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肿瘤医院

特检科 (共3位医生)

科室简介

四川省肿瘤医院内窥镜室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历经近30年发展,目前已成为集消化内镜及呼吸内镜为一体的独立综合性内镜诊疗中心。中心现有电子胃肠镜、放大内镜、胶囊内镜、电子支气管镜、电子鼻咽镜、超声胃镜、超声支气管镜等进口内镜系统和完备的消化内镜、呼吸内镜诊疗辅助设备。

开展项目:

1. 胃镜检查:是诊断食管、胃及十二指肠病变的最佳方法,配合染色技术可以诊断癌前和早期癌,可进行胃镜下食管早癌切除、食管支架安置、食管扩张术等治疗。

2. 结直肠镜检查:诊断肛门、直肠、全结肠的最佳方法,可进行息肉切除、内镜下止血、内镜下早癌切除及肠道支架置入等内镜下治疗术。

3. 无痛胃肠镜检查:使病员在诊疗过程中无任何不良记忆,减少诊疗风险。

4. 无痛支气管镜检查:本中心为西南地区最早开展无痛支气管镜检查的科室,已历时十余年。病员在检查过程中无任何痛苦,无任何不良记忆,极大提高了病人对支气管镜检查的接受性。

5. 超声胃镜检查:本中心拥有目前国际最先进的超声内镜系统,对诊断早期消化道肿瘤、肿瘤的转移、手术切除的可能性及对胰腺疾病有极高的价值,还可进行超声内镜引导下穿刺术,提高对疑难病症的诊断能力。

6. 超声支气管镜检查:本中心为四川省最早开展的超声支气管镜检查的科室之一。该技术适用于对原发性肺癌的肺门/纵膈淋巴结评估、肺部转移性肿瘤的肺门/纵膈淋巴结评估、原因不明的肺门/纵膈淋巴结肿大的诊断,对纵膈及肺内肿瘤的诊断有极高价值。本中心于西南地区率先开展经导向鞘支气管内超声微探头引导下肺内外周占位活检术(EBUS-GS)及虚拟导航系统引导下对周围型肺占位活检术,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水平大幅提高。

7.胶囊内镜:该技术为消化道无创无痛无线检测手段。本中心拥有以色列GIVEN公司胶囊内镜系统,该系统图像清晰,具有检查方便、安全、舒适、无痛苦等特点,对小肠疾病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8. 电子鼻咽镜、喉:是诊断鼻咽癌、咽喉癌的最佳方法。

9. 放大内镜:用于早期食管癌、早期胃癌及早期结直肠癌的诊断

除以上常规检查项目外,本中心还开展以下内镜下微创及介入治疗技术,主要包括:

1. 胃肠道息肉内镜下切除术;

2. 经内镜下特殊治疗(止血、取异物、置管等)

3. 食管狭窄扩张术:本中心为四川地区开展食管扩张术最多的内镜中心,年行食管扩张术超过五百人次,针对患者具体情况采用萨氏扩张术或水囊扩张术

4. 消化道、呼吸道良恶性狭窄行支架安置术:本中心为四川省内安置食管支架最多的科室,有着丰富的治疗经验

5. 消化道早癌内镜下切除术;本中心为国家“医改重大专项”上消化道癌症早诊早治项目四川地区技术指导单位,每年定期至各项目点指导诊疗工作,对消化道早癌的内镜切除具有丰富经验。

6. 经内镜食管、胃、直肠各种良性肿物切除术。

7. 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针对短期内经口进食有障碍,患者胃肠功能无异常,需要长期的管饲营养支持者。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医院动态

更多 >

台湾周女士专程飞赴我院进行腮腺肿瘤改良功能性外科治疗

这些年来“耳垂下的肿块”一直困扰着居住在台北市的周女士。经过台湾多家大医院辗转就诊后确诊为“腮腺肿瘤”建议住院进行外科手术治疗。然而,腮腺肿瘤手术不可避免会留下颜面疤痕、耳垂区麻木等并发症,这些手术并发症让平素十分注重仪表的周女士迟迟不能下决心进行外科治疗。 今年以来,耳垂下肿块明显变大,周女士入住台北荣总医院,在完成手术前各种检查的过程中,忧心忡忡的她又一次在网上查阅了相关肿瘤资料,一篇由我院头颈外科李超主任发表在《美国外科学杂志》(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urgery®)上的关于腮腺肿瘤改良功能性外科治疗的文章深深地吸引了她,该论文总结了我院头颈科对传统腮腺手术进行系统性改良和优化的系列研究成果。经过改良后的术式可以兼顾腮腺肿瘤治疗后的疗效、功能以及外观。 周女士经过电话联系我院院办后,按照约定时间在台北办理了出院,放弃了当地几乎完全免费的医疗保障,专程飞赴我院进行外科治疗。 周女士在我院入院常规体检过程中,不仅发现了她右腮腺区的肿瘤,而且还早期发现了她甲状腺的癌变。经科室讨论后,6月12日在头颈二病区及麻醉科、手术室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为周女士进行了“右腮腺肿瘤改良功能性外科治疗及甲状腺癌根治性手术”,手术按制定计划进行,两个部位的肿瘤手术同期顺利完成,根治肿瘤的同时兼顾了患者的功能以及美观。 如今,周女士在我院圆满完成腮腺肿瘤和甲状腺癌的外科治疗。离别在即,热泪盈眶的她在感谢我院医疗技术的同时大力赞扬了我院各相关科室的人性化服务,让她感觉到宾至如归的温暖。我们也预祝她永远健康、美丽!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睾酮偏高是什么原因
李青
回答: 睾酮偏高可能与遗传因素、多囊卵巢综合征、肾上腺皮质增生、药物影响、内分泌肿瘤等原因有关。睾酮偏高通常表现为月经紊乱、体毛增多、痤疮等症状,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等方式干预。 1、遗传因素 部分人群因家族遗传倾向导致体内睾酮水平偏高,可能与基因突变或遗传代谢异常有关。这类情况通常伴随青春期发育异常或家族成员类似病史,需通过基因检测明确诊断。日常需避免高脂高糖饮食,减少外源性激素摄入,必要时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螺内酯片等抗雄激素药物调节。 2、多囊卵巢综合征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育龄期女性睾酮升高的常见原因,与胰岛素抵抗、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紊乱有关。患者除睾酮偏高外,常伴有卵巢多囊样改变、排卵障碍,可遵医嘱使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调节激素,配合二甲双胍缓释片改善胰岛素抵抗。 3、肾上腺皮质增生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会导致肾上腺源性雄激素分泌过多,21-羟化酶缺乏是最常见类型。新生儿筛查可早期发现,成年患者可能出现骨龄超前、声音低沉等表现。需长期服用氢化可的松片替代治疗,定期监测激素水平和骨密度。 4、药物影响 滥用雄激素制剂或含激素的保健品可能导致外源性睾酮升高,常见于健身人群使用合成类固醇。部分癫痫患者服用丙戊酸钠缓释片也可能干扰激素代谢。需立即停用可疑药物,并通过肝肾功能检测评估药物副作用。 5、内分泌肿瘤 肾上腺或卵巢的分泌雄激素肿瘤会异常升高睾酮,如卵巢男性化肿瘤、肾上腺腺瘤等。患者可能出现男性化体征快速进展,影像学检查可见占位性病变。确诊后需手术切除肿瘤,术后病理检查明确性质。 睾酮偏高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压力。饮食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限制乳制品和红肉摄入,增加十字花科蔬菜如西蓝花帮助雌激素代谢。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但需避免过度力量训练刺激雄激素分泌。所有药物治疗均需严格遵循医嘱,定期复查激素六项和超声检查,出现多毛、脱发等症状加重时及时复诊。 李青主任医师北京安贞医院泌尿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