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核医学科 (共2位医生)

科室简介

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核医学科成立于1958年。核医学是一门利用开放型放射性核素进行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学科。临床上由三部分组成:影像诊断、放射免疫分析和放射性核素治疗。科室现有主任医师、教授2名,副主任医师1名,主管技师3名,主管护师5名。梯队建设合理,诊断及治疗水平力量较强。科室配备美国GE公司的SPECT,影像准确可靠,可进行多系统疾病的诊断显像。未来几年内,科室还将引进PET,使科室诊断提升到新的水平;于2007年引进德国产的E2010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属国内同领域最先进的检验设备,可进行所有项目的检测;配有5枚各型90锶敷贴治疗器用于放射性治疗。全科同仁们愿以满腔的热忱、良好的服务质量竭诚为三江百姓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一、核医学显像

核医学影像诊断属于体内检查法,又称放射性核素显像。是将示踪剂(放射性核素或标记药物)引入体内,然后进行体外显影。目前应用最多的是SPECT显像,也就是人们常说的ECT扫描。主要用于:(一)骨骼系统的全身骨显像(恶性肿瘤骨转移、原发性骨肿瘤)和局部骨显像(股骨头无菌性坏死)。骨显像是将被骨质浓聚的放射性核素或标记化合物(99M锝)引入体内,然后体外显像,可以显示骨的形态、血供和代谢情况,观察了解病变的部位、范围、分布类型和病变的良恶性判别等。特别对转移性骨肿瘤、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早期诊断具有独特的价值。与其他影像检查相比ECT扫描可以提前2至18个月发现病变,平均提前6个月做出诊断,亦即当其它影像检查无任何异常表现时,ECT扫描就会有所发现,这就会给临床治疗创造更大的机会,提高治愈率。(二)内分泌系统的甲状腺显像。可进行甲状腺吸99锝率测定、甲状腺结节性质和颈部肿物的鉴别,从而对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甲状腺癌转移灶的定位及甲状腺异位等做出准确诊断。(三)泌尿系统的肾动静态显像。依据肾图可诊断肾动脉狭窄、肾脏占位、肾萎缩、肾缺血、肾发育不全等;移植肾血供情况判定;GFR(肾小球滤过率)测定等对肾脏功能(滤过、排泄功能)做出判定。(四)呼吸系统的肺血流灌注显像。可早期诊断肺动脉血栓栓塞症。当X线摄片、CT等检查没有发现相关征象时,ECT扫描即能判断有无肺动脉血栓形成,并同时准确显示缺血的肺叶肺段,更好地用于临床治疗的疗效观察。(五)循环系统的心肌灌注显像、运动负荷显像。(六)神经系统的脑癫痫灶的定位。(七)消化系统的肝海绵状血管瘤的鉴别诊断。

二、放射免疫分析和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检验

放射免疫分析属于体外检查法,是一项超微量生物活性测量技术,对医学的发展有巨大的影响,多年来已广泛应用于疾病的诊断。其应用范围广,检测项目多。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的问世使放射性免疫分析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化验结果准确,出具结果更加快捷。该设备是世界同行业中最先进的免疫检测仪器,其检验项目的诊断准确性极高。主要用于甲状腺功能、甲状腺抗体、性腺功能、肿瘤相关抗原、胰岛功能、HCG、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和贫血系列的检测。甲状腺功能测定检测5项指标,即通常人们说的甲功5项;甲状腺抗体包括甲状腺球蛋白、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测定;性腺功能6项;肿瘤相关抗原测定包括AFP、CEA、CA-199、CA-153、CA125和铁蛋白;胰岛功能测定包括胰岛素和C-肽测;贫血系列包括叶酸、维生素B12和铁蛋白测定。前述的AFP(甲胎球蛋白)对原发性肝癌、精原性细胞瘤恶变、畸胎瘤恶变的诊断准确率可达100%,其它如CEA、CA19-9、CA153、CA125、PSA 、FPSA 的诊断特异性也达80%以上。上述检验项目不但用于相关疾病的诊断,还可以用于临床治疗疗效观察及非正常妊娠的疗效观察等,尤其是相关各类恶性肿瘤的疗效观察。同时,亦可在肿瘤治疗的随访过程中准确判断肿瘤是否复发。当恶性肿瘤复发出现影像学改变时,已失去了临床治疗价值,而肿瘤相关抗原测定能早于影像学表现而发现或判断肿瘤是否复发,为肿瘤的治疗提供更大的空间,进而提高疗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本实验室的检测项目除星期日外全天检测,方便快捷。采血时间:每日上午10时前;报取结果:当日下午15时前。

三、核素治疗

放射性核素治疗中,目前主要90锶敷贴治疗。主要用于小儿毛细血管瘤、瘢痕疙瘩、腋臭、口腔黏膜白斑、女性外阴营养不良(外阴白斑)、角膜或结膜的非特异性炎症、溃疡胬肉、眼角膜移植后新生血管形成、局限性神经性皮炎和局限性慢性湿疹等疾病的治疗,其效果非常令人满意。在实际工作和患者治疗过程中,由于需要以放射性核素对人体表面进行照射或将含有放射性核素的药物注入人体内,自然会引起人们对其辐射危害性的疑虑。经过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和众多专家多年的实验研究和调查统计,得出下述结论:公众偶尔接受有效计量当量的X线或核医学检查,其危险度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对于核医学检查的辐射您大可不必担忧。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风湿免疫科开展义诊活动

为了更好地服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8月30日上午九点,风湿免疫科在佳大一附院五官中心门前开展了一次义诊活动。 本次义诊由孙晓鹏主任带队,共有11名医务人员参加,大家牺牲了休息时间来参加此次义诊,就是为了把更多更先进的医疗技术、医疗知识带给百姓。本次义诊活动提供了各类风湿免疫系统疾病的咨询、诊断、测量血压等服务,据统计,共接受咨询101人次、体检56人次、治疗12人次。学生党总支还组织学生党员先锋服务队7名志愿者参加了此次义诊活动,义诊现场,医护工作者和大学生志愿者们通过测量血压、健康知识咨询、发放健康知识宣传单等方式,帮助群众树立卫生和健康的观念。 在活动中,医务人员发现老百姓普遍保健意识较差、亚健康人群较多,通过义诊活动,不但解除了患者疾病隐患,减轻了他们的经济负担,并向老百姓普及了健康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重视,使广大百姓积极主动参与疾病检查,受到了百姓的热烈欢迎,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月经每次都提前一星期是怎么回事
曲中玉
回答: 月经每次都提前一星期可能与内分泌失调、黄体功能不足、子宫病变、精神压力或药物影响等因素有关。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治疗或就医检查等方式干预。 1、内分泌失调 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紊乱可能导致月经周期缩短。长期熬夜、过度节食或肥胖等会干扰激素分泌,表现为月经提前、经量异常。建议保持规律作息,必要时遵医嘱使用黄体酮胶囊、地屈孕酮片等药物调节周期。 2、黄体功能不足 黄体期孕激素分泌不足会使子宫内膜提前脱落。常见于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或高泌乳素血症患者,可能伴随不孕或经前点滴出血。确诊需进行性激素六项检查,可遵医嘱使用戊酸雌二醇片/雌二醇环丙孕酮片复合包装补充激素。 3、子宫病变 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等占位性病变可能刺激宫腔导致异常出血。这类情况常伴有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等症状,需通过B超或宫腔镜检查确诊,较小病灶可服用桂枝茯苓胶囊控制,较大时需考虑宫腔镜手术切除。 4、精神压力 长期焦虑、紧张会通过神经内分泌途径影响月经周期。这类生理性原因引起的提前通常不超过7天,改善情绪后周期可自行恢复。建议通过正念冥想、有氧运动等方式缓解压力,无须特殊用药。 5、药物影响 紧急避孕药、抗凝药或化疗药物可能干扰子宫内膜正常生长周期。如毓婷左炔诺孕酮片使用后3个月内可能出现月经紊乱,一般停药后会逐渐恢复。用药期间出现持续异常需咨询医生调整方案。 建议记录至少3个月经周期情况,避免过度劳累和生冷饮食。若提前现象持续超过3个周期或伴随严重贫血、剧烈腹痛,需及时妇科就诊排查器质性疾病。日常可适量增加核桃、南瓜子等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帮助维持卵巢功能。 曲中玉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