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县中医院

急诊科 (共2位医生)

科室简介

急诊科为“省级合格急诊科”、十堰市“十佳急救站”。该科能够将中西医结合技术运用于中毒、休克、心衰、呼衰、心脏骤停、多脏器功能衰竭以及各种痛症、血证、中风等多种危急重症的抢救治疗,不仅提高了抢救的成功率,而且减少了并发症。全科医护人员均经过省级以上医院急诊急救专业培训,技术实力雄厚,具有过硬的急救技术和综合应急能力。“急救绿色通道”24小时畅通,具有院前急救,院内急救和重症监护病房(ICU)完整的急诊医疗体系(EMSS),能充分发挥(EMSS)的功能。该科建立了一整套规范的规章制度,实行急诊首诊负责制,随时处于急诊急救战备状态,实行“接诊-抢救-住院-转院”一条龙服务,不断实践“零搬动”急诊急救的最新理念,使急危重症患者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快速、有效的救治。该院的急救车曾先后到过陕西、福建、浙江、江西、江苏、河北、重庆、武汉等多个省市出过诊。该科现拥有10余名医护人员,其中2名为国家“113”工程培养的学科带头人,并配有3名专职司机,数十台高精尖抢救设备,成为业务技术精湛、服务态度良好的明星窗口科室。经过多年软、硬件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并获得了各级主管部门和患者的认可。2001年通过了省卫生厅验收,成为“省级合格急诊科”。2005年度,曾被授予县级“巾帼文明示范岗”。2009年度,被定为市级“医德医风示范窗口”。2010年,在全市首届二三级急救站评比中被评为市级“十佳急救站”,成为当年十堰市内唯一一家中医医院获得此殊荣的单位。2011年获竹溪县“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电话:2729120)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临产前的征兆有哪些
冷启刚
回答: 临产前的征兆主要有规律宫缩、见红、破水、胎头下降感、不规律腹痛等。这些征兆可能单独或同时出现,提示孕妇即将进入产程。 1、规律宫缩 规律宫缩是临产最可靠的征兆,表现为子宫收缩时间逐渐延长、间隔缩短、强度增加。初期可能每10-20分钟一次,持续30秒左右,随着产程进展会发展为每3-5分钟一次,持续40-60秒。宫缩时腹部发紧变硬,部分孕妇会伴随腰骶部酸胀感。此时需记录宫缩频率,当达到每5分钟一次时应及时就医。 2、见红 见红指阴道排出少量粉红色或褐色黏液,是宫颈黏液栓脱落的标志。通常发生在分娩前24-48小时,因宫颈扩张导致毛细血管破裂所致。出血量一般不超过月经量,若出现大量鲜红色出血需警惕胎盘早剥等异常情况。见红后建议观察是否伴随其他临产征兆,做好入院准备。 3、破水 破水指胎膜破裂后羊水流出,表现为阴道突然涌出温热液体或持续少量渗漏。破水后易发生脐带脱垂或感染,需立即平卧并垫高臀部,避免站立或坐起。正常羊水为清亮无色液体,若呈黄绿色或混有胎粪提示胎儿窘迫。无论是否出现宫缩,破水后均需在6-12小时内就医。 4、胎头下降感 胎头下降感表现为上腹部压迫感减轻、呼吸变顺畅,同时出现尿频、骨盆坠胀感。这是胎儿先露部进入骨盆入口的表现,初产妇多在临产前2-4周出现,经产妇可能直到分娩才开始下降。伴随胎头下降可能出现行走不便、耻骨联合疼痛等症状,此时应避免剧烈活动。 5、不规律腹痛 不规律腹痛又称假临产,表现为持续时间短、强度弱的间歇性宫缩,常夜间出现而白天消失。与真宫缩的区别在于不会逐渐增强,且宫颈管不会因此缩短扩张。可通过改变体位、洗热水澡缓解。若腹痛频率增加或伴随阴道流血、破水,则需考虑真临产可能。 临近预产期时建议准备好待产包,包括产妇卫生巾、护理垫、新生儿衣物等物品。每日监测胎动情况,出现异常胎动减少或上述任一临产征兆时,应及时联系医院。保持适度活动有助于促进产程进展,但需避免提重物或长途奔波。饮食选择易消化的高能量食物,如面条、粥类等,为分娩储备体力。若超过预产期1周仍未临产,需就医评估是否需要引产。 冷启刚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