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

呼吸内科 (共11位医生)

科室简介
呼吸内科是医院特色专科。拥有先进设备和经验丰富的医师。设有专科床位45张,科室设有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室、肺功能室及多导睡眠监测室。拥有成都市呼吸内科学术技术带头人,四川省呼吸专委会委员、COPD学组及哮喘学组成员,成都市呼吸专委会委员,主任医师颜浩等省级知名专家。呼吸内科有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3人,主治医师3人,住院医师1人。其中,国家心呼吸专科会员2人,四川省呼吸专委会委员1人,成都市呼吸专委会委员1人,四川省防痨协会理事1人,成都市防痨协会理事1人,硕士研究生3人。
  科室技术力量雄厚,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症、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肺部肿瘤、弥漫性肺间质性疾病、积液及各种类型的肺炎等的诊断和治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科室拥有10余台无创呼吸机,对各种病因导致的呼吸衰竭具有明显的效果,特别是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无创通气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气道反应性测定技术,肺功能检测方面处于市级领先地位。科室在市级医院率先开展了经纤维支气管镜气道支架置入术治疗气道狭窄,并开展了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TBLB)、支气管肺泡灌洗(BAL)、仿污染毛刷(PSB)及经纤维支气管镜针吸活检术(TBNA),处于市内领先地位。
  科室坚持每一季度开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健康教育讲座,定期向患者传授COPD基础知识及防治措施。长期设置呼吸专科及专家门诊。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口腔内缝针后伤口溃烂
徐建威
回答: 口腔内缝针后伤口溃烂可能与伤口感染、缝线刺激、口腔卫生不良等因素有关,需及时就医处理。口腔黏膜修复能力较强,但溃烂可能影响愈合,需排查感染或异物反应。 口腔内缝针后伤口溃烂常见于术后护理不当。进食过热或过硬食物可能摩擦伤口,导致缝线松动或黏膜损伤。口腔内细菌数量较多,食物残渣滞留易引发局部感染,表现为红肿、渗液或脓性分泌物。糖尿病患者或免疫力低下人群更易出现此类情况。医生可能建议使用氯己定含漱液清洁口腔,必要时拆除刺激缝线并重新处理创面。 少数情况下伤口溃烂与缝线材质过敏有关。可吸收缝线中的聚乳酸成分可能引发局部免疫反应,表现为持续疼痛伴白色伪膜覆盖。部分患者对尼龙缝线产生排异反应时,会出现肉芽组织增生。需通过病理检查排除口腔扁平苔藓等基础病变。临床常用康复新液促进黏膜修复,严重感染者需联用头孢克洛分散片等抗生素。 保持口腔清洁是预防溃烂的关键措施。术后24小时内避免刷牙,可用生理盐水轻柔漱口。选择温凉流质饮食,避免酸性或辛辣食物刺激。出现持续疼痛、发热或异味分泌物时须立即复诊。长期不愈的溃烂需活检排除恶性肿瘤可能,必要时采用激光或冷冻治疗促进愈合。 徐建威副主任医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普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