气化脂肪粒囊壁。治疗时激光束穿透表皮直达病变部位,术后创面小、恢复快。激光适合多发或顽固性脂肪粒,需2-3次治疗,间隔4-6周。治疗后可能出现暂时性色素沉着,需加强防晒。 4、药物治疗 维A酸乳膏可调节角质代谢,减少脂肪粒形成。每晚洁面后薄涂于患处,连续使用4-8周。阿达帕林凝胶能抑制毛囊角化,适用于伴随粉刺的脂肪粒。夫西地酸乳膏适用于合并感染的脂肪粒。药物使用需遵医嘱,避免接触正常皮肤。 5、日常护理 选择不含矿物油的清爽型眼霜,避免过度按摩眼周。卸妆时用棉片蘸取温和卸妆液轻敷10秒再擦拭。定期去角质可预防毛孔堵塞,但眼周需使用专用温和去角质产品。保持规律作息和饮水习惯,减少高糖高脂饮食摄入。 脂肪粒去除后需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用手触摸。外出时佩戴防紫外线眼镜,选择标注"非致痘性"的防晒产品。若脂肪粒反复发作或伴随瘙痒疼痛,可能为粟丘疹或汗管瘤,需皮肤科确诊。日常可适量补充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E,有助于维持皮肤屏障功能。避免使用油性过重的护肤品,洁面后及时使用保湿乳液。 陈腊梅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皮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