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神经内科 (共40位医生)

科室简介
神经内科由我国神经病学奠基人之一黄友岐教授创建于1934年,1954年成为卫生部神经病学高级师资培训基地,1956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74年创办了《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杂志(2005年更名为《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1993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建立博士后流动站,2001年被批准为全国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学科现有教授22人,副教授38人,博士生导师12人,中青年学术队伍中80%以上具有博士学位,已形成了一支学历结构、知识结构及年龄结构具有明显优势的创新团队。
  神经内科“十五”建设期间,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24项,其中国家“863”项目2项、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项,总计科研经费1058.45万元;获国家三大奖1项(排名第2),省部级科研、教学成果奖14项;发表学术论文760篇,被SCI、EI收录65篇;出版教材和学术专著18部;举办国际学术会议1次,全国性学术会议4次;邀请和接待国内外知名专家来校讲学交流64人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25人次。
  神经内科通过“十五”期间的建设,在研究思路上从既往的临床研究模式转变为临床与基础相结合的研究模式上,不断优化、重组、开拓新的研究方向和研究领域,现已形成脑血管病防治研究、难治性癫痫的发病机制与防治对策、神经退行性疾病与遗传病致病基因定位克隆与功能研究、感染性脑损伤与脑水肿研究、神经免疫与神经肌肉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等五个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研究方向;科研团队的创新能力和承揽国家、国际重大项目的能力明显增强,具备了解决神经病学领域发展中关键技术问题的能力,在神经系统重大疾病的致病基因定位克隆、基因功能和基因诊断等方面取得了原创性成果;保持了我国一流神经病学高级人才培养基地的优势,为我国神经病学高层次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进一步巩固了本学科在医疗教学科研上的国内领先地位,成为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和知名度的神经病学重大疾病基础与临床研究中心。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抗埃”前线快报】疫情不容乐观 湖南国际医疗救援专家坚守岗位获好评

记者近日获悉,由于埃博拉疫情迟迟得不到有效控制,法航等多家航空公司已宣布暂停往返塞拉利昂的所有民航班机,何时复飞需等待下一步通知。目前,仅有摩洛哥和比利时航空依然处于运行状态,这就意味着湖南国际医疗救援专家组半个月后的回程之路将变得越来越“窄”。不仅如此,世界卫生组织和多国医疗队也已相继撤离了自己部署在西非的专家组,而留在当地的国际救援组织已所剩无几。 尽管坏消息接踵而至,但湖南专家组和中国医疗队却依然奋战在抗击埃博拉的第一线,也因此受到了当地人民和国际舆论的高度评价。   湖南国际医疗救援专家组在中国成套马格巴斯糖业有限公司与中国驻塞拉利昂大使馆赵彦博大使、经商处邹小明参赞及塞拉利昂外交部长、教育部长、非盟大使合影   湖南专家组听取中国河南国际合作集团有限公司塞拉利昂分公司负责人汇报相关情况 湖南专家组在前两周的工作时间里,主要任务是为中国第16批援塞拉利昂医疗队,以及中资机构人员、华人华侨和当地几所医院的医护人员普及相关疾病防控知识。 据湘雅医院感染病科沙新平副教授介绍,由于连日来多次往返距离首都弗里敦300多公里外的重灾区马卡尼镇,看望中国成套马格巴斯糖业有限公司和中国河南国际合作集团有限公司塞拉利昂分公司的员工们,并指导大家进行埃博拉防控培训。因此,专家组每天清晨5点多起床,且单边要通过7个关卡,并6次下车测量体温。 尽管工作十分辛苦、繁琐,但是湖南专家组的敬业精神和专业素养依然得到了中国驻塞拉利昂大使馆赵彦博大使、经商处邹小明参赞及塞拉利昂外交部长、教育部长、非盟大使等中外领导们的高度评价,并大大减轻了中资企业员工们的忧虑和恐慌。 由于每日忙到晚上快10点才回到驻地酒店,当地饭店又基本都已停业,因此“吃饭难”成为了专家组在生活中面临的最大问题。“原以为每天晚上只能靠方便面充饥,但好在驻地酒店贴心的河南籍大厨总是等着我们回来,并特地为我们准备了丰盛可口的饭菜,这让我们一天的疲惫顿时烟消云散。”沙新平副教授表示,在异国他乡能够吃上中国餐本已十分幸运,更何况老乡还如此用心,这让我们十分感动!     专家组为中资企业员工进行相关疾病防控知识培训 辽阔的非洲大地,风景犹如画卷一般美丽,但是湖南专家组一行却无暇顾及,因为他们还有更重要的任务和使命需要完成。据世卫组织统计,截止8月30日,塞拉利昂全国疑似或确诊埃博拉病例数已突破一千大关,达到了1018例,死亡378例。不仅如此,这两项数据连日来迅速激增,且没有任何好转的迹象。由于疫情的严重程度已达到几乎无法控制的地步,塞拉利昂卫生部长已于近日被正式撤职。 “当地大部分的医院已经关闭,我们到访的3家医院原本拥有近40名医生,但眼下基本死亡过半,活着的也多数走人不干了,因此目前每家医院只剩下了3到4个医务人员。”沙新平副教授告诉记者,尽管埃博拉病毒好似无形的子弹,随时随地可能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健康。但是,湖南专家组依然会利用闲暇时间走进当地社区和街道,为老百姓进行健康宣教。 在专家们的反复劝导下,当地居民在生活中一些原本“屡教不改”的坏习惯有了明显改观。“当地原本举行葬礼时要将遗体放家里摆上几天,供每个亲属抚摸和亲吻。甚至连清洗遗体的水,都要求每个人用来洗手。说起来简直令人难以置信,但好在经过劝阻,现已简单化了。” 据了解,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王宇一行将于当地时间1日晚抵达塞拉利昂,考察当地疫情并商谈建立埃博拉病毒防控实验室。届时,王宇主任将与湖南专家组和中国医疗队队员们见面,征求大家的意见和想法,以便共同应对埃博拉病毒在西非的扩散和蔓延。 责编:伍西明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排卵期同房后小腹发胀怎么回事
冷启刚
回答: 排卵期同房后小腹发胀可能与生理性排卵反应、盆腔充血、泌尿系统感染、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性疾病等因素有关,可通过观察休息、抗感染治疗、药物干预等方式缓解。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 1. 生理性排卵反应 排卵过程中卵泡破裂释放卵子可能刺激腹膜,导致短暂性小腹坠胀感。部分女性对前列腺素敏感性增高,可能引发子宫收缩性疼痛。这种情况通常伴随透明拉丝状白带增多,体温轻微升高,症状多在1-2天内自行缓解。建议避免剧烈运动,使用热水袋热敷下腹部帮助缓解不适。 2. 盆腔充血 同房时盆腔器官血流加速可能加重排卵期原有的充血状态。表现为下腹双侧对称性胀痛,可能放射至腰骶部,体位改变时症状明显。这与激素水平变化导致的血管扩张有关,通常无须特殊处理。保持半卧位休息可减轻症状,避免频繁按压腹部。 3. 泌尿系统感染 同房后细菌逆行感染可能引发膀胱炎或尿道炎,出现下腹坠胀伴尿频尿急。常见病原体包括大肠埃希菌、葡萄球菌等。可遵医嘱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磷霉素氨丁三醇散等抗菌药物。治疗期间需多饮水,每日保持1500-2000毫升饮水量。 4. 子宫内膜异位症 异位内膜组织在卵巢或直肠子宫陷凹处种植时,排卵期激素波动可能加重病灶充血。典型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深部性交痛,可能伴随排便疼痛。确诊需依靠腹腔镜检查,药物治疗可选择地诺孕素片、醋酸亮丙瑞林微球、散结镇痛胶囊等。建议记录疼痛周期与月经关系供医生参考。 5. 盆腔炎性疾病 淋病奈瑟菌或衣原体感染可能引发输卵管炎,表现为同房后持续下腹痛伴异常阴道分泌物。急性期可能出现发热,妇科检查可见宫颈举痛。需规范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联合多西环素片治疗,慢性期可配合康妇炎胶囊改善盆腔微循环。治疗期间应禁止同房,性伴侣需同步检查。 日常应注意观察症状变化,记录疼痛性质、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选择棉质透气内裤。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可适量增加南瓜、山药等富含维生素B族的食物。若胀痛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发热、异常出血等情况,建议尽早就诊妇科进行超声检查与分泌物检测。规律作息与适度运动有助于维持内分泌平衡,减少排卵期不适发生概率。 冷启刚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