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儿科 (共16位医生)

科室简介

哈医大一院儿科是我省儿科领域的牵头单位之一,在省内儿科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儿科由儿内科和新生儿病房构成,病房内建有监护设备齐全的抢救室,并设有儿科普通门诊,矮小性早熟门诊,儿童哮喘病门诊和特诊门诊。现有教授7人,副教授4人,主治医5人,住院医5人,其中硕士导师5人,硕士毕业生8人。
  儿科为硕士点,已先后培养硕士生三十余名,在医疗,教学及科研诸多方面均已取得较大的成绩。每一位专家都有自己的专业特长,在专病专治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例如小儿哮喘,癫痫,难治性肾病等,尤其是在内分泌疾病的诊断和对身材矮小病人的治疗上均已取得可喜的成果。
  儿科白馨芝教授在省内领先开展了用重组人体生长激素治疗矮小患儿,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在新生儿溶血病的治疗中,我科在省内首先开展了末梢换血疗法,已成功治疗了50余例患儿。从1998年开始首先应用天然肺表面活性物质注入气道的方法,已成功抢救了20余例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症。在儿童白血病的治疗中我科采用PCR方法全程监测患儿的疗效及预后,使得急淋患儿的长期生存率得到明显提高,此项工作得到了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并获得省教育厅科技进步二等奖。
  儿科专科特色:1,遗传咨询,优生指导,身材矮小的诊治。适应症:男女双方之一在结婚前或怀孕前长期接触不良环境因素,或患慢性疾病者:孕期,特别是孕早期接触不良环境因素,服药,患各种感染性疾病,发烧以及患有慢性病者;不明原因反复流产,不育,夫妻双方或夫妻之一为智力低下者;原发闭经和性器官发育异常的男女青年;遗传病和非遗传?先天性疾病患者家属;曾生过畸形儿,智力低下儿,遗传病或各种先天性疾病患儿以及其他有不良产史的夫妇。现已开展2000余例,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各种原因所致的身材矮小的诊断和治疗。
  2,小儿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治及小儿白血病治疗和预后的监测:在小儿血液疾病方面,目前正在开展用PCR手段监测白血病患儿疗效和预后工作。此项工作是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我院儿科为省内首先并独家开展,目前已开展20余例。对小儿白血病的诊疗及预后的评价具有很重要的意义。适用于所有白血病患儿。在重症溶血和再障的抢救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已成功的抢救了20余例危重患儿,受到家长的赞誉。
  3,小儿呼吸系统疾病及哮喘的诊断及治疗:近几年在小儿支气管哮喘,小儿病毒性肺炎,小儿胸腔积液等疾病的临床防治研究方面均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最早推广GINA方案治疗哮喘,在吸入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对婴幼儿哮喘采用白三烯受体阻滞剂联合应用的新方法,给哮喘患儿带来了新的福音。目前正在积极开展小儿肺纤维支气管镜的临床应用,此项技术在省内处于领先地位。
  4,小儿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治及研究:在开发新药治疗小儿癫痫,抽动秽语综合症及儿童偏头痛方面成果丰硕,1998年以来应用妥泰治疗各种类型癫痫500余例,疗效显著。在救治重症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在诊治神经系统脱髓鞘病如脱髓鞘脑炎,脊髓炎,格林巴利综合症,脑白质病及其他疑难神经肌肉疾病方面均有大量成功经验。
  5,小儿难治性肾病的诊断与治疗:自八十年代初,儿科肾脏病学组与国内先进院所同步,率先在省内开展了“小儿难治性肾病的诊断与治疗”方面的多项研究工作,并不断地将多项研究的新技术成果应用于临床,已诊治肾病患儿数百例。二十几年来经几代人共同努力,潜心研究,已发表各级学术?文百篇,著书二部。目前正在进行省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
  6,婴幼儿腹泻液体疗法常规:适应症:婴幼儿腹泻中,重度脱水。自开展工作以来,治疗大约2000例病人,效果良好,应用方便。
  7,静脉营养:适应症:中度以上营养不良,危重症患儿和严重的胃肠道疾病患儿,自开展工作以来治疗10余例病儿,对急重症患儿起到了良好的支持疗法作用,对中度营养不良患儿治疗效果良好,该项目属于省内领先。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成功完成夫妻肝脏移植手术

患难夫妻 肝胆相照 ——哈医大一院成功完成夫妻肝脏移植手术 2014年8月2日,是农历甲午年七月初七,传统称为“七夕节”,在民间传说中,这是一个富有浪漫色彩的节日,象征忠贞爱情的“牛郎织女”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被人们誉为美谈,故有人称七夕节是“中国的情人节”。传说毕竟是只是传说,有着浓厚的演义成分。然而,今年的农历七月初七,在哈医大一院肝脏外科病房,却活生生地上演了一场现代版的忠贞爱情故事。 “我相信,我能救她,我的肝捐给她一定能行”,故事男主角在我面前不断地重复着这句话。事实上,他就是这么做的,也真的成功了,是天意,还是真爱感动了苍天?我无法给出结论。 一、恩爱夫妻 相濡以沫 这是一个普通的家庭,普通得就像广袤大地上的一棵小草,如果没发生这件既让人心酸,又令人感动的故事,也许没有人会注意到他们,他们真的是太普通了。 故事的男主角叫孙秉新,女主角叫刘宝荣,都是黑龙江省绥化市铁路系统的普通退休工人。退休后,为了能让日子过得殷实一些,丈夫又找了一份工作,每个月能增加1000多元的收入,他很开心,而妻子刘宝荣则开始了家庭主妇的生活,一心一意地操持家务,相夫教子,虽然家境并不富裕,可温馨的生活让他们十分满足。 这是一对普通的夫妻,用丈夫孙秉新的话说,他俩是一对苦命的人,幼儿时都曾患过重病,都有过家人放弃治疗、听天由命的经历。几年前的一天晚上,夫妻二人卧室的天棚突然坠落,水泥块恰巧落在他们的床上,谁能想到,这天上掉下的横祸竟然避开了他们夫妻二人,床被砸坏了,可是,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他们夫妇二人竟然毫发无损地躲过了劫难,用着丈夫的话说,“我俩都是大难不死的人”。 结婚30多年,夫妻二人几乎没有吵过架。他们的爱情经历简单得不值一提,经同学牵线,相识、相知、相爱,直到幸福地步入婚姻的殿堂,没有太多的浪漫,没有太多的波折,一切都是那么的平淡,而幸福就在这平淡中弥散着。儿子孙增权今年29岁,已于2012年建立了自己的小家庭,今年6月,儿媳生了一个可爱的大孙子,为这个家庭增添了无数的快乐和遐想,一家人乐得合不上嘴。 刘宝荣是一个善良的人,作为家庭女主人,她秉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勤俭持家,孝敬老人,在她的精心操持下,这个并不富裕的家里,总是充满着温馨和幸福。 二、惊闻噩耗 举家震惊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 谁也没有想到,悄然中,命运之神跟他们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是要毁灭这个家庭?还是要考验他们的爱情?不得而知。 两年前,刘宝荣发现身体不如以前,干点活就感到累,不时会有乏力、恶心和呕吐等症状。一生吃过无数苦的她也没在意,儿子结婚的喜悦还洋溢在心间,即将做奶奶的幸福支撑着她,她没把这些挂在心上,依然快乐地操持着这个家。半年前,觉得身体越发不适,在丈夫和孩子的劝说下,到医院做了检查,结果显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在医生的建议下,她开始间断口服阿德福韦酯抗病毒治疗,但效果不明显,6月中旬停止了服用。一月前,刘宝荣感到症状加重,身体极度乏力,腹胀得厉害,不能进食,而且皮肤日渐发黄。短短几天,一个闲不住的人竟然卧床起,并间断发热,皮肤散在瘀斑出血点。到当地医院检查,医生见她有黄疸症状,怀疑是胆管结石,建议到哈尔滨大医院检查。丈夫孙秉新马上带着刘宝荣来到哈尔滨某大医院求医。经过一系列检查,主治医生失望地告诉他们,刘宝荣患的是肝硬化,已到肝衰竭晚期,对这一阶段的患者,他们已经没办法了。“到哈医大一院看看吧,也许能有点希望”,主治医生爱莫能助地对他们说。 于是,夫妇二人带着一丝希望来到哈医大一院感染科,病房主任陈焕永认真地为刘宝荣做了各种检查,诊断结果是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衰竭。陈焕永教授为她进行了相应治疗,可惜,她来得太晚了,已过了最佳治疗期,治疗没有效果,病情仍在不断加重,并且出现酶胆分离,MELD评分为29分。在这种情况下,唯一能救她的办法就是肝移植。 听到这个消息,一家人惊呆了。 “肝移植”他们听说过,不但合适的供体难以找到,而且,费用相当高,不是他们这种家庭可以承受的。孙秉新认识的一个企业家,其母亲就患的这种病,花了一百多万,最后也没能挽救母亲的生命。怎么办?放弃?可是,如果没有了妻子,这个家就散了,一定要想办法救活妻子。孙秉新辞去了工作,在亲友中奔走,筹措资金,准备为妻子做移植手术。 没有供体怎么办?听医生说直系亲属配型成功的可能性最大,孙秉新便与家人商量,希望在亲属中找到合适的供体。亲属们都同意为刘宝荣捐肝,大家都舍不得这个温柔、贤惠、孝顺的亲人。 三、捐肝救妻 义无反顾 肝移植在国内并不是一项十分尖端的技术,但是,黑龙江省开展得却并不如人意,主要原因就是供体难求,许多患者因为得不到适合的供体,只能望肝兴叹,最后,抱憾离世。而且,移植手术的费用和术后维护的费用,也是普通家庭难以承受的。 在亲属们的共同努力下,包括孙秉新和他的儿子在内,共有5人进行了配型检验,儿子因为患有乙肝,不能为刘宝荣捐肝,其他亲属配型都不成功,唯有丈夫孙秉新各方面条件适合。得到这个消息,孙秉新乐坏了,妻子有救了,家保住了。 “哪怕我们俩能在一起活一年,也值得。”孙秉新这样说。 移植手术前,孙秉新嘱咐儿子,回家把还没入住的新房子卖了。那是老两口省吃俭用一辈子给儿子买的,还没有入住。儿子很听话,马上赶回老家,联系卖房子。 “现在房子不好卖,最多只能卖20万。”孙秉新无奈地说,“先把肝移植的费用交上,欠的钱,我们慢慢还。”儿子说:“钱不用担心,我还年轻,我来还,只要把妈妈救活了,怎么的都值,妈妈出院后,在家休息,由爸爸照顾,我打工挣钱养活你们,还饥荒”。 七夕节那天,经过一系列的检查,确定可以进行手术了。孙秉新对医生提出了他的要求,手术前千万不要让妻子知道是他捐的肝,如果她知道了一定不同意。按照要求,手术前需要家属签字,这个字由谁来签?只能有儿子孙增权来签。当手术知情同意书摆在面前时,这个魁梧刚强的汉子紧张得不行,笔在手中握了半个小时,竟然没有写出一个子。他紧张,他担心,他恐惧,他怕万一…… “当时,我看着签字栏,脑袋里一片空白,不知道我该干什么,觉得那一刻时间好像停止了,就像过了几年一样,手中的笔很沉很沉的,沉得拿不动”,孙增权事后说。 明天就要手术了,结果会怎么样?会不会有什么意外发生?这一夜,孙家所有人都没法入睡,既企盼着明天快点到来,又怕明天来得太快。真的很奇怪,当人们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时候,对未来的恐惧也同样强大,这是一对无法调和的矛盾。一家人在希望与忐忑中,度过了一个永生难忘的夜晚。 天亮了,太阳从远处林立的高楼中升起的时候,孙秉新知道,一生中最关键的时刻到了,他心中暗暗地祈祷着…… 四、精心救治 天使情怀 哈医大一院是国家卫生计生委经过审核批准的黑龙江唯一一家可以进行肝脏移植的定点医院,医院有着雄厚的技术实力和移植经验,同种异体脾脏、手、前臂移植创世界第一,肝、胰、肠等脏器移植和细胞移植技术居国内领先地位。 7月下旬,刘宝荣从传染科转入肝脏外科。 从刘宝荣入住开始,普外科主任姜洪池教授、肝脏外科主任刘连新教授便开始为肝移植做准备,从刘宝荣身体状况评估,到供体配型,从移植手术方案,到术后的治疗和护理,都做了精心的准备,制定了多种应急方案,确保移植万无一失。 2014年8月3日上午8点,供肝者孙秉新被推进了手术室,9点30分,受肝者刘宝荣被推进了手术室,两间相邻的手术室先后开始了紧张的工作。 医护人员紧张的工作之余,都在悄悄地传递着一个信息:丈夫为妻子捐肝。许多人都用敬佩的目光看着手术台上接受手术的孙秉新。人们敬佩他,被他对妻子真挚的爱所感动。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手术室中,专家们在无影等下精心地操作着,麻醉师认真地监控着两位患者的各项体征,护士们一丝不苟地为手术的专家递上各种器械,一切都进行得有条不紊。 病房中,孙秉新、刘宝荣的亲属们在焦急地等待着,期盼着,祝福着…… 经医生同意,我看到了双方的病历。病历中,有这样一段表述: 供体情况: 孙秉新(受体丈夫),男,52岁。血型:O型,RH(D)阳性。身高172cm,体重75 Kg。 既往体健,发育良好,无外伤史,45年前阑尾切除,无家庭遗传病,无高血压、心脏病史,无糖尿病史,无传染病史,无药物过敏史,血常规、血压、尿常规、大便常规、肾功能、血糖、血脂、PT全套、HBV、HCV、HIV、RPR、X线(胸部)、心电图、腹部超声均未见异常。肝脏CTA无异常。 受体情况: 刘宝荣(供体妻子),女,51岁。血型:O型,RH(D)阳性。身高165cm,体重73Kg。 为使手术圆满成功,姜洪池教授、刘连新教授进行了反复细致的研究,精心推敲,将手术方案制定的非常详细,每一步都做出了严格的要求。方案中这样写道: 手术名称:右半肝活体肝移植。 操作步骤: 一、取肝 供体常规麻醉铺单消毒,右侧肋缘下切口,长约40cm。充分游离肝脏,逆行切除胆囊,胆囊管置管,术中胆道造影,结合术前肝脏血管成像及MRCP检查制定肝脏拟切除线。钝锐结合沿拟切除线切开肝脏,摘取供体不含肝中静脉右半肝,重量700g。创面止血,冲洗腹腔,放置引流并关腹。 二、修肝 采用4度3000mlUW液体外灌注供肝静脉、动脉及胆管,对拟吻合管道进行修整成型。 三、病肝切除 受体常规麻醉铺单消毒,上腹部“人”字形切口入腹,探查见病肝体积缩小,满布增生结节,充分游离肝脏,切断病肝门静脉、肝动脉、胆总管、肝静脉,阻断肝上及肝下下腔静脉,离段肝后肝短血管,切除病肝。 四、植肝 取供肝将供肝管道与受体相应管道逐一吻合, 取同种异体髂总动脉做人工血管引流供肝第五及第八段血流至下腔静脉,术

专家科普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