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市中医医院

哮喘专科 (共1位医生)

科室简介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十堰日报社小记者走进市中医医院探秘中医文化

冬病如何夏治?哪些病适合冬病夏治?中医怎样养生?7月19日,33名十堰日报社小记者走进市中医医院,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 “中医文化历史悠久,独具特色。一碗药汤,一根银针,常常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因而,中医一直被认为是世界上最神秘的医学之一。”上午8:00,小记者走进市中医医院门诊大厅,一边听讲解员的解说,一边欣赏大厅墙壁上扁鹊、华佗、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等古代名医浮雕。 来到门诊二楼,一股中草药的清香扑鼻而来,我市惟一一个“全成分”中药配方颗粒药房就设在这里。“这是市中医医院和北京康仁堂药业今年4月联合设立的。在这里,患者既可选择中药煎煮,口服原汁原味的中药汤剂,也可选择新型配方颗粒,饮服高效便捷的中药冲剂。”讲解员向小记者介绍。 “穴位贴敷是中医传统疗法,也是冬病夏治的一种常用疗法,简便且疗效显著。”在冬病夏治治疗区,医生介绍了贴敷、针灸等冬病夏治疗法,3位小记者现场体验了穴位贴敷。据悉,该院针对冬病夏治推出了十几种治疗手段,可以满足不同病症的患者。 在名医堂,9名小记者围着风湿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孟彪问个不停。小记者崔子昂现场请孟医生给他看病。“哇,真是太神奇了。医生说的确实跟我的感觉一样,我平时就是爱感冒,对吃饭不感兴趣……”听了孟医生的诊断,崔子昂惊讶地说。 “原来牡丹也是一味中药啊”、“快看,梅花也是药”、“荷花也是一味中药”……在约50米长的中草药诗画文化长廊,小记者被长廊两边悬挂的80幅常见植物图片吸引,他们边走边看边议论。小记者李貌说:“原来身边的很多花草都是中草药,中医文化真是无处不在,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大医治未病,中医治将病,下医治已病。不知小记者是否听说过治未病的故事?”在该院治未病中心,导医问道。 “治胃病?我听说过。”一名小记者急忙回答。 “呵呵,这个未病不是你说的胃病。”该中心副主任张青岐笑着说,中医治疗讲究辩证施治,中医治未病类似于西医的预防治疗,但中医的预防更讲究人体的阴阳协调。 “殷伯伯,青少年如何从中医文化里汲取成长的能量?”“殷伯伯,请您推荐几本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中医书籍。”参观活动结束后,小记者专访了市中医医院党委书记、院长殷义选。小记者李乐妍说:“市中医医院文化氛围浓厚,环境幽雅,实在是养生、调心的好地方。”小记者李貌说:“从现在起一定要好好学习文化知识,将来也当一名中医。”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左输卵管积水怎么办
冷启刚
回答: 左输卵管积水可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中医调理、生活干预等方式治疗。左输卵管积水通常由盆腔炎、输卵管炎、子宫内膜异位症、输卵管手术史、生殖系统感染等原因引起。 1、药物治疗 左输卵管积水可能与盆腔炎、输卵管炎等感染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下腹坠痛、阴道分泌物增多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盐酸左氧氟沙星片、甲硝唑片等抗生素控制感染。若存在盆腔粘连,可配合使用桂枝茯苓胶囊、散结镇痛胶囊等中成药辅助治疗。用药期间需避免性生活,防止交叉感染。 2、物理治疗 对于慢性炎症导致的输卵管积水,可采用超短波理疗或中药灌肠等物理疗法。超短波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帮助炎症吸收;中药灌肠可通过直肠黏膜直接作用于盆腔,常用药物包括红藤汤保留灌肠液。物理治疗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重复进行,通常10-15次为一个疗程。 3、手术治疗 当积水导致输卵管严重扩张或影响生育时,需考虑腹腔镜下输卵管造口术或输卵管切除术。输卵管造口术适用于有生育需求者,通过引流积水恢复输卵管通畅;切除术多用于无生育要求或输卵管功能严重受损者。术后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克肟分散片,并定期复查超声。 4、中医调理 中医认为输卵管积水多属湿热瘀阻证,可选用少腹逐瘀汤加减内服,配合艾灸关元、子宫等穴位。常见中成药包括金刚藤胶囊、妇炎消胶囊等,具有清热利湿、活血化瘀功效。治疗期间需忌食辛辣刺激食物,保持情绪舒畅。 5、生活干预 日常需注意会阴清洁,避免盆浴和游泳。适度运动如瑜伽可改善盆腔血液循环,但需避免剧烈运动加重盆腔充血。饮食上增加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摄入,如鸡蛋、西蓝花等,限制高糖高脂食物。计划妊娠者建议在医生指导下监测排卵。 左输卵管积水患者应穿着宽松棉质内裤,每日更换并及时清洗。月经期避免使用卫生棉条,建议每2小时更换卫生巾。长期久坐者每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防止盆腔淤血加重病情。若出现发热或腹痛加剧,须立即就医。备孕女性建议完成治疗后通过输卵管造影评估通畅度,必要时考虑辅助生殖技术。 冷启刚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