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药学部 (共9位医生)

科室简介

医苑奇葩,名药飘香。回眸五十,日益辉煌。我院药剂科随着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以及医院设置、规模的扩展和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从1963年建科以来,经过近五十年来的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无论从科室设置、基本建设、人才队伍、学术内涵、技术服务、科学管理等医院药学服务各个方面均得到了快速、全面的发展,在省内外的影响不断扩大。

从建院初期起,即有科的建制,下设调剂、炮制、制剂、药库、煎药等组室,全面开展了中西成药调剂、加工炮制及中西药制剂,20世纪70年代初设立药检室,开展中西药制剂检验,加强了全面质量控制,保证了临床用药供应和安全有效;80年代初进一步加强了科室领导力量,分设了门诊、病室、急诊调剂,实行了药品分类、分室库存,设立了资料室,组织举办了“中药与临床”杂志,开展了中药临床药学工作,受托举办了多期临床药学学习班,在保证搞好药品生产和供应的同时,进一步强化了药品质量管理,以及合理用药管理。1988年,在全国率先试行药剂二级分科,成立门诊调剂、病室调剂、药库、制剂4个二级科室。90年代按照医院分级评审细则的要求,又分设了肝病、肠道传染病药房,成立临床药学室和剂改室,进一步完善了科室组室设置,充实了组室业务内涵建设与管理。

目前,科室拥有中西药学专业技术人员165人,其中中药人员120人,西药人员45人,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156人,其中硕士学位的13人、博士学位的4人。中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 人,其中主任药师6人,副主任药师11人,已获副教授以上双职称的5人。具有省级著名专家2人,除承担正常药品采购、生产、供应、中药煎煮、质量检测及药学服务项目外,尚承担了部分教学任务,开展了多项课题研究与协作项目。在整个专业技术队伍中,已形成了以中药临床应用研究、药品质量控制研究、中药炮制与特色制剂研究等三支团队力量,能有效支撑科室业务技术内涵建设和药学服务的不断深入研究和发展。

科室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其影响面不断扩大,特别是1985年在全国省级中医院对中口检查评比中荣获“中药工作第一”称号,并在全国中西医结合工作会议上和全国省级中医院药房主任学习班上介绍经验;1987年及1991年、1992年多次在全省药品质量评比中,均获第一名或第二名,并在我院组织现场会,介绍推广质量管理经验。1991年、1993年,连续两次被省直工委授予先进单位称号。1994年在医院分级评审中,药剂总分1000分,结果以975分高分通过评审。1998年在创建“放心药房”中,首家通过“放心药房”检查。

至2011年止,科室人员已主持完成科研课题26项,获得厅局以上部门上成果奖的4项,正在进行的在研课题10项,已经发表的研究论文及学术文章248篇,获得优秀论文奖的5篇,已主编出版著作30部,参编著作50部,担任评审的5部。

通过近50年的中药炮制和制剂生产,不断总结积累了较多经验,在80年代我院既开展10种以上剂型200多个品种的制剂生产,以及80余种中药材的加工炮制,和部分外购饮片的复制。传统验方制剂活血安痛疔、铁笛丸、冠心通络片、腹明灵、疏肝理脾片、消炎散,以及近年推出的特色制剂……等20多个品种,一起获得众多患者的喜爱。最近几年,科室为了满足患者的需求,根据治未病的理念,开展了多种膏方、熏香等药物的研制生产,收到了极为良好的反应。

科室管理不断根据中医药文化建设和中医医疗机构药事管理的内涵特征,逐渐按照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的要求,建立健全了计算机和网络、信息管理系统,已逐步由传统的单一药品供应模式,向以病人为中心的药学技术服务模式转变,药学服务内容日益有新拓展。科室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日益呈现,形成了良好的和谐发展新局面。

联系电话:0731-85600472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整合资源 服务群众-----我院日门急诊人次创历史新高

7月7日,我院日门急诊人次创历史新高,诊疗人次达到4207人次,比去年同期历史最高点多出578人。其中,当天门诊人次位居前列的分别是内科1083人次,儿科707人次,妇产科395人次。 门诊办主任倪秋华介绍,今年以来,门急诊人次屡创新高,得益于目前社会各界对中药中医的广泛认可,在高效率、快节奏、强压力的现代生活中,中医倡导的养生、治未病、调理治本等治疗理念得到普遍认同。同时,医院全力推进“大门诊”项目建设,全院整合医疗资源,一批名老中医集体在医院国医堂亮相坐诊,得到群众的深度推崇,极大地树立了中医领域业界权威。另外,为培养医疗梯队,夯实门诊力量,科室主任、副主任都要保证一定的坐诊时间,副高以上中青年教授也要下到门诊一线,确保门诊诊室无空房率,极大地方便了病人。为突出医院中医特色,各科室还推出众多特色医疗项目,让中医中药深入人心。 另外,今年以来,门诊办不断改善就诊环境、优化就诊流程,如推出网上预约、电话预约挂号系统、发放便民服务卡、设置点名挂号流程、中药房引进取药电子化叫号系统、创新中药剂型方便携带、为外地病人邮寄化验单、药品等,贴心为病友服务,从而不断赢得病友认可。(陈双)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怀孕6个月日常生活中注意什么
冷启刚
回答: 怀孕6个月需注意均衡饮食、适度运动、定期产检、避免危险动作及保持情绪稳定。主要有营养补充、姿势调整、睡眠管理、症状监测、心理调适等方面。 1、营养补充 孕中期需增加优质蛋白摄入,如鱼肉、鸡蛋、豆制品,每日搭配深色蔬菜和全谷物。钙需求增至1000毫克/天,可通过牛奶、芝麻等补充,同时补充铁剂预防贫血。避免生食、高糖高盐食物,控制咖啡因摄入量在200毫克以内。 2、姿势调整 避免久站久坐,每1小时变换姿势,坐时用靠垫支撑腰部。弯腰动作改为屈膝下蹲,提重物不超过5公斤。睡觉采用左侧卧位,双腿间夹孕妇枕缓解压力。禁止突然扭转腰部或高举手臂等危险动作。 3、睡眠管理 保持7-9小时规律睡眠,午休不超过30分钟。睡前2小时限制液体摄入,抬高下肢减轻水肿。出现腿抽筋可热敷并补充镁剂,使用U型枕支撑腹部。夜间频尿可尝试盆底肌训练,避免睡前饮用利尿饮品。 4、症状监测 记录胎动频率,2小时内少于10次需就医。警惕持续头痛、视物模糊等妊高征征兆。分泌物异常或规律宫缩应立即检查。控制体重增长在每周0.5公斤内,血糖偏高者需严格监测饮食。 5、心理调适 参加孕妇课程学习分娩知识,与伴侣共同制定育儿计划。每天进行正念呼吸练习,焦虑时可听胎心音缓解。避免接触负面生育信息,建立亲友支持网络。出现持续情绪低落需寻求专业心理疏导。 建议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和防滑平底鞋,洗澡水温不超过38℃,避免桑拿和长时间泡澡。外出携带急救卡和产检资料,远离拥挤场所和化学污染环境。学习拉玛泽呼吸法,提前准备待产包物品清单,出现阴道流血、破水等紧急情况立即平卧送医。 冷启刚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