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呼吸内科 (共3位医生)

科室简介
呼吸内科拥有一支团结向上、积极进取、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年轻的医疗队伍;科室已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具备自己风格和模式、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专业化学科,呼吸疾病的综合诊治能力已处于省内领先水平;是省内亚专业最全的呼吸科之一,设有呼吸科门诊、呼吸内科病区、呼吸重症急救病房、肺功能室、呼吸内镜室,编制床位60张;学科力量雄厚,现有专业医护人员30人,其中高级职称3人,博士2人、硕士5人;医疗设备先进,拥有呼吸内镜、肺功能仪和呼吸机等先进医疗设备;在呼吸危重症救治、呼吸介入诊疗、弥漫性肺疾病、呼吸道感染、肺癌个体化治疗、变态反应性肺疾病和呼吸系统疑难病诊治等方面有明显优势。
  医疗特色:
  呼吸危重症:建立了呼吸重症急救室,在机械通气及其新技术的应用和呼吸危重症救治(ARDS、危重型哮喘、急慢性呼吸衰竭)等方面居省内先进水平。
  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对重症肺炎、脏器移植相关肺炎、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和咳嗽反射受损者并发肺部感染,尤其是细菌耐药和抗生素合理应用有丰富经验,救治成功率高。
  弥漫性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弥漫性肺疾病是一组极为常见、极为复杂的肺部疾病,共同特点是病变不限于某一肺叶或肺段,呈弥漫分布。它包括感染性、职业性、结缔组织性、肿瘤性和原因不明性等几大类疾病。我科采用影像学、病理学和临床相结合等措施对其进行综合诊治,取得较好效果。
  呼吸疾病介入诊治:介入性呼吸病学的引入使整个呼吸内科系统诊疗水平得到显著提高。拓宽了呼吸疾病诊治范围,减轻了病人的痛苦,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目前我科开展了气管镜检查、经皮肺穿刺活检、气管内支架植入、支气管球囊扩张、内科胸腔镜术等;对于肺血管疾病诊治方面,采用血管介入技术等对肺栓塞的诊断和溶栓及抗凝治疗,收效很好。
  肺癌个体化治疗:对晚期肺癌开展以局部介入治疗(气道介入、血管介入、内放射治疗、射频消融等)为主的综合治疗,结合肺癌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包括化疗、放疗、生物免疫、和分子靶向等综合治疗,在保证患者生活质量的前提下通过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措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变态反应性疾病诊治:在对支气管哮喘等疾病进行系统治疗的同时,拟行过敏原筛查。可为患者的诊断、治疗提供有力的证据,采用包括脱敏治疗、抗过敏治疗药物等方法诊治过敏性疾病患者。
  中西医结合呼吸病诊治:在西医呼吸疾病诊疗的基础上,结合医疗现状和医务人员知识结构,开展了中西医结合呼吸疾病诊疗,对单纯西医治疗疗效较差及西医治疗盲区的患者均取得满意疗效,尤其对慢性咳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治疗。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开展睡眠呼吸和肺功能监测,进一步完善诊疗范围、增强科室综合实力,更好地服务于广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和呼吸功能障碍患者。
  设备设施:
  呼吸内科配备有一流的先进医疗设备,包括进口电子支气管镜、肺功能仪、有创呼吸机、无创呼吸机、氩气刀、冷冻治疗仪等。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低血糖和低血压有什么区别
高云
回答: 低血糖和低血压是两种不同的生理异常状态,前者指血液中葡萄糖浓度低于正常值,后者指动脉血压低于正常水平。 1、定义差异 低血糖指空腹血糖低于2.8mmol/L或糖尿病患者血糖低于3.9mmol/L,主要由胰岛素过量、进食不足或肝糖原储备异常导致。低血压指收缩压低于90mmHg或舒张压低于60mmHg,常见于血容量不足、心脏泵血功能减弱或自主神经调节失衡等情况。 2、发病机制 低血糖与胰岛素分泌异常、降糖药物使用不当或糖代谢疾病相关,机体能量供应受阻。低血压多因循环血量减少、血管张力下降或心输出量降低,导致组织灌注不足。 3、典型症状 低血糖表现为饥饿感、冷汗、震颤等交感神经兴奋症状,严重时出现意识模糊。低血压常见头晕、视物模糊、乏力等脑供血不足表现,体位变化时症状加重。 4、检测方法 低血糖需通过指尖血糖仪或静脉血检测确诊,低血压依赖血压计测量,必要时进行动态血压监测。两者诊断标准具有明确数值界限。 5、处理原则 低血糖急性期需立即进食含糖食物,严重者静脉注射葡萄糖。低血压患者应补充电解质、穿弹力袜,必要时使用盐酸米多君等升压药物,均需针对原发病因治疗。 建议定期监测血糖血压指标,避免过度节食或突然改变体位。糖尿病患者需规范用药并随身携带糖果,体位性低血压者起床时应缓慢行动。出现意识障碍、持续心悸等严重症状需立即就医,长期反复发作者应完善内分泌系统和心血管功能检查。 高云副主任医师北京安贞医院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