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神经内科 (共15位医生)

科室简介

神经病科始建于1978年。1985年开始承担中山大学(原中山医科大学)本科生见习和实习教学工作。1990年起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及国内进修生。1993年开始参加本科生理论课教学,1998年成立神经病学科,2011年神经科进一步扩大至床位100张,神经科医师增至22人。

神经病科现有在编医技人员44人,其中正高职称3人,副高职称3人,主治医师8人,住院医师4人,护士25人,电生理技师3人,教辅员1人。能诊治各种神经系统疾病,在脑血管病、脱髓鞘疾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头痛、癫痫、帕金森病、痴呆、肌病及周围神经病、锥体外系疾病等方面具有较高诊治水平。能进行肌电图(EMG)、脑电图(EEG)24h动态、诱发电位(VEP、SEP、BAEP)、经颅彩色多谱勒超声(TCD)移动床边TCD、脑脊液细胞学、脑脊液寡克隆带、脑脊液结核抗原以及视神经脊髓炎(NMO)-IgG抗体的监测,并拥有心电监护仪及多种康复锻炼器械。病区设有NICU病房和一批危重病人抢救设备,具备诊治及抢救神经科各类危重疾病的技术能力,对多种危重病人的抢救成功率高。目前我科已经开展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数字减影术(DSA)、动脉溶栓术、及动脉内支架植入技术(CAS),脑出血血肿穿刺及肉毒杆菌毒素治疗锥体外系疾病等多项技术,其中多发性硬化、视神经脊髓炎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诊治技术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神经病科已成立了一个中心三个平台。一个中心即多发性硬化研究中心,该中心收治全国各地多发性硬化及视神经患者。三个平台分别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脱髓鞘疾病,感染性疾病。

神经病科现有博士生导师3名,硕士生导师5名。迄今神经科已培养硕士研究生30余名,博士研究生20余名。每年招收全国各地硕士生3-5名,博士生3-4名,进修生5-8名。承担中山大学医疗系研究生、本科生“神经病学”课程的教学工作和见习及实习教学;从2000年开始每年举办一期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和“神经系统疾病诊疗新进展”学习班。

神经病科独立承担及参与国家及省级科研基金项目3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基金5项;积极参与各项科研活动,已发表科研学术论文达300多篇,其中SCI收录40余篇。目前承担多项药物临床试验,包括PRoFESS国际临床试验合作项目。神经病科胡学强教授现任中国免疫学会神经免疫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主编;《中华神经科杂志》副总编辑;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免疫学组组长;广东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学会主任委员、神经免疫学组组长;广东省药学会神经精神药物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第八、九、十届政协常委。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我院对2014级研究生进行入院教育

2014年8月25日,我院在综合楼20楼讲学厅对2014级研究生进行入院教育。我院今年共招收了研究生近170名,为了使同学们尽快了解我院的总体情况,熟悉各项规章制度,加快角色的转变,更快地以研究生身份进入学习生活阶段,研究生科邀请医院领导及相关科室负责人为同学们举办了入院培训。医院党委杨杨书记、纪委邵霞书记出席了活动,活动由研究生科张勇科长主持。 杨扬书记代表医院欢迎大家加入三院大家庭。他说,看着大家年轻的脸庞让自己回想起了学生时代,大家都满怀着求学的理想,努力实现在医学上的追求。杨扬书记的讲话从我院院训“医德至上 博积精勤”开始,他要求大家要从德做起,万事德为先,做事先做人,要尊师、友爱,有关心和同情病人的仁心仁术;其次要勤奋,要勤于学习、专于学习、精于学习、善于学习,要练好“功夫”、提高水平;第三要学会处理好身边的各种关系;第四,要努力锻炼身体,有一个良好的身体才能有一个光明的未来。最后他以裘法祖院士的名句“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学问要不知足”与大家共勉。 邵霞书记以《严格自律 遵守医学职业道德 服务患者 一切为了病人健康》为题,为同学们作了一场生动的医德医风教育报告。邵书记从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出发,分析了医德医风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以一个个生动的案例为同学们讲述加强医德医风建设的重要性。 随后,医务科、预防保健科、医院感染管理科、医院质量管理科、总务科的相关负责人为同学们作了专题报告,就医院的一些管理规定和注意事项及在医疗工作中的自我防护进行了培训。最后,研究生科的老师就同学们在学期间的培养教育、学生管理及生活管理等相关要求向同学们做了讲解。 活动结束后,同学们表示,通过本次活动,让大家更快地了解医院、了解各项规章制度。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