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第五医院

骨科 (共31位医生)

科室简介
哈尔滨市第五医院骨科一病房是目前全省唯一的手、显微外科专业病房。经过二十年的不断发展的壮大,目前拥有床位60张,医护人员24名,每年收治病人二千余例,其专业技术水平位居全省首列。骨科一病房除了治疗传统的骨科系统的疾病和手外科疾病之外,还开展四肢血管损伤的修复,断指、断肢再植,成功率90%以上。开展四肢神经、肌腱损伤的修复。应用各种带蒂皮瓣、游离皮瓣修复四肢的创面。在脉管炎和下肢静脉曲张等周围血管疾病的诊治方面也有较多创新。在应用髂肌治疗股骨头坏死方面积累了大量病例,避免了关节的置换和功能的障碍。
  骨科在做好常见手外科疾病的诊治的同时,科室抓专业技术和专业技能,不断开展一系列复杂高难度手术,先后有多项科研成果获奖,其中省级三等奖2项,市级二等奖3项,市级三等奖4项,市级四等奖1项,获省、市新技术应用奖10项。在国家杂志上发表论文32篇,省级杂志发表论文27篇,在各级会议上发表论文90余篇。1982年在全省率先完成首例拇甲游离移植再造拇指,1989年在国内首创发现手指逆行岛状皮瓣应用于修复指端创面,骨科始终保持着全省同道的领先地位,率先开展了许多高难度手术,得到了全省同道和患者的一致好评。近几年来,科室先后完成全省首例双足第二趾游离移植再造拇指手术,全省首例阴茎再植手术,全国首例足底离断再植手术。在省内率先开展了前臂背侧皮瓣股前侧皮瓣的临床应用手术,显示了骨科一病房精湛的血管吻合技术。
  骨科自成立二十七年以来,累计救治了三万余例手外伤患者,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了上千例骨科疑难重症,抢救成功了几百例四肢大血管损伤患者。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成为哈尔滨市第五医院的骨干科室。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刮疣治疗是怎样治疗的
王志新
回答: 刮疣治疗通常采用物理清除联合药物治疗的方式,主要包括冷冻治疗、激光治疗、电灼治疗、手术切除及外用药物等。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的皮肤赘生物,需根据疣体类型、大小及部位选择个体化方案。 一、冷冻治疗 冷冻治疗通过液氮低温使疣体组织坏死脱落,适用于寻常疣、跖疣等表浅疣体。治疗时可能伴随短暂疼痛,需重复进行2-3次,间隔2-3周。治疗后局部可能出现水疱或色素沉着,需保持创面干燥避免感染。冷冻治疗对周围正常组织损伤较小,但深部疣体可能需配合其他疗法。 二、激光治疗 激光治疗利用二氧化碳激光气化疣体组织,适用于甲周疣、尖锐湿疣等难治性疣。治疗精准度高且出血少,但可能遗留浅表瘢痕。术后需涂抹抗生素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避免接触水直至结痂脱落。激光治疗对HPV病毒有直接灭活作用,复发概率较低。 三、电灼治疗 电灼治疗通过高频电流烧灼疣体基底部,适用于带蒂疣或较大疣体。治疗时需局部麻醉,术后形成焦痂需自然脱落。可能产生暂时性色素减退,瘢痕体质者慎用。电灼可彻底清除可见疣体,但需配合干扰素凝胶等药物降低复发风险。 四、手术切除 手术切除适用于直径超过1厘米的巨型疣或疑似恶变疣体。采用梭形切口完整剥离疣体并缝合,术后病理检查确认性质。需定期换药并使用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预防感染,拆线后可能需加压包扎防止瘢痕增生。手术能一次性解决病灶,但创伤较大且可能影响局部功能。 五、外用药物 外用药物如水杨酸软膏、咪喹莫特乳膏、鬼臼毒素酊等,适用于儿童或面部细小疣体。药物通过腐蚀或免疫调节作用促使疣体脱落,需持续使用4-8周。治疗期间可能出现局部红肿,应避开正常皮肤涂抹。药物疗法痛苦小但疗程长,需配合提高免疫力减少复发。 疣治疗后需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搔抓导致病毒扩散。建议加强营养摄入,适当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C等增强免疫功能。穿透气鞋袜防止足部疣复发,性接触传播型疣应伴侣同治。若疣体反复发作或短期内增多,需排查免疫缺陷疾病并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 王志新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