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核医学科 (共6位医生)

科室简介

核医学科是利用放射性核素进行疾病诊断与治疗的学科,是核医学专业硕士及博士授予点,目前拥有终身教授1人,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3人。

核医学科在诊断方面:核医学科拥有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诊断仪器之一——PET,能进行肿瘤的诊断、原发灶寻找及疗效的监测和心脑疾病的诊断。核医学科拥有双探头的SPECT,能进行全身各脏器的显像及功能检查。另外,核医学科还拥有双能X线骨密度仪(骨质疏松症诊断),质谱仪(13C呼气试验检测幽门螺旋杆菌),肾图仪(肾功能检查),脑血流仪(脑缺血、偏头痛、老年痴呆等诊断)。在放射免疫诊断方面可以进行131I甲亢治疗的甲状腺功能检测及各种肿瘤标志物的检测。

核医学科在治疗方面:核医学科拥有传统的131I甲亢治疗,治愈率高,复发率低;核医学科有骨转移癌的内放射治疗(89Sr),目前已累计治疗患者2000余例,总有效率超过80%;放射性32磷(32P)核素可以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和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另外,核医学科的运动磁空间治疗还可以进行脑梗塞、脑缺血、偏头痛、骨质疏松及各种关节疼痛导致的骨痛的治疗。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左心室功能减退怎么治疗
龚新宇
回答: 左心室功能减退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心脏康复训练、器械植入、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左心室功能减退可能与心肌缺血、高血压、心肌炎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呼吸困难、乏力、水肿等症状。 1、生活方式调整 减少钠盐摄入有助于减轻心脏负荷,每日食盐量控制在5克以内。限制液体摄入可缓解水肿症状,建议每日饮水量不超过1500毫升。戒烟戒酒能降低心肌损伤风险,避免加重心脏功能恶化。适度有氧运动如步行、游泳可增强心肺耐力,每周运动3-5次,每次20-30分钟为宜。 2、药物治疗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培哚普利片可改善心室重构,降低心脏负荷。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缓释片能减慢心率,减少心肌耗氧量。利尿剂如呋塞米片有助于消除体内多余水分,缓解呼吸困难症状。地高辛片可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输出量。抗凝药物如华法林钠片适用于合并房颤患者,预防血栓形成。 3、心脏康复训练 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心肺运动试验评估,制定个体化运动处方。采用间歇训练法逐步提高运动强度,从低强度有氧运动开始。呼吸训练可改善肺功能,减轻活动后气促症状。心理疏导有助于缓解焦虑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营养师指导的膳食计划能保证均衡营养摄入。 4、器械植入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适用于心室收缩不同步患者,通过三腔起搏器改善心功能。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可预防恶性心律失常导致的猝死。左心室辅助装置作为心脏移植前的过渡治疗,维持终末期患者血液循环。远程监测设备能实时追踪患者心功能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5、手术治疗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可改善心肌缺血导致的心功能减退。心脏瓣膜修复或置换术适用于瓣膜病变引起的左心室功能障碍。左心室成形术通过切除部分室壁改善心脏几何结构。终末期患者可考虑心脏移植手术,术后需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微创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术创伤较小,适合高龄或合并症较多患者。 左心室功能减退患者需定期监测体重变化,每日晨起排尿后测量并记录。保持低脂低盐饮食,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和全谷物。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保证充足睡眠。严格遵医嘱服药,不可自行调整剂量。出现胸闷加重、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或下肢水肿明显时需立即就医。长期随访心脏超声和血液生化检查,评估治疗效果。 龚新宇副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