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介入放射科 (共1位医生)

科室简介

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于1946年建科,建科历史已57年。包括普通X线, CT室,MRI室,介入诊断治疗室的综合性科室。科室拥有遥控胃肠机,数字胃肠机, CR机,CT机,MRI机,大型C型臂数字减影X线机等大型医疗诊断设备多台。放射线科 现有职工58人,其中主任医师.教授6人,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副主任技师8人,中级职称20人,6人获硕士学位。科室的技术实力,诊断水平及先进的仪器设备均居黑龙江东部地区之前,是黑龙江东部地区的影象诊断治疗中心。承担佳木斯市,双鸭山,七台河市,伊春市以及农恳系统的宝泉岭管理局,红兴隆管理局,建三江管理局及其周围地区的影象诊断及治疗的指导及会诊工作,承担硕士研究生,本科生,成人继续教育学生以及进修医生的教学工作,目前科室在读研究生10名。

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科室特点:高分辨率CT对肺小病灶的诊断与鉴别诊断;X线双对比造影与CT联合诊断食管癌. 胃癌:CT对食管癌.胃癌的分期诊断;骨质密度的CT定量分析;选择性肝动脉插管CT增强扫描诊断小肝癌;MRCP诊断胰胆管疾病;MRU诊断泌尿系统疾病; 肝动脉.门静脉系统同时碘油栓塞治疗晚期肝癌;肝外伤出血的介入治疗; CT引导下 肝.肾囊肿的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介入治疗;盆腔良恶性肿瘤.肺癌.急性 消化道出血的介入治疗等。一些疾病的影象诊断及治疗在省内居领先水平。 核磁共振科室拥有国产安科公司ASM-017P永磁型核磁共振装置,对全身疾病都可 以检查,图像清晰,诊断及时准确,深受广大患者信赖。科室目前有正高职一人,副高职三人,硕士研究生三人,磁共振室在张铁英主任 领导下,本着以病人为中心,一切为了病人的指导思想,努力提高医疗质量与服务质量, 正以雄鹰一样的个性,大雁一样的团队精神迈向新的高峰。 CT室是黑龙江省东部地区最大的一所省级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佳木斯大学附属 第一医院)的重点科室。担负着教学及科研工作,二十多年来,经过几代人的努力, 现在是硕士研究生点、佳大重点学科,是三江地区会诊中心。多年来为各级医疗、科 研单位培养了多名硕士研究生和近百名医生,在国际交往中为前苏联培养了多名医生 及技术人员 2000年医院为CT引进了西门子Wmotion扫描机,是我市唯一一台亚秒型螺旋CT 机,由于它独特的扫描及图像处理能力,在临床诊断及治疗工作中都有巨大的作用, 除对全身各系统、颅脑、五官、呼吸、循环、消化、骨与关节、泌尿、妇产系统做 普通及动态扫描外,还可进行模拟血管造影、内窥镜检查、骨密度测定、引导介入 治疗等多项新功能,望广大临床工作者广为应用。介入放射科全科31人,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3人,主治医师2人,住院医师4人,主管技师8人,技师3人,主管护师3人。机器配置:东软数字500毫安胃肠机,美国GE500毫安胃肠机,华伦R-500X光机,北京万东HF-50R高频专用摄影系统,瑞士Digi Are TM小“C”臂数字成像系统。

服务项目 普通射线组:

胸部透视包括透视下转位、定位及透视下穿刺;腹部透视 消化道造影检查 包括上消化道钡透、下消化道钡透、全消化道钡透、消化道气钡造影;全身各部位特殊造影检查包括泌尿系统造影、大隐静脉造影、胆道系统造影、子宫输卵管造影、椎管造影等;透视下整形复位 进行全身各部位X线成像

介入组:

四肢血管系统疾病的治疗、肝脏良恶性肿瘤的介入治疗、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介入治疗、选择性肝动脉插管CT增强扫描诊断小肝癌、原发性肝癌肝动脉栓塞后肝功能的变化、胃癌、胰腺癌、盆腔肿瘤的介入治疗、CT导引下肝肾囊肿的介入治疗、选择性动脉造影诊断和栓塞及药物灌注化疗顽固性消化道出血、脾功能亢进的介入治疗、全脑血管造影及治疗、冠状动脉造影、射频消融、起博器安装、冠状动脉支架置换术、逆行性胆胰管造影、各部位骨折的透视下复位及内固定。

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人员构成合理,诊断水平较高,机器配置优良,成像系统先进。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风湿免疫科开展义诊活动

为了更好地服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8月30日上午九点,风湿免疫科在佳大一附院五官中心门前开展了一次义诊活动。 本次义诊由孙晓鹏主任带队,共有11名医务人员参加,大家牺牲了休息时间来参加此次义诊,就是为了把更多更先进的医疗技术、医疗知识带给百姓。本次义诊活动提供了各类风湿免疫系统疾病的咨询、诊断、测量血压等服务,据统计,共接受咨询101人次、体检56人次、治疗12人次。学生党总支还组织学生党员先锋服务队7名志愿者参加了此次义诊活动,义诊现场,医护工作者和大学生志愿者们通过测量血压、健康知识咨询、发放健康知识宣传单等方式,帮助群众树立卫生和健康的观念。 在活动中,医务人员发现老百姓普遍保健意识较差、亚健康人群较多,通过义诊活动,不但解除了患者疾病隐患,减轻了他们的经济负担,并向老百姓普及了健康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重视,使广大百姓积极主动参与疾病检查,受到了百姓的热烈欢迎,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年轻人心衰怎么办
龚新宇
回答: 年轻人心衰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治疗、心脏康复训练、手术治疗、定期随访等方式治疗。年轻人心衰通常由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高血压、心肌病、心律失常等原因引起。 1、调整生活方式 年轻人心衰患者需要戒烟限酒,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饮食上应限制钠盐摄入,每日食盐量控制在5克以内,避免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保持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适量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等,但需避免剧烈运动。体重超重者需逐步减重,避免短时间内体重波动过大。 2、药物治疗 年轻人心衰患者需遵医嘱使用利尿剂如呋塞米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片、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缓释片等药物。这些药物可减轻心脏负荷,改善心功能。使用过程中需定期监测血压、心率及电解质水平,出现不适及时就医调整用药方案。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以免导致病情加重。 3、心脏康复训练 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循序渐进的心脏康复训练,包括有氧运动、抗阻训练和呼吸训练。初期可在医院监护下进行,后期可转为家庭训练。训练强度需根据心功能分级调整,避免过度疲劳。定期评估训练效果,及时调整训练方案。心脏康复有助于改善心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4、手术治疗 对于药物控制不佳的年轻心衰患者,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常见手术方式包括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等。严重病例可能需要进行心脏移植手术。术前需全面评估手术适应症和风险,术后需严格遵循医嘱进行康复治疗和随访。 5、定期随访 年轻心衰患者需建立规范的随访计划,定期复查心电图、心脏超声、血液生化等指标。随访频率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而定,通常每1-3个月一次。随访时需向医生详细汇报症状变化、药物不良反应等情况。出现气促加重、下肢水肿、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症状时需立即就医。长期规范的随访管理有助于延缓疾病进展。 年轻人心衰患者日常生活中需注意监测体重变化,每日晨起空腹称重,短期内体重增加超过2公斤需警惕体液潴留。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精神紧张和焦虑。根据心功能状况调整活动强度,避免过度劳累。饮食上可适量增加富含优质蛋白和维生素的食物,如鱼肉、鸡蛋、新鲜蔬菜等。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擅自调整治疗方案。定期进行心肺功能评估,及时调整康复计划。出现任何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时机。 龚新宇副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