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顺市中心医院

神经外科 (共2位医生)

科室简介

抚顺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成立于1993年,目前病房设有床位35张,医生9名,护士11名,是抚顺市神经外科重点科系。经过19年创新发展,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逐步形成了人员实力雄厚,设备齐全,病房环境舒适,服务水平一流的病房。

一、病室床位设置及设备

设有35张病床,设有单人间,双人间及普通间病房,满足了各层次病人的需要。重症病人有icu监护病房,内设空调及各种监护设施。

神经外科手术室为国内一流的层流手术室,配备莱卡高级手术显微镜,蛇牌双级电凝,深部冷光源,自动开颅钻,蛇型牵开器,脑立体定向仪,微创钻孔器械等先进的神经外科手术器械。为神经外科病人的诊断,治疗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证。

二、人员结构

神经外科病房设主任一名,副主任一名,负责主治医一名,住院医师五名。其中主任医师四名,副主任医师一名,主治医师三名,硕士四人。设护士长一名,总责护士一名,责任护士九名,其中副主任护师一名,主管护士五名,护师四名,护士一名。

三、科室管理

在院长领导下,实行科主任负责制。从事医疗、护理、科研教学工作。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救死扶伤,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确保医疗安全。严格履行各级人员的岗位责任制,遵章守法,一切为病人着想。科室设立医疗护理质量控制领导小组,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限时整改。坚持对病人及时诊断,及时治疗,合理检查,合理用药。

科室设立安全领导小组,严格执行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及工作流程,科室的管理体现以人为本,充分发挥每位医护人员的主观能动性,鼓励以院为家,勤于奉献,鼓励开拓创新,开展新技术新任务。

四、科室的业务拓展

(一)脑血管疾病

科室从1980年开展了脑出血开颅手术。2000年开展了微创钻孔脑出血引流术,被卫生部命名为微创颅内血肿抽吸引流协作医院。1996年开展了脑动脉瘤直视下夹闭术。2001年开展了全脑血管造影术。2002年开展了大脑前动脉瘤介入栓塞术。2005年开始独立开展了全脑血管造影术,左脑前交通动脉瘤介入栓塞手术(在省内市级医院首例)。脑血管病的治疗已达到省内先进水平。

(二)肿瘤及椎管内肿瘤

1993年开展了大脑凸面脑膜瘤,胶质瘤,脊髓神经纤维瘤手术。1995年开展了垂体瘤经额入路手术切除。1996年开展了桥小脑部位听神经瘤切除术。蝶骨嵴脑膜瘤及小脑肿瘤切除术,1997年开展了矢状窦旁脑膜瘤和大脑镰旁脑膜瘤切除术,1998年开展了高颈段椎管内肿瘤切除术。2004年独自开展经额入路垂体瘤切除术,2005年开展了经蹀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目前为止我科已经开展了除脑干外其它任何部位肿瘤切除手术,在市内处于领先地位。

(三)颅脑损伤

颅脑损伤是我科常见病,多发病,也是死亡率较高的疾病。我科加强院前,院内急救工作,争分夺秒,及时诊断,及时治疗,及时发现并正确处理颅内血肿。对重症病人全方位监测。加强对脑的保护治疗,采用冰帽,冰毯物理降温,使很多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上升,每年我科平均抢救200余例重症病人。近几年我们不断学习,采用新技术,应用显微镜,采用微创技术大大减少了手术的副损伤,使病人抢救成功率逐渐上升,挽回了一大批危重病人生命。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抚顺市中心医院实施护士岗位管理动员大会

7月29日w我院隆重召开实施护士岗位管理动员大会。会议由护理部刘绪凤主任主持,党委书记、院长陈辉,李宏伟副书记,佟明富主席,崔旭副院长到会,临床护士及护士长共300余人参加了大会。 护理部刘绪凤主任详细解读了市卫计委关于《抚顺市护士岗位管理实施方案》的相关要求,阐述了我院实施护理岗位垂直管理前期工作及下一步落实部署安排。 会上崔院长做了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和护理人员工作的辛苦。崔院长在讲话中指出我们必须在医院改革的浪潮中,全力推行护理管理工作的改革。充分调动每一位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建立责、权、利统一,精简、高效的护理团队,不断提高我院的整体护理水平。 护理垂直管理对每一位中心医院护理人员是机遇、更是挑战,护理部将垂直分配护理人员绩效津贴,淡化以往的优势科室,让护士主动向工作量大的科室流动。相信通过这项新的管理模式,我院护理管理能够逐步向科学化、规范化和精细化推进。   护理部 李爽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子宫切除手术并发症
曲中玉
回答: 子宫切除手术并发症主要有出血、感染、尿路损伤、肠管损伤、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子宫切除手术是妇科常见手术,适用于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疾病,术后可能出现多种并发症,需密切观察并积极处理。 1、出血 子宫切除手术中或术后可能出现出血,术中出血多与手术操作有关,术后出血可能与血管结扎不牢固或凝血功能障碍有关。出血量较大时可导致休克,需及时输血或再次手术止血。术后应密切观察阴道出血量及生命体征,发现异常及时就医。可遵医嘱使用氨甲环酸注射液、酚磺乙胺注射液等止血药物。 2、感染 子宫切除术后可能发生切口感染、盆腔感染或泌尿系统感染,表现为发热、切口红肿渗液、下腹痛等症状。感染多由术中污染或术后护理不当引起。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呋辛钠注射液、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可降低感染风险。术后保持切口清洁干燥,遵医嘱按时换药,出现感染症状及时就医。 3、尿路损伤 子宫与膀胱、输尿管解剖关系密切,手术中可能误伤膀胱或输尿管,导致尿瘘或排尿困难。术中精细操作可降低损伤风险,一旦发生需及时修补。术后出现尿频、尿急、尿痛或尿失禁等症状时应及时检查,可进行膀胱训练或遵医嘱使用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琥珀酸索利那新片等药物改善症状。 4、肠管损伤 子宫与直肠相邻,手术中可能损伤肠管,导致肠瘘或肠梗阻。术中仔细分离可避免损伤,一旦发生需及时修补。术后出现腹胀、排便困难或肛门停止等症状时应警惕肠管损伤,需禁食并就医处理。可遵医嘱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多潘立酮片等药物缓解症状。 5、深静脉血栓形成 子宫切除术后卧床可能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表现为下肢肿胀、疼痛。高龄、肥胖、长期卧床者风险较高。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穿弹力袜可预防血栓形成。确诊后可遵医嘱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华法林钠片等抗凝药物。 子宫切除术后应保持切口清洁干燥,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术后1-2个月内禁止性生活。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摄入优质蛋白和维生素,促进切口愈合。适当进行盆底肌锻炼,预防盆底功能障碍。定期复查,出现发热、异常阴道出血、持续排尿排便异常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保持良好心态,避免焦虑情绪影响恢复。 曲中玉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