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肿瘤医院

放射肿瘤科 (共22位医生)

科室简介
放射肿瘤科于1983年开始筹备建设,初期在全国著名肿瘤学家王静波、席宁、吴大可主任医师带领下,集中人才培养及技术设备建设,于1987年已形成西南地区设备精良、技术一流的学科,并于1987年5月在何颐蓉主任医师主持下正式对外收治病人,并向整个西南地区及四川省广大病员服务;同时在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余子豪、殷蔚伯、徐国镇等著名肿瘤学家帮助下,在技术、科研、管理等的传帮带下,使该学科产生了首批中青年肿瘤诊治专家,在1990年以郎锦义、陈念永主任医师为代表的中青年专家顺利完成业务、学术、科研、管理的交接工作,并开始了学科业务技术的更深层次的提升工作。历经7年奋斗,该学科已拥有100床位的治疗病区及能容纳每年近千病人的诊治门诊,其治疗设备拥有60Co二台,直线医用加速器二台,模拟X光定位机二台,近距离治疗机二台,以及放射治疗计划系统及全国先进的物理、剂量测试实验室,除此之外,尚具备超声热学治疗及立体定向放疗(X光刀)等治疗的先进设备。在医学科学研究上获省科技成果一等奖一个,二等奖两个,三等奖一个,国家发明奖一个,拥有省级科研课题九个,国家课题两个,医学论文发表已达四十余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达六篇以上。在医学技能上,其中“鼻咽癌近距离治疗技术”、“人体仿真体模”开发居全国及世界水平、“手动后装治疗机”、“国产60Co治疗机”的开发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的空白。由于在业务、科研、人才培养上的开拓及进取,该学科已成为西部唯一达到国内先进标准的科室,由此获得四川省及四川省肿瘤医院首家重点医学学科称号,并成为四川省三级甲等肿瘤医院中率先达特级标准的科室。在郎锦义、陈念永主任医师的带领下,经过全科同仁的共同努力,在人才培养上向深层次发展,已拥有临床医学博士一名,理学博士一名,硕士三名,在职研究生五名,在学术拓展中已成为四川省及西部该学科的领路人。目前该学科为了更符合国际发展的趋势,并更好地服务于全国的广大病员,已形成了三个业务发展方向,体现为:○1放射治疗科:重点以放疗技术服务于单纯放疗病人;○2放化疗综合治疗科:重点服务于放射治疗联合其它治疗手段综合治疗病人;○3放射治疗技术中心:重点是提升技术中的设备性能,技术中的硬件支持。除此之外,肿瘤应用研究实验室的成立,使治疗新技术、新方法开拓更具有科学保障,一个全方位向西部及全省开放的学科已具规模,在全国已具备国际竞争优势。
  目前该中心设置3个病区(放疗一病区、放疗二病区、放化疗病区),拥有150床位的病房,并拥有先进的X光刀、孔雀刀、三维适形挡铅技术与设备,同时治疗计算机计划已具备CT及X光数字模拟定位技术,并已形成图像网络工作站。在热学治疗上,已具备射频及超声的加热技术,首创本地区热化、热放化的治疗前景。业务上在鼻咽癌精确放疗、放化疗上,已居全国先进水平,其中X光刀、孔雀刀、放化疗联合治疗中、晚期病人已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治疗水平已达世界水平。除此之外,在肺癌、食道癌、妇科肿瘤、淋巴瘤、消化道肿瘤、头颈部肿瘤等单病种及系统癌症治疗上,充分体现了手术、放化、放生物、放热化等综合治疗的优势,并建立了人性化及个性化的治疗规范,在省内居领先地位。在科研及学术研究上已取得了科研课题16项,省级三等奖2项,“食道癌低剂量辐射生物调节放射治疗研究”、“立体定向放疗(X光刀)治疗鼻咽癌研究”获全国成果签定。全中心论文达140篇以上,其中SCI、EI收录达10篇以上。学科带头人郎锦义主任医师因此获四川省卫生系统肿瘤学科首批学科带人、中华放射种瘤学会常委、四川省放射肿瘤学会主委等称号,综合其学科实力与同领域比较,该学科居地区领先,在全国被誉为西部第一学科。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台湾周女士专程飞赴我院进行腮腺肿瘤改良功能性外科治疗

这些年来“耳垂下的肿块”一直困扰着居住在台北市的周女士。经过台湾多家大医院辗转就诊后确诊为“腮腺肿瘤”建议住院进行外科手术治疗。然而,腮腺肿瘤手术不可避免会留下颜面疤痕、耳垂区麻木等并发症,这些手术并发症让平素十分注重仪表的周女士迟迟不能下决心进行外科治疗。 今年以来,耳垂下肿块明显变大,周女士入住台北荣总医院,在完成手术前各种检查的过程中,忧心忡忡的她又一次在网上查阅了相关肿瘤资料,一篇由我院头颈外科李超主任发表在《美国外科学杂志》(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urgery®)上的关于腮腺肿瘤改良功能性外科治疗的文章深深地吸引了她,该论文总结了我院头颈科对传统腮腺手术进行系统性改良和优化的系列研究成果。经过改良后的术式可以兼顾腮腺肿瘤治疗后的疗效、功能以及外观。 周女士经过电话联系我院院办后,按照约定时间在台北办理了出院,放弃了当地几乎完全免费的医疗保障,专程飞赴我院进行外科治疗。 周女士在我院入院常规体检过程中,不仅发现了她右腮腺区的肿瘤,而且还早期发现了她甲状腺的癌变。经科室讨论后,6月12日在头颈二病区及麻醉科、手术室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为周女士进行了“右腮腺肿瘤改良功能性外科治疗及甲状腺癌根治性手术”,手术按制定计划进行,两个部位的肿瘤手术同期顺利完成,根治肿瘤的同时兼顾了患者的功能以及美观。 如今,周女士在我院圆满完成腮腺肿瘤和甲状腺癌的外科治疗。离别在即,热泪盈眶的她在感谢我院医疗技术的同时大力赞扬了我院各相关科室的人性化服务,让她感觉到宾至如归的温暖。我们也预祝她永远健康、美丽!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乳房结节3级怎么治疗
徐建威
回答: 乳房结节3级可通过定期复查、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治疗、穿刺活检、手术切除等方式治疗。乳房结节3级通常由内分泌失调、乳腺增生、乳腺炎、乳腺纤维腺瘤、乳腺癌等原因引起。 1、定期复查 乳房结节3级属于良性病变概率较高的分类,建议每3-6个月进行乳腺超声复查。复查期间需记录结节大小、形态及血流信号变化,若出现短期内快速增大或边界模糊等恶性征象,应及时升级处理方案。哺乳期女性需在断乳后3个月重新评估结节性质。 2、调整生活方式 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调节雌激素水平,建议每日睡眠7-8小时。限制高脂肪高糖饮食,每周食用豆制品不超过500克。选择无钢圈文胸避免局部压迫,经前期出现胀痛时可热敷15分钟每日两次。肥胖患者需将体重指数控制在24以下。 3、药物治疗 乳癖消片可用于缓解周期性胀痛,该中成药含夏枯草、丹参等成分。他莫昔芬适用于雌激素受体阳性患者,需监测子宫内膜厚度。散结镇痛胶囊能改善气血瘀滞型结节,服药期间忌食生冷。所有药物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禁止自行调整剂量。 4、穿刺活检 对于超声显示有微钙化或丰富血流的结节,建议行空心针穿刺活检。该检查可明确病理诊断,区分纤维腺瘤与非典型增生。术后需按压穿刺点15分钟预防血肿,72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活检结果若提示不典型增生需考虑手术切除。 5、手术切除 肿块超过2厘米或随访中增长超过20%时可考虑麦默通微创旋切术。传统开放手术适用于邻近乳头的结节,术后需加压包扎48小时。术中快速病理提示恶性需立即转乳腺癌根治术。术后标本均应送病理检查确认诊断。 乳房结节3级患者日常应避免服用含雌激素的保健品,每月月经干净后3天进行乳房自检。建议选择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游泳、快走等,每周锻炼3-5次。保持情绪舒畅有助于内分泌平衡,可尝试正念冥想缓解压力。若发现乳头溢液或皮肤橘皮样改变需立即就诊。 徐建威副主任医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普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