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胸心外科 (共4位医生)

科室简介

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心外科系卫生部三级甲等医院临床外科专业科室。自上个世纪60年代从外科专业脱离,独立设置以来,经过近50年的发展,现在无论临床医疗技术还是临床教学和科研等水平,都获得了极大的提高,其综合实力已居本地区首位,一些项目达到省内和国内的先进水平,具有比较突出的学科专业特点和优势。

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心外科现有编制病床27张,另有监护病床3张,分为普胸病区、心血管病区、重症监护室、体外循环工作室和胸心外科研究室等。科主任和学科带头人为留学日本、美国多年学成回国的主任医师、教授。医师队伍中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者占总人数的95%以上,其中正高职称4人,副高职称3人,中级职称2人。该技术队伍注重知识的更新和国内外技术交流与合作。近年来先后多次邀请日本秋田大学医学部山本文雄教授、天津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院长刘晓程教授和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二院夏求明、蒋树林、刘宏宇等教授来院讲学和开展手术。以上教授被聘为我院的客座教授,增强了本科室的医疗和学术实力。

临床医疗工作:胸心外科年收治病人700~800例,主要为本地区较为疑难和重症病例。胸部创伤:心脏破裂、支气管断裂、膈肌破裂合并肠狡窄、胸腹联合伤、创伤性湿肺、ARDS等抢救成功率达90%以上,居地区首位,省内前列。胸部肿瘤:肺癌的肺叶切除并纵隔淋巴结廓清术实行国际标准化规范手术,气管、支气管成形术、纵隔内术中区域性化疗等肺癌综合性治疗已达国内先进水平。食管癌经左胸切除,胸内吻合和颈部吻合的治疗效果显著提高。食管癌经右胸切除,食管膈肌裂孔游离胃胸内吻合和颈部吻合术式填补了省内空白。胸部微创手术:胸腔镜纵隔肿瘤切除术,胸腔镜辅助下胸部小切口手术等起步与发展均居全省领先地位。心血管外科手术:能独立完成体外循环下各类心脏疾病的手术矫治,如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肺动脉瓣狭窄、法鲁氏四联症和右室双出口的矫治术等;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并关闭不全的人工瓣膜置换术,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人工瓣膜置换术;冠心病冠状动脉搭桥术;心脏肿瘤切除术等,手术水平和成功率均位居地区前列。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风湿免疫科开展义诊活动

为了更好地服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8月30日上午九点,风湿免疫科在佳大一附院五官中心门前开展了一次义诊活动。 本次义诊由孙晓鹏主任带队,共有11名医务人员参加,大家牺牲了休息时间来参加此次义诊,就是为了把更多更先进的医疗技术、医疗知识带给百姓。本次义诊活动提供了各类风湿免疫系统疾病的咨询、诊断、测量血压等服务,据统计,共接受咨询101人次、体检56人次、治疗12人次。学生党总支还组织学生党员先锋服务队7名志愿者参加了此次义诊活动,义诊现场,医护工作者和大学生志愿者们通过测量血压、健康知识咨询、发放健康知识宣传单等方式,帮助群众树立卫生和健康的观念。 在活动中,医务人员发现老百姓普遍保健意识较差、亚健康人群较多,通过义诊活动,不但解除了患者疾病隐患,减轻了他们的经济负担,并向老百姓普及了健康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重视,使广大百姓积极主动参与疾病检查,受到了百姓的热烈欢迎,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年轻人心衰怎么办
龚新宇
回答: 年轻人心衰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治疗、心脏康复训练、手术治疗、定期随访等方式治疗。年轻人心衰通常由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高血压、心肌病、心律失常等原因引起。 1、调整生活方式 年轻人心衰患者需要戒烟限酒,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饮食上应限制钠盐摄入,每日食盐量控制在5克以内,避免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保持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适量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等,但需避免剧烈运动。体重超重者需逐步减重,避免短时间内体重波动过大。 2、药物治疗 年轻人心衰患者需遵医嘱使用利尿剂如呋塞米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片、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缓释片等药物。这些药物可减轻心脏负荷,改善心功能。使用过程中需定期监测血压、心率及电解质水平,出现不适及时就医调整用药方案。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以免导致病情加重。 3、心脏康复训练 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循序渐进的心脏康复训练,包括有氧运动、抗阻训练和呼吸训练。初期可在医院监护下进行,后期可转为家庭训练。训练强度需根据心功能分级调整,避免过度疲劳。定期评估训练效果,及时调整训练方案。心脏康复有助于改善心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4、手术治疗 对于药物控制不佳的年轻心衰患者,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常见手术方式包括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等。严重病例可能需要进行心脏移植手术。术前需全面评估手术适应症和风险,术后需严格遵循医嘱进行康复治疗和随访。 5、定期随访 年轻心衰患者需建立规范的随访计划,定期复查心电图、心脏超声、血液生化等指标。随访频率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而定,通常每1-3个月一次。随访时需向医生详细汇报症状变化、药物不良反应等情况。出现气促加重、下肢水肿、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症状时需立即就医。长期规范的随访管理有助于延缓疾病进展。 年轻人心衰患者日常生活中需注意监测体重变化,每日晨起空腹称重,短期内体重增加超过2公斤需警惕体液潴留。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精神紧张和焦虑。根据心功能状况调整活动强度,避免过度劳累。饮食上可适量增加富含优质蛋白和维生素的食物,如鱼肉、鸡蛋、新鲜蔬菜等。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擅自调整治疗方案。定期进行心肺功能评估,及时调整康复计划。出现任何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时机。 龚新宇副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