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市人民医院

医学影像科 (共1位医生)

科室简介

市人民医院超声科是我市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最早开展超声检查的科室,经过20多年的发展,科室逐步壮大,技术不断提高,目前科室配备有东芝AplioXG(SSA-790A,即四维彩超)、飞利浦——非凡,CE-LgP5,东芝纳米-10,日立-2000,GE-Lg3等11台高、中档彩超及黑白B超,开展了心脏、腹部、妇产、外周血管、新生儿颅脑、乳腺、甲状腺、眼球、阴囊等疾病的超声检查,以及介入性超声等工作,同时科室每台超声仪器配备先进的超声图文工作站,并与医院的PACS系统实时连接,实现院内网上信息交流,电子报告等功能。2009年全年检查病人及市直单位体检数近9万人次,近几年每年检查人数以10%的速度递增。

科室已形成良好的人才梯队,全科现有17名医师,其中副主任医师4名,主治医师4名,经治医师9名,科内已形成以心脏组、腹部组、妇产组、外周血管小器官组为主的业务小组,4名副主任医师为各组的专业技术领头人及质控专家,带领全科不断学习提高检查诊断技术及质量控制。全科历年来在省级、国家级期刊杂志发表论文十余篇,并有多篇获省市优秀论文奖。

今年六月,浏阳市人民医院产前筛查中心正式成立,为有效防治出生缺陷,提高胎儿畸形检出率(产前诊断能力).医院高度重视,选派4位副主任医师到省妇幼保健院进修学习胎儿四维检查技术,并投资300万元购置超高档全数字化全身应用型彩超(四维彩超):东芝AplloXC(SSA-790A),该仪器是东芝医疗系统有限公司最新研发的新一代旗舰产品,具备卓越的图像质量,精细的微血流显示及胎儿四维成像技术。确保了胎儿四维检查质量。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初生婴儿不吃母乳怎么办
张向宁
回答: 初生婴儿不吃母乳可通过调整哺乳姿势、检查婴儿口腔、增加母婴接触、尝试不同哺乳时间、使用辅助工具等方式改善。初生婴儿不吃母乳可能与哺乳姿势不当、舌系带过短、母婴接触不足、哺乳时机不佳、乳头混淆等原因有关。 1、调整哺乳姿势 哺乳姿势不当可能导致婴儿含接困难。正确的姿势应让婴儿头部与身体呈直线,腹部紧贴母亲腹部,下巴贴近乳房。母亲可用手托住乳房,将乳头对准婴儿鼻尖,待婴儿张大嘴时快速将乳头及大部分乳晕送入婴儿口中。若婴儿仅含住乳头,母亲可轻压婴儿下颌帮助其正确含接。哺乳过程中注意观察婴儿吞咽动作,避免压迫婴儿头部。 2、检查婴儿口腔 舌系带过短可能限制婴儿舌部运动,影响吸吮。家长可观察婴儿是否出现伸舌困难、舌尖呈心形、哺乳时频繁滑脱等现象。轻度舌系带过短可通过哺乳训练改善,严重者需由医生评估是否进行舌系带切开术。同时需排查口腔溃疡、鹅口疮等病变,这些疾病可能导致哺乳疼痛而拒食。 3、增加母婴接触 母婴皮肤接触能刺激婴儿寻乳反射。每日进行至少1小时不受干扰的肌肤接触,将只穿尿布的婴儿放在母亲裸露的胸腹部。这种接触能促进催产素分泌,帮助婴儿自主寻乳。剖宫产母亲也可在术后清醒状态下进行皮肤接触,父亲或其他家庭成员亦可替代实施,但需确保环境温暖舒适。 4、尝试不同哺乳时间 选择婴儿清醒但未过度饥饿时哺乳效果更佳。新生儿每日需哺乳8-12次,可在婴儿出现早期饥饿信号如眼球快速转动、张嘴、舔舌时立即哺乳。避免等到婴儿哭闹时才喂哺,哭闹会使婴儿难以含接乳房。夜间哺乳同样重要,因催乳素在夜间分泌较多,有助于建立泌乳反射。 5、使用辅助工具 乳头混淆时可尝试乳盾过渡,选择超薄硅胶材质更易让婴儿接受。使用辅助哺乳系统时,将细管沿母亲乳晕放置,另一端连接储存母乳的容器,使婴儿在吸吮时同时获得额外乳汁刺激。这些工具应在哺乳顾问指导下短期使用,避免产生依赖性,最终目标仍是实现直接哺乳。 母亲应保持充足休息与均衡营养,每日摄入优质蛋白如鱼肉、禽蛋,搭配全谷物与深色蔬菜。哺乳前可温敷乳房促进泌乳反射,哺乳后冷敷缓解胀痛。记录婴儿每日排尿排便次数,正常应达6-8次小便与3-4次大便。若尝试上述方法48小时后仍无效,或婴儿出现嗜睡、皮肤发黄、体重下降超过7%等情况,需立即就医排查先天性代谢疾病等病理因素。哺乳困难期间可使用吸奶器维持泌乳,每2-3小时泵奶一次,泵出的母乳可用滴管或小勺喂哺婴儿。 张向宁主任医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