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中心实验室 (共4位医生)

科室简介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中心研究室为临床检验诊断学吉林省重点学科的牵头学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分子生物学三级实验室;吉林省卫生厅临床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吉林省生物纳米技术临床分子诊断科技创新平台;实验诊断学硕士学位授权学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博士学位授权组成学科;基础医学博士后流动站;是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亲子鉴定指定实验室。是集教学、科研、临床检验、免疫分子生物学治疗于一体开放性研究基地,是东北地区设备条件较先进、实验室功能较齐全的综合临床研究中心。

目前本学科拥有有2000余万元的仪器设备,拥有临床基因工作站、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流式细胞术实验室、图像分析实验室、细胞培养实验室、血药浓度分析实验室、高压液相实验室、组织配型(HLA)实验室、免疫功能实验室、生物化学实验室、细胞疗法实验室、离心分离实验室、中心仪器室等12个设备系统配套的专门实验室,可供生物医学领域多学科同步开展研究,每年可保证10名博士后、20名博士生,15名硕士生在学科内从事研究,可满足本项目实施所需的人才资源和实验条件。

中心研究室的学科优势与特色是临床细胞免疫治疗和分子诊断:

1.抗肿瘤免疫核糖核酸治疗已为临床千余名患者实施了成功的治疗,显著提高了多种肿瘤患者的5年、10年生存期。在防治肿瘤复发与转移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2.自体肿瘤特异性细胞疗法已为近600例患者进行了1000多个疗程的治疗,这种先进的抗肿瘤细胞免疫治疗技术,在肾癌、肠癌、胃癌、肝癌等多种实体瘤治疗中收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多次获得医疗成果奖。

3.开展了30余种分子诊断技术,其中应用STR DNA指纹图谱顶尖技术的亲子鉴定已为2000多人次进行了鉴定,无一例差错发生。

在研究方向上,我们瞄准国际一流水平科研技术,以建设高科技技术平台为基础,与时俱进引入基因组、蛋白质组、基因沉默、分子靶向治疗等技术使学科多年来逐步形成的三个相对稳定,并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方向跃上新的科研平台。

近5年以来,先后主持或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教育部、吉林省科技厅、吉林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等项目等资助的科研项目30余项。在抗氧化微量营养素胰岛细胞保护作用、肿瘤发生细胞分子生物学机制及抗肿瘤免疫分子生物学治疗、基因克隆、表达及重组基因工程生物制药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处于国内领先行列。近年来已有近20余项科研、教学及医疗成果通过鉴定,获包括部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吉林省医学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在内的科研、教学及医疗成果奖20余项。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巨细胞病毒肺炎的症状有哪些
马晓斌
回答: 巨细胞病毒肺炎的症状主要有发热、干咳、呼吸困难、乏力、肝脾肿大等。巨细胞病毒肺炎是由巨细胞病毒感染引起的肺部炎症,常见于免疫功能低下人群。 1、发热 发热是巨细胞病毒肺炎的常见症状,体温可能超过38摄氏度,持续时间较长。发热通常伴随寒战和全身不适,使用退热药物效果可能不明显。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可能出现持续高热,需要及时就医进行抗病毒治疗。 2、干咳 干咳是巨细胞病毒肺炎的典型表现,咳嗽通常无痰或仅有少量白色粘液痰。咳嗽可能逐渐加重,尤其在夜间或平卧时更为明显。严重时可出现胸痛或胸闷感,影响正常呼吸功能。 3、呼吸困难 呼吸困难多出现在疾病进展期,表现为活动后气促或静息时呼吸费力。肺部听诊可闻及湿啰音,胸部影像学检查可见双肺弥漫性间质性改变。严重者可出现低氧血症,需要氧疗支持。 4、乏力 乏力症状较为突出,患者常感到极度疲倦和体力下降。这与病毒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和缺氧有关。乏力可能持续较长时间,即使其他症状缓解后仍可能存在。 5、肝脾肿大 部分患者可出现肝脾肿大,表现为右上腹或左上腹不适。实验室检查可见肝功能异常,如转氨酶升高。这种情况提示可能存在全身性巨细胞病毒感染,需要全面评估和治疗。 巨细胞病毒肺炎患者应注意卧床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以防继发感染。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适当增加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摄入。免疫功能低下者应定期复查,遵医嘱使用抗病毒药物如更昔洛韦注射液、缬更昔洛韦片等进行预防或治疗。出现持续发热、呼吸困难加重等情况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马晓斌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呼吸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