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一医院

儿科 (共4位医生)

科室简介

普陀区人民医院儿科创建于20世纪50年代,创建人蔡博渊医师为美国费城大学归来的儿科硕士研究生。在他的带领下,儿科同仁为数十万名纺织职工子女的健康做出了极大的贡献。80年代,儿科成立了新生儿室,拥有高级自动保暖箱、远红外自动复温仪、蓝光照射箱、新生儿心电监护仪等当时极为先进的仪器。20余年来,科室曾成功地抢救了无数病危患儿的生命,尤其在抢救小儿重症肺炎、重症腹泻、败血症、支气管哮喘持续状态、重症营养不良、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低体重儿和极低体重儿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科疾病的病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作为二级综合医院的儿科,科室把医疗的重点放在了儿童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上,在呼吸道,消化道疾病方面尤其在儿童哮喘、反复呼吸道感染、慢性腹泻、新生儿疾病等方面的治疗颇具特色和优势。同时,在儿童脑瘫,儿童肥胖病等疾病的治疗方面也积累了较多的经验。

儿科目前设备齐全,梯队完整,技术力量雄厚,现有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5名,拥有床位13张(含新生儿室)。科室有一整套严格的管理体制,在工作中提倡以病人为中心,时刻把病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严格按照诊疗常规进行规范化的医疗服务,把好每一个医疗质量关。同时,科室注重医务人员自身业务素质的提高,不断学习国内外先进知识和技术,更新知识结构,加强与三级医院的学习和交流,参加医学会举办的学术交流会。近十年来,科室在科教研方面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各级医务人员积极撰写论文,在国内医学杂志和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同时,科内积极鼓励青年医师参加医苑新星竞选及科研擂台类学术活动,每年培训全科医生及本科实习医生数十名。

为进一步体现“一切以病人为中心,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的宗旨,进一步改善医疗环境,避免交叉感染,同时使更多的患儿得到更专业更良好的照顾,儿科病区开设了一日留观病床及普通输液留观,虽然病区工作压力明显增加,但方便了病人。同时,对住院病人,科室也设立了出院电话回访制度及接受电话医疗咨询服务,得到广大患儿家属的好评。

目前科室已开设儿童哮喘病专科门诊,使每位来本院就诊的哮喘患儿都能得到规范化的治疗及哮喘家庭管理的指导。督促患儿家长作好哮喘日记,以峰流速仪作为哮喘患儿肺功能的常规家庭监测,同时开展特异性过敏原的皮肤点刺实验及脱敏治疗,严格按照GINA方案规范治疗儿童哮喘,还孩子一个自由的呼吸和健康的童年。

儿科全体医务人员将为所有来院诊治的患儿提供规范、专业、便捷的医疗服务。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帕金森病吃药能治好吗?
邵自强
回答: 帕金森病吃药通常不能完全治好,但可以有效控制症状。帕金森病的治疗主要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康复治疗、心理治疗和日常护理等方式。 1、药物治疗 帕金森病的药物治疗主要是通过补充多巴胺或调节多巴胺功能来缓解症状。常用药物包括左旋多巴制剂、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单胺氧化酶B抑制剂等。左旋多巴制剂如多巴丝肼片可以补充脑内多巴胺,改善运动症状。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如普拉克索片能直接刺激多巴胺受体。单胺氧化酶B抑制剂如司来吉兰片可延缓多巴胺的分解。这些药物能显著改善震颤、僵硬等症状,但长期使用可能出现疗效减退或副作用。 2、手术治疗 对于药物控制不佳的帕金森病患者,可考虑脑深部电刺激术等手术治疗。该手术通过植入电极刺激特定脑区,能有效改善运动症状。手术适应证包括药物疗效明显减退、出现严重运动波动或异动症等。手术治疗需要严格评估,术后仍需配合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 3、康复治疗 康复治疗对维持帕金森病患者的生活质量非常重要。物理治疗可改善运动功能和平衡能力,作业治疗能训练日常生活技能,言语治疗可解决吞咽和语言障碍。康复训练应长期坚持,包括步态训练、平衡训练、柔韧性训练等。太极拳、舞蹈等运动也有助于改善症状。 4、心理治疗 帕金森病患者常伴有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心理治疗包括认知行为治疗、支持性心理治疗等,能帮助患者调整心态,提高生活质量。家属也应参与心理干预,学习如何更好地支持和照顾患者。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抑郁药物。 5、日常护理 良好的日常护理对帕金森病患者至关重要。家属应帮助患者建立规律的生活作息,提供营养均衡的饮食,预防便秘。居家环境要安全,防止跌倒。鼓励患者适度活动,保持社交。定期复诊,监测病情变化和药物副作用。护理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患者的自尊心。 帕金森病目前尚无根治方法,但通过规范治疗可以长期控制症状,维持较好的生活质量。患者应遵医嘱用药,定期复诊调整治疗方案。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坚持康复锻炼,注意饮食营养和作息规律。家属要给予充分的理解和支持,帮助患者适应疾病带来的变化。出现症状加重或新发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邵自强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