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

心理咨询科 (共1位医生)

科室简介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孝南区举办基层医疗机构业务骨干急救技能培训班

  8月15日,孝南区基层医疗机构业务骨干培训班圆满结束,并举行了一个简短的座谈会,区卫计局纪检组长黄玉丰、市一医院副院长杨鹏鸣及相关职能科室主任参加了座谈会。 此次孝南区基层医疗机构业务骨干培训班是由区卫计局组织、市一医院具体实施,4月15至8月15日为期4个月的时间,来自孝南区各乡镇、社区服务中心的12名学员在市一医院参加了专业急救技能培训。 市一医院根据12名学员从事的专业安排到相关临床科室,由临床医师带教,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并安排到急诊、ICU强化急救能力的训练。培训期间,科教科进行制定了学员培训轮班表、考勤表,不定期进行查房5次,提供技能培训平台,进行技能考试培训,制作学员了通讯录,发放书籍,尽力为学员们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8月12日,进行了现场模拟操作训练,市一医院副院长杨鹏鸣讲解了常见的外伤急救、休克、急性梗阻性呼吸道疾病的急救措施,并结合自己多年临床经验,对输液反应、过敏反应、食物中毒等紧急情况下应如何采用正确的急救措施进行了详细讲解。学员们在护士长何露、急诊科主任刘凡、麻醉科专科主任李琳、骨科专科主任刘宏的分别指导下,练习了外科包扎、止血、固定、心肺复苏、气管插管等实用技能。 来自广场社区的刘医生说道。“以前对有些急救措施实践不够、对有些操作掌握不到位,通过这次的培训及技能训练心中有底了,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中会得心应手。” 经过认真学习,11名学员通过考核顺利结业。 此次急救培训旨在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切实提高各乡镇、社区医务人员的急救技能,使参训人员在全面掌握常用急救常识和技能,并提高对危急重症的现场快速识别和处置能力。 此次培训班是第一批,第二批培训班将于9月开班。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急性肠胃炎可以喝牛奶吗
于淑霞
回答: 急性肠胃炎发作期通常不建议喝牛奶,症状减轻后可少量饮用温热的低脂牛奶。牛奶可能加重腹泻或腹胀,但缓解期适量饮用有助于补充营养和电解质。 急性肠胃炎发作时胃肠黏膜充血水肿,消化酶活性降低。全脂牛奶中的乳糖和脂肪分解需要健康胃肠功能配合,此时饮用可能刺激肠蠕动加快,导致腹痛腹泻加重。部分患者存在乳糖不耐受,牛奶中乳糖未被分解会引发产气、肠鸣。低脂牛奶脂肪含量减少,但乳糖成分仍存在,急性期饮用可能延缓恢复。症状缓解后胃肠功能逐步恢复,可尝试少量温热低脂牛奶,温度控制在40-50摄氏度避免冷刺激,单次饮用量不超过100毫升。优先选择添加乳糖酶的舒化奶,或搭配面包等固体食物延缓胃排空。 少数患者胃肠功能代偿良好且无乳糖不耐受,急性期饮用少量温牛奶可能不会加重症状。这类人群通常既往有规律饮用牛奶习惯,肠道乳糖酶活性保持较好。但需观察饮用后是否出现腹痛加剧、排便次数增加,如有不适需立即停止。儿童患者因肠道发育不完善,急性期应完全避免牛奶,可改用无乳糖配方奶粉或米汤替代。 急性肠胃炎恢复期饮食需遵循从流质、半流质到软食的渐进原则,避免高糖、高脂及刺激性食物。除牛奶外,可适量补充口服补液盐、米汤、苹果泥等低渣食物。若腹泻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发热、血便,应及时就医排查细菌性肠炎等继发病变。日常注意餐具消毒与手卫生,避免生冷食物交叉污染。 于淑霞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消化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