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一医院

导乐陪伴分娩为母婴健康保驾护航

时间:2014-04-02 00:00 作者:复禾健康

  导乐分娩是有专业知识和生育经验的女性在产前、产时及产后,给予心理安慰、感情支持及生理帮助,让产妇放松心情,缓解产前恐惧与焦虑不安的情绪,让她们愉快地度过分娩过程。

  专业导乐师是一对一服务,从产妇宫口开启2cm到分娩后两小时,直至指导母乳喂养全过程的陪伴。在产妇临产分娩时,导乐师为其腹部按摩、擦汗宽衣,同时讲解宫缩的原理。宫缩间歇时,帮助喂食物和水,教其何时用力,怎样呼吸,直到孩子顺利出生。导乐分娩的内容有以下几点:

  产前访谈:1.收集资料。了解产妇的身心状况和对分娩的认知程度,评估家庭成员的心理反应和态度。2.提供相关信息。向产妇及家属介绍分娩的相关知识和医院情况,消除产妇对分娩的害怕、紧张及焦虑情绪,增强其自然分娩的信心。

  第一产程:1.潜伏期。产妇精力较充沛,是导乐师与产妇建立相互信任、进一步收集资料和指导的良好时刻。2.活跃期。随着宫缩的增强,疼痛和恐惧增加,产妇变得脆弱,此时应帮助产妇经常改变体位,如:站立、蹲、走等。导乐师还给予适时适度的按摩,促进其舒适感,随时告知产程的进展及胎儿的情况。

  第二产程:指导产妇如何与医护人员相互配合,随时满足产妇的生理需求,如饮水、擦汗等。

  第三产程:向产妇及家属表示祝贺,共同分享产妇的喜悦,并指导如何进行母婴的第一次肌肤爱抚,帮助婴儿第一次吸吮母乳,以及母子如何进行目光接触来促进相互的感情。

  产后:陪同产妇一起回病房,协助护理新生儿,叮嘱产妇及时排尿,防止产后出血。

  研究表明,由“导乐师”陪伴的产妇因为能得到及时的科学指导,使产妇增强了自信心,母婴具有安全感,缩短产程25%,减少催产素滴注40%,减少镇痛药应用30%,剖宫产率下降50%。导乐师陪伴过的产妇产后恢复快、抑郁少,而且由于婴儿关心照顾多,对母乳喂养好,使婴儿发病也减少。简而言之,导乐陪伴分娩,使产妇分娩更容易、经历更愉快、母婴更安全和健康。我院产科已开展导乐陪伴分娩服务,受到了广大产妇及其家属的欢迎。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家庭氧疗的注意事项
何洁
回答: 家庭氧疗需注意氧流量调节、设备清洁、用氧安全、症状监测及定期复诊等事项。正确操作有助于改善缺氧症状,避免不良反应。 1、氧流量调节 根据医生建议设定氧流量,通常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需低流量吸氧,控制在1-2升/分钟。未经医嘱禁止擅自调整流量,过高浓度可能导致二氧化碳潴留或氧中毒。使用制氧机时需定期校准流量计,鼻导管吸氧需确保管路通畅无折叠。 2、设备清洁 湿化瓶每日更换灭菌注射用水,每周用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鼻导管或面罩每2-3天更换一次,避免细菌滋生。制氧机过滤网每月清洗,防止灰尘堵塞影响供氧效率。所有接触皮肤的部件使用后需用酒精棉片擦拭。 3、用氧安全 氧疗时远离明火至少5米,禁止吸烟或使用酒精炉等易燃物。固定氧气瓶避免倾倒,存放于阴凉通风处。电子设备如制氧机需配备稳压器,避免电压波动引发故障。家中建议安装烟雾报警器和灭火设备。 4、症状监测 记录每日血氧饱和度变化,使用指夹式血氧仪监测时需保持手指温暖。如出现头痛、嗜睡等氧中毒症状,或呼吸频率加快等二氧化碳潴留表现,应立即调整氧流量并就医。合并心力衰竭者需同步监测体重和下肢水肿情况。 5、定期复诊 每1-2个月复查动脉血气分析,评估氧疗效果。慢性呼吸衰竭患者需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查,根据结果调整治疗方案。携带氧疗记录本就诊,详细记载每日吸氧时长、流量及症状变化,为医生提供调整依据。 家庭氧疗期间应保持室内湿度40%-60%,干燥季节可使用加湿器预防呼吸道刺激。适当进行呼吸康复训练如缩唇呼吸,但避免剧烈运动导致耗氧增加。饮食选择高蛋白、易消化食物,限制产气食品摄入。若出现设备报警、管路漏气或突发呼吸困难,需立即联系医疗人员处理。长期氧疗者建议建立家庭医疗档案,包含急救联系方式和用药清单。 何洁副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呼吸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