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市中心医院

消化痔瘘科 (共2位医生)

科室简介

市中心医院消化痔瘘科是一个由消化内科、痔瘘科组成的具有中西医结合为特色的临床科室,现有主任医师一名、副主任医师5名,主治医师5名,主管护师5名,其中硕士研究生二名,人才梯队结构合理,综合技术实力雄厚。近年来,在医院行政的领导下,消化痔瘘科在医疗、教学、科研各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该科现为孝感市中医药学会理事、外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单位;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肛肠专业委员会委员单位;湖北省消化内镜学会委员单位,孝感市内科学会委员单位。

消化痔瘘科现开放病床30张,设专科门诊两所。配备有多功能的心电监护仪、微量泵、肛肠动力测试仪、肛肠多功能治疗仪等先进的诊疗设备,消化内科专科能开展食管、胃、十二指肠、肝胆、胰腺、肠道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如食管炎、胃炎、消化性溃疡,肝硬化、胰腺炎、炎症性肠病、肠结核等的诊断及治疗;胃肠动力检测及胃肠功能性和动力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内镜诊断和治疗,如内镜染色诊断早期消化道肿瘤,内镜下消化道异物取出术,消化道息肉内镜下切除,消化道狭窄扩张术,在我市率先开展胆总管结石、胆总管肿瘤、胰腺肿瘤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治疗。痔瘘专科能开展肛管、直肠、乙状结肠以及结肠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如痔、肛瘘、肛门直肠周围脓肿、肛裂、直肠脱垂、溃疡性结肠炎、顽固性便秘、结肠功能性疾病、结直肠肿瘤、先天性肛门畸形等的诊断及治疗;肛肠动力学测试及大肠癌的初筛检查,其中分段齿状结扎法治疗环状混合痔,高位复杂性肛瘘的切开挂线治疗以及便秘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是痔瘘专科的特色。

围绕医院“十一五规划”制定的目标要求,该科深刻理解“科技兴院”的实质涵义,全体医护人员团结一心,奋发进取,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业务学习,在科室内部营造了一个浓厚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学习氛围。大力的倡导在临床实践中广泛运用循证医学(EBM)的原则指导临床工作,将最正确的诊断、最安全有效的治疗和最精确的预后估计服务于每一位患者。近年来,还积极开展临床科研工作,由首席科主任邱克主持研究的《黄芪注射液促进痔瘘创面修复的临床研究》、寇继光副主任主持研究的《银杏叶提取物对大鼠结肠炎的治疗作用及机理研究》等多项科研课题通过了省级鉴定,达国内领先水平。全科共有30余篇学术论文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在临床工作的同时,还负责承担咸宁医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及武汉医学院的临床教学工作任务。

在今后的日子里,全科医护人员将时刻以“病人至上、质量第一”作为服务宗旨,真心诚意地为每一位病人服好务,力争医疗、教学、科研工作再上新台阶,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如何自己清理粉刺
聂小娟
回答: 清理粉刺可通过清洁皮肤、热敷软化、消毒工具、轻柔挤压、消炎护理等方式操作。粉刺多由皮脂分泌过多、毛囊角化异常、细菌感染等因素引起。 1、清洁皮肤 使用温和的氨基酸洗面奶清洁面部,水温控制在35-37摄氏度。清洁时避免用力揉搓,重点清洗额头、鼻翼等皮脂腺密集区域。清洁后可用一次性洁面巾按压吸干水分,减少细菌残留。油性皮肤可每周使用1-2次含水杨酸的洁面产品,帮助溶解角质栓。 2、热敷软化 用40摄氏度左右的热毛巾敷在粉刺部位5-8分钟,蒸汽熏蒸也可达到类似效果。热敷能使毛囊口角质层软化,促进皮脂排出。热敷后皮肤处于毛孔舒张状态,此时清理效果较好。注意温度不宜过高,避免烫伤皮肤屏障。 3、消毒工具 清理前需用75%酒精棉片消毒粉刺针两端,待酒精完全挥发后再使用。未消毒的工具可能将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体带入毛囊。操作时保持手指清洁,可佩戴一次性医用手套。使用后再次消毒工具,避免交叉感染。 4、轻柔挤压 用粉刺针圆环端垂直轻压粉刺周围皮肤,力度以皮肤微微发白为宜。出现白色脂栓后,用消毒棉签横向滚动清理。禁止指甲直接挤压或过度用力,可能导致真皮层损伤形成痘坑。若粉刺未松动则停止操作,避免反复刺激。 5、消炎护理 清理后立即涂抹夫西地酸乳膏或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红肿明显的粉刺可点涂过氧苯甲酰凝胶,夜间使用阿达帕林凝胶调节角质代谢。后续3天内避免使用刺激性护肤品,做好物理防晒。出现持续红肿疼痛需及时就医。 日常需保持规律作息,控制高糖高脂饮食摄入。油性皮肤建议选用含锌或烟酰胺的控油护肤品,每周使用1-2次清洁泥膜。注意避免频繁用手触摸面部,枕巾应每周更换消毒。若粉刺反复发作或伴有囊肿结节,建议到皮肤科进行专业治疗,不要自行处理深部炎症性痤疮。 聂小娟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皮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