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阳县医院

妇产科 (共6位医生)

科室简介

长阳县医院妇产科(住院部四楼西侧 门诊二楼东侧)为“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重点援建科室,专业覆盖妇科和产科。通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妇产科以积累为基础、科技为先导、创新为动力,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传统外科与保守疗法之间,开拓出了一片有特色、有优势的高科技领域。建成了以妇科腔镜诊疗为特色品牌的专科。宫腹腔镜的多项技术填补了我县妇科腔镜史上的历史空白,其治疗妇科疾病的种类和病例数量也在全市同级别医院中名列前茅。

长阳县医院产科方面,在充分保障孕产妇安全和母婴健康的同时,通过采用腹部横切口和不拆线美容缝合的新式剖宫术(术后疼痛轻、住院时间短)、无痛分娩等新技术和母乳喂养技巧指导、新生儿抚触、产后体操指导、出院后电话随访、准妈妈课堂、限价等文明诚信服务方式,为广大孕产妇提供了一个温馨、舒适的就医环境。

长阳县医院妇产科诊疗特色:

腹腔镜下筋膜内子宫切除术,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子宫肌瘤剥除术,附件切除术、卵巢良性肿瘤剥除术、输卵管切开取胚及造口术、以及宫腔镜下节育环嵌顿取出术,妇科良恶性肿瘤手术及术后规范化疗,开展宫颈癌的早期检查、诊断和治疗,宫颈LEEP刀环形电切术治疗疾病。

先进设备:LEEP刀、胎心监护仪、腹腔镜、宫腔镜、阴道镜。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医生”陪看病 看病不再难

县人民医院践行群众路线—— “医生”陪看病 看病不再难 近日,在县人民医院随处可以看到头戴“小红帽”、身着“红马夹”的志愿者,他们忙碌在医院的各个角落,面带微笑,搀扶病人、指引路线、陪同就诊、安慰疏导……他们均来自该院各科室的在岗工作人员,利用休息时间为就诊的患者提供全程导诊服务。 县人民医院在此轮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院领导班子多方征求意见,深入一线了解情况。随着医院规模不断扩大,科室设置、诊疗分类更加细致,各类门牌用语又属专业用语,患者就诊时常出现不知去向,尤其是中老年、来自偏远农村的患者更感到就医困难,以往的导医人员少、专业性不强,而且仅在大厅指导为主,从根本上解决不了病人就诊难的问题。领导班子在了解到这一实际情况后,迅速研究对策,决定在全院广大医务人员中发起号召,组建导诊志愿者服务队,倡导广大职工利用休息时间轮当志愿者。这一号召发起后,广大医务人员积极响应,踊跃报名,现已登记在册志愿者人数近200名。同时,医院也明确了负责此项工作的管理部门和分管领导,从制度上保证这一惠民措施的长期落实,让来院的每一名患者和办事群众不再不知去向,不再感到困难。 自4月17日正式启动“志愿导诊服务”几天来,深受广大就诊患者好评,普遍反映:“有医生陪着看病,看病不仅不难了,也更加放心了。”一名多次“上岗”的志愿者医生说:当了几次的志愿者,和病人更近了,更了解病人的需要了,虽然辛苦点,但看到病人的微笑,值得!同时,志愿者们均表示,今后空闲时间一定要多参于,而且在自身的工作岗位中,也要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和能力,以更好地服务病人、服务群众。(医院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办公室)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宝宝面肌抽搐的病因
邵自强
回答: 宝宝面肌抽搐可能与遗传因素、环境刺激、神经发育异常、外伤或感染、癫痫等因素有关。面肌抽搐主要表现为面部肌肉不自主抽动,可能伴随眨眼、嘴角抽动等症状,需结合具体病因采取干预措施。 1、遗传因素 部分宝宝面肌抽搐与家族遗传史相关,如先天性肌强直或代谢性疾病。这类情况通常在婴幼儿期显现,表现为面部肌肉重复性收缩。家长需及时就医进行基因检测,医生可能建议营养支持或药物干预,如使用维生素B12注射液、左卡尼汀口服溶液等改善神经代谢。 2、环境刺激 强光、噪音或情绪紧张可能诱发短暂性面肌抽动。这类抽动多为生理性反应,表现为突发性单侧面部肌肉颤动。家长需减少环境刺激源,保持宝宝情绪稳定,可通过轻柔按摩或热敷缓解症状,无须特殊药物治疗。 3、神经发育异常 面神经通路发育异常可能导致慢性抽搐,常伴随吮吸困难或表情不对称。此类情况需通过肌电图和头颅影像学检查确诊,医生可能推荐神经营养药物如鼠神经生长因子注射液、甲钴胺片等促进神经修复。 4、外伤或感染 产伤、头部撞击或中耳炎等感染可能损伤面神经分支,引发节律性抽动。这类抽搐多伴随局部红肿或发热,需进行抗感染治疗,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头孢克洛颗粒等,同时配合物理康复训练。 5、癫痫发作 部分局灶性癫痫发作以面部抽搐为首发症状,可能伴随意识障碍或肢体强直。需通过脑电图明确诊断,医生可能开具抗癫痫药物如左乙拉西坦口服溶液、奥卡西平口服混悬液等控制发作。 家长发现宝宝持续面肌抽搐时,应记录发作频率和诱因,避免强行按压抽搐部位。保持饮食均衡,适当补充钙镁等矿物质,减少电子屏幕使用时间。若抽搐伴随发热、呕吐或意识改变,须立即就医进行神经系统评估。日常可通过抚触和音乐疗法帮助宝宝放松面部肌肉,定期随访神经发育情况。 邵自强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