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市人民医院

神经内科 (共1位医生)

科室简介

我院神经内科中风专科现有工作人员25名,其中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5人,研究生3人,医师4人,副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3人,开设病床40张。上世纪初,就有医生尝试对脑出血进行手术治疗。首先采用开颅手术清除血肿,但因血肿定位不精确,手术造成继发性损伤很大,止血不全,死亡率很高。九十年代,利用CT技术定位,颅骨钻孔置针管清除血肿,取得了不菲的成绩及经验。但由于穿针管往往固定不好易致引流不畅,也难顺利开展。近几年来,我院根据文献及本院多年的经验,同时派人去北京、上海、山东、河北等地,博取众长,从而形成了一套脑出血治疗的新方法。早期积极开展了脑血肿微创手术及侧脑室引流术,争取在血肿溶解之前短期内将血肿大部分或全部清除,不仅能有效地稳定颅内压力,而且能最大限度地减轻脑组织的继发性损伤,大大降低了病死率,提高了生存质量。1997年以来,我院已进行血肿微创清除术820例,大部分配合侧室引流术,增加了成功率,手术成功率100%,全部一针见血,无手术损伤性死亡。年龄最大的87岁,最小的24岁。治愈及好转率达92.3%,通过开展脑血肿微创清除手术,我们积累了丰富的成功经验,使以往大量脑出血患者99%的死亡率降至7. 7%,且大大降低了致残率及残障程度,提高了生活质量,为人类化解“中风”之险,开创了一条新的阳光大道。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初生婴儿不吃母乳怎么办
张向宁
回答: 初生婴儿不吃母乳可通过调整哺乳姿势、检查婴儿口腔、增加母婴接触、尝试不同哺乳时间、使用辅助工具等方式改善。初生婴儿不吃母乳可能与哺乳姿势不当、舌系带过短、母婴接触不足、哺乳时机不佳、乳头混淆等原因有关。 1、调整哺乳姿势 哺乳姿势不当可能导致婴儿含接困难。正确的姿势应让婴儿头部与身体呈直线,腹部紧贴母亲腹部,下巴贴近乳房。母亲可用手托住乳房,将乳头对准婴儿鼻尖,待婴儿张大嘴时快速将乳头及大部分乳晕送入婴儿口中。若婴儿仅含住乳头,母亲可轻压婴儿下颌帮助其正确含接。哺乳过程中注意观察婴儿吞咽动作,避免压迫婴儿头部。 2、检查婴儿口腔 舌系带过短可能限制婴儿舌部运动,影响吸吮。家长可观察婴儿是否出现伸舌困难、舌尖呈心形、哺乳时频繁滑脱等现象。轻度舌系带过短可通过哺乳训练改善,严重者需由医生评估是否进行舌系带切开术。同时需排查口腔溃疡、鹅口疮等病变,这些疾病可能导致哺乳疼痛而拒食。 3、增加母婴接触 母婴皮肤接触能刺激婴儿寻乳反射。每日进行至少1小时不受干扰的肌肤接触,将只穿尿布的婴儿放在母亲裸露的胸腹部。这种接触能促进催产素分泌,帮助婴儿自主寻乳。剖宫产母亲也可在术后清醒状态下进行皮肤接触,父亲或其他家庭成员亦可替代实施,但需确保环境温暖舒适。 4、尝试不同哺乳时间 选择婴儿清醒但未过度饥饿时哺乳效果更佳。新生儿每日需哺乳8-12次,可在婴儿出现早期饥饿信号如眼球快速转动、张嘴、舔舌时立即哺乳。避免等到婴儿哭闹时才喂哺,哭闹会使婴儿难以含接乳房。夜间哺乳同样重要,因催乳素在夜间分泌较多,有助于建立泌乳反射。 5、使用辅助工具 乳头混淆时可尝试乳盾过渡,选择超薄硅胶材质更易让婴儿接受。使用辅助哺乳系统时,将细管沿母亲乳晕放置,另一端连接储存母乳的容器,使婴儿在吸吮时同时获得额外乳汁刺激。这些工具应在哺乳顾问指导下短期使用,避免产生依赖性,最终目标仍是实现直接哺乳。 母亲应保持充足休息与均衡营养,每日摄入优质蛋白如鱼肉、禽蛋,搭配全谷物与深色蔬菜。哺乳前可温敷乳房促进泌乳反射,哺乳后冷敷缓解胀痛。记录婴儿每日排尿排便次数,正常应达6-8次小便与3-4次大便。若尝试上述方法48小时后仍无效,或婴儿出现嗜睡、皮肤发黄、体重下降超过7%等情况,需立即就医排查先天性代谢疾病等病理因素。哺乳困难期间可使用吸奶器维持泌乳,每2-3小时泵奶一次,泵出的母乳可用滴管或小勺喂哺婴儿。 张向宁主任医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