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口市中心医院

心血管内科 (共25位医生)

科室简介
心血管内科1科:组建于20世纪80年代,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是营口地区心血管病危重症的抢救治疗中心。科室现有医生8名,硕士学历5人、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1人、医师3人、护士17名,床位51张。获省市级多次科研成果奖,共完成国家课题一项,省科研课题三项,辽宁省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及营口市科技进步奖二、三等奖各一项。科室曾获得“辽宁省青年文明号”称号,被医院评为“医德管理规范病房”,护理队伍被营口市卫生局评为“优秀护理小组”。现科室为患者开通2条绿色通道,一条为心律失常绿色通道,可随时为心律失常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及安置心脏起搏器,另一条为冠状动脉造影及冠脉支架手术治疗冠心病、急性大面积心梗、心源性休克、高血压病、风心病、心肌病、心包炎、心内膜炎。并开展了临时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心内科设有现代化心电中央监控系统、CCU病房 、心功能室、24小时动态心电监测、平板运动机、除颤起搏器、食道调搏仪等。科室医护人员勇于拼搏,务实创新,团结协作,不懈努力,以更精湛的医疗技术,更新的服务理念,为营口地区广大心血管患者提供最佳的服务。
  心血管内科2科:随着新中心医院的开诊同时启动,为营口地区心血管病急危重症的抢救治疗拓宽了通道。科室现有医生8 名,科主任来自沈阳军区总院,有6000例以上介入诊疗经验,科内现有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4名,主治医师3名,护士16名,床位51张。心内2科目前是营口地区唯一能独立完成急诊介入手术的科室,每年急诊手术约70例,平诊手术约200台,95%以上病人经桡动脉入路,手术成功率在99%;心血管内科2配有现代化心电中央监护系统、CCU病房、24小时动态心电监测、除颤起搏器、食道调搏仪等。科室医护人员本着一切为患者着想的理念将为您提供优质服务。
  心血管内科3科:随着营口市中心医院医疗、教学、科研技术的不断发展,人才储备日益成熟。为满足营口地区心血管常见疾病患者的诊治和急危重症抢救治疗的需要,心血管内科3病房于2011年2月正式成立。科室现有医生6名,其中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生1人、主治医师3人,具有硕士学位3人,学士学位3人,护士14人。床位29张。能独立完成冠心病介入诊疗、食道调搏、临时起搏器置入技术。科室骨干医生曾获省、市级科学技术进步二、三等奖。心血管内科3病房设有CCU病房,配备有现代化心电遥测监护系统,除颤起搏器,24小时动态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监测,自动输液器等设备。对常见心血管疾病和难治性高血压、心力衰竭、心肌病、心包炎、复杂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等疾病的治疗具有丰富经验。科室医护人员本着团结协作、艰苦创业、不断创新的精神,以人为本、诚实认真的态度,为营口地区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高水平的医疗服务。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国家卫计委医院管理研究所领导来院调研

  7月18日,国家卫计委医院管理研究所副所长付强及湖南医科大学、大连医科大学肾脏病专家在市卫生局副局长何国生的陪同下来我院考察营口地区 “终末期肾病患者腹膜透析治疗可及性及其基层管理模式探索项目”工作进展及腹膜透析推广工作情况。院长宋希军、副院长乔广栋及相关人员陪同调研。 终末期肾病已成为危害我国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列我国纳入大病医疗保障试点二十种疾病之首,受到社会高度关注。此项目正是基于此在国家卫计委指导下开展的探索性研究,并在辽宁等六个试点省推进项目实施。我院作为B级单位参与该研究项目。 付强所长充分肯定了我院的腹透工作模式和工作成绩,并对今后的工作提出要求。会后,付强一行来到我院肾内科实地考察,向医护人员了解腹透工作情况,并与腹膜透析病人及家属亲切交谈,鼓励患者配合医生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子宫切除手术并发症
曲中玉
回答: 子宫切除手术并发症主要有出血、感染、尿路损伤、肠管损伤、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子宫切除手术是妇科常见手术,适用于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疾病,术后可能出现多种并发症,需密切观察并积极处理。 1、出血 子宫切除手术中或术后可能出现出血,术中出血多与手术操作有关,术后出血可能与血管结扎不牢固或凝血功能障碍有关。出血量较大时可导致休克,需及时输血或再次手术止血。术后应密切观察阴道出血量及生命体征,发现异常及时就医。可遵医嘱使用氨甲环酸注射液、酚磺乙胺注射液等止血药物。 2、感染 子宫切除术后可能发生切口感染、盆腔感染或泌尿系统感染,表现为发热、切口红肿渗液、下腹痛等症状。感染多由术中污染或术后护理不当引起。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呋辛钠注射液、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可降低感染风险。术后保持切口清洁干燥,遵医嘱按时换药,出现感染症状及时就医。 3、尿路损伤 子宫与膀胱、输尿管解剖关系密切,手术中可能误伤膀胱或输尿管,导致尿瘘或排尿困难。术中精细操作可降低损伤风险,一旦发生需及时修补。术后出现尿频、尿急、尿痛或尿失禁等症状时应及时检查,可进行膀胱训练或遵医嘱使用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琥珀酸索利那新片等药物改善症状。 4、肠管损伤 子宫与直肠相邻,手术中可能损伤肠管,导致肠瘘或肠梗阻。术中仔细分离可避免损伤,一旦发生需及时修补。术后出现腹胀、排便困难或肛门停止等症状时应警惕肠管损伤,需禁食并就医处理。可遵医嘱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多潘立酮片等药物缓解症状。 5、深静脉血栓形成 子宫切除术后卧床可能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表现为下肢肿胀、疼痛。高龄、肥胖、长期卧床者风险较高。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穿弹力袜可预防血栓形成。确诊后可遵医嘱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华法林钠片等抗凝药物。 子宫切除术后应保持切口清洁干燥,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术后1-2个月内禁止性生活。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摄入优质蛋白和维生素,促进切口愈合。适当进行盆底肌锻炼,预防盆底功能障碍。定期复查,出现发热、异常阴道出血、持续排尿排便异常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保持良好心态,避免焦虑情绪影响恢复。 曲中玉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