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

普外科 (共9位医生)

科室简介
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作为医院的基本外科,在医院的建设和发展中举足轻重,历来受到各级领导的关怀和重视,普外科伴随着医院的发展壮大而逐步成长,特别是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普外科工作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被评为市级重点专科,多次被孝南区卫生局评为先进科室。
  普外科开设病床1张,现有工作人员1人,其中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1人,主管护师1人,科室配置-T型史赛克腹腔镜,CHF-P型奥林巴林胆道镜NBF-型多参数监护仪,WGF-型系列弯管吻合器,G-Y型光子治疗仪等先进设备。
  普外科近几年来,普外科在圆满完成本科常见病的诊断和治疗的基础上,又成功开展了复杂胰腺癌,胆道癌根治术,肝脏肿瘤左,右半肝切除术,胆道镜检查及取石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经腹改良Sugivra手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急性重症胰腺炎的综合治疗,直肠癌根治手术及便秘的各种治疗等业务。
  普外科率先在孝感市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取得了手术两千多例无一例严重并发症的好成绩,为无数胆结石患者解除了痛苦,深受患者好评,小切口疝利用微创技术治疗小儿疝气减轻了患儿痛苦,缩短了住院时间,弯管吻合器应用于胃肠手术提高了手术质量,胆道镜检查和取石减少了残余结石的发生,避免了再次手术的痛苦,无张力疝修补术缓解除了疝气病人术后的不适感,避免了疝复发。
  普外科先后1人次赴武汉同济协和医院进修学习,专科人员年发表论文在10篇以上,科研项目《取石袋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获湖北省重大科学技术成果奖,科室每年接受基层卫生院外科进修人员1人次,承担咸宁医学院临床医学本科学生的临床教学任务,以及湖北省职业技术学院医学生的实习带教工作,普外科将竭诚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孝南区举办基层医疗机构业务骨干急救技能培训班

  8月15日,孝南区基层医疗机构业务骨干培训班圆满结束,并举行了一个简短的座谈会,区卫计局纪检组长黄玉丰、市一医院副院长杨鹏鸣及相关职能科室主任参加了座谈会。 此次孝南区基层医疗机构业务骨干培训班是由区卫计局组织、市一医院具体实施,4月15至8月15日为期4个月的时间,来自孝南区各乡镇、社区服务中心的12名学员在市一医院参加了专业急救技能培训。 市一医院根据12名学员从事的专业安排到相关临床科室,由临床医师带教,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并安排到急诊、ICU强化急救能力的训练。培训期间,科教科进行制定了学员培训轮班表、考勤表,不定期进行查房5次,提供技能培训平台,进行技能考试培训,制作学员了通讯录,发放书籍,尽力为学员们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8月12日,进行了现场模拟操作训练,市一医院副院长杨鹏鸣讲解了常见的外伤急救、休克、急性梗阻性呼吸道疾病的急救措施,并结合自己多年临床经验,对输液反应、过敏反应、食物中毒等紧急情况下应如何采用正确的急救措施进行了详细讲解。学员们在护士长何露、急诊科主任刘凡、麻醉科专科主任李琳、骨科专科主任刘宏的分别指导下,练习了外科包扎、止血、固定、心肺复苏、气管插管等实用技能。 来自广场社区的刘医生说道。“以前对有些急救措施实践不够、对有些操作掌握不到位,通过这次的培训及技能训练心中有底了,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中会得心应手。” 经过认真学习,11名学员通过考核顺利结业。 此次急救培训旨在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切实提高各乡镇、社区医务人员的急救技能,使参训人员在全面掌握常用急救常识和技能,并提高对危急重症的现场快速识别和处置能力。 此次培训班是第一批,第二批培训班将于9月开班。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小孩也会患抑郁症的吗
杨乐金
回答: 小孩也会患抑郁症,儿童抑郁症通常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或易怒等症状。儿童抑郁症可能与遗传因素、家庭环境、学业压力、社交困难、神经递质异常等原因有关。建议家长及时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 1、遗传因素 儿童抑郁症可能与家族遗传史有关,若父母或近亲属有抑郁症病史,孩子患病概率可能增加。这类患儿常伴有持续情绪低落或睡眠障碍,家长需注意观察孩子的日常行为变化。治疗上需结合心理干预,必要时遵医嘱使用盐酸氟西汀口服溶液等药物辅助治疗。 2、家庭环境 家庭冲突、父母离异或教养方式不当可能诱发儿童抑郁症状,表现为退缩行为或攻击性增强。这类情况需要通过家庭治疗改善亲子关系,家长应避免过度批评,建立稳定的情感支持环境。心理医生可能推荐认知行为疗法配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等药物。 3、学业压力 过重的课业负担或成绩焦虑可能导致儿童出现头痛、腹痛等躯体化症状。家长需合理调整学习期望值,帮助孩子制定分段学习计划。学校心理老师可进行团体辅导,严重时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盐酸舍曲林颗粒等药物。 4、社交困难 被同伴孤立或校园欺凌的儿童易产生自卑抑郁情绪,可能伴随拒绝上学等行为。家长应主动与学校沟通,培养孩子的社交技能,必要时转介心理医生。治疗可能涉及社交训练配合氢溴酸西酞普兰片等药物。 5、神经递质异常 大脑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失衡可能导致儿童持续情绪障碍,常伴有食欲改变和精力下降。这类情况需儿童精神科医生评估,可能采用心理治疗联合马来酸氟伏沙明片等药物调节神经功能。 家长应保证孩子每日有1小时户外活动时间,多食用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深海鱼和核桃,建立固定的睡眠作息。避免让孩子长时间独处,可通过绘画、音乐等非语言方式鼓励情绪表达。若症状持续2周以上或影响正常生活,须立即到儿童心理科就诊,切勿自行使用抗抑郁药物。定期与学校老师沟通孩子的行为变化,共同构建支持性成长环境。 杨乐金副主任医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心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