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市第一人民医院

妇产科 (共4位医生)

科室简介

我院妇产科是四川省妇产科质量控制广元市分中心,妇科为广元市重点学科,有多人在省专业委员会任职,有市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名,是一个综合实力较强,集临床、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学科,技术水平在广元市及川、陕、甘毗邻地区处于领先地位。拥有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副主任护师、主治医师、主管护师、住院医师、护师等各数名,培养有硕士研究生,人才梯队建设合理。常规开展妇科疾病预防、体检筛查、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以妇科肿瘤诊治、微创手术为特色,对疑难危重症具有较强的综合诊治及抢救能力。能开展宫颈癌根治术、子宫内膜癌手术、卵巢肿瘤细胞减灭术、外阴癌根治术、妇科晚期肿瘤的综合治疗及再次手术治疗;能开展腹腔镜下广泛性子宫全切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子宫切除术及Ⅱ级以下腹腔镜手术,宫腔镜检及宫腔镜下宫内膜息肉电切术、粘膜下肌瘤切除术、子宫纵膈切除术等,宫腹腔镜联合诊治盆腔疾病、不孕症等;常规开展生殖器脱垂的传统术式及人工网片盆底修复术、阴式子宫切除术、尿失禁TVT-O手术、两性畸形矫形及阴道成形术等。开展专科及特色优质护理服务,提高患者满意度。有一支优秀的科研团队,科研能力强,已取得卫生部科研成果二等奖一项(合作单位)、市级科研成果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三项(其中一项为成都市三等奖),在研科研项目数项。医护人员在中国核心期刊杂志上公开发表论文数十篇。开展有省级继教项目,是住院医师规培基地,培养了大量的实习进修生。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泸州医学院教学医院授牌仪式在我院隆重举行

8月22日上午,泸州医学院教学医院授牌仪式在广元市第一人民医院隆重举行。泸州医学院副校长曾晓荣教授一行,广元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赵爱武,市卫生局党组书记何大正以及该院领导班子全体成员,中层干部、职工代表、全体实习生共200余人参加了授牌仪式。仪式由院党委书记吴春瑛主持。 授牌仪式上,广元市卫生局党组书记何大正对前来参加授牌仪式的领导和专家表示了热烈欢迎,向大家介绍了医院的基本情况。他表示,能够成为泸州医学院教学医院,充分体现了泸州医学院对市第一人民医院综合水平和教学能力的充分肯定及认可,表现出对广元市医疗卫生事业的大力支持。教学医院的授牌,对于提高院临床、教学和科研水平将大有帮助,并产生良好的影响。 泸州医学院人事处处长孔晓明宣读了《关于批准广元市第一人民医院成为泸州医学院教学医院的通知》;副校长曾晓荣教授代表学院为该院授牌。 曾晓荣教授在讲话中希望双方进一步加强联系、沟通与合作,互惠共赢,为培养合格的医药卫生人才,推动医学事业的发展共同努力。 赵爱武副市长代表广元市人民政府向教学医院的挂牌表示热烈祝贺,同时感谢泸州医学院对广元卫生事业的支持。她指出,广元市第一人民医院成功创建泸州医学院教学医院是市校合作的又一重要成果。希望市第一人民医院珍惜此次合作机遇,充分发挥教学优势,不断创新实践教学模式,为培养医学人才做出积极的贡献。赵市长同时要求医院以此次合作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提高服务质量,提升综合实力,创建医院品牌,为保障全市人民群众的健康,推动广元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全市卫生事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广元市第一人民医院刘峰院长做表态性发言,他表示,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卫生局的领导和支持下,我院将紧密依托泸州医学院强大的人才和技术优势,不断提高教学医院的建设和发展能力,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医学教育水平,一定把教学医院建设成为一个高效优质的现代化医学教育与医疗机构,服务于社会,造福于人民。 教学医院的建立,是校院双方彼此信任,深入合作的开始,必将进一步促进该院临床教学水平的提高,为医院医、教、研协调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慢性心肌梗死最早最突出的症状
郝盼盼
回答: 慢性心肌梗死最早最突出的症状是心绞痛,主要表现为胸骨后压榨性疼痛或闷胀感。慢性心肌梗死的症状主要有胸痛、呼吸困难、心悸、乏力、恶心呕吐等。 1、胸痛 胸痛是慢性心肌梗死最常见且最早出现的症状,通常表现为胸骨后压榨性疼痛或闷胀感,可能向左肩、左臂、下颌或背部放射。疼痛持续时间较长,可达数分钟至数小时,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可能无法完全缓解。胸痛可能与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导致的心肌缺血有关,通常伴随出汗、面色苍白等症状。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硝酸甘油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阿司匹林肠溶片等药物缓解症状。 2、呼吸困难 呼吸困难是慢性心肌梗死的常见症状,多由心肌缺血导致心功能下降引起。患者可能在活动或平卧时感到气短,严重时即使在静息状态下也会出现呼吸急促。呼吸困难可能与左心室功能不全、肺淤血等因素有关,通常伴随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等症状。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呋塞米片、螺内酯片、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等药物改善心功能。 3、心悸 心悸表现为心跳加快、心律不齐或心跳沉重感,是慢性心肌梗死的常见症状之一。心悸可能与心肌缺血导致的心律失常有关,通常伴随头晕、乏力等症状。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美托洛尔缓释片、胺碘酮片、普罗帕酮片等药物控制心律。 4、乏力 乏力是慢性心肌梗死的非特异性症状,表现为全身无力、易疲劳。乏力可能与心肌缺血导致的心输出量减少有关,通常伴随食欲下降、活动耐量降低等症状。患者可通过适当休息、减少体力活动等方式缓解症状,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辅酶Q10胶囊、曲美他嗪片等药物改善心肌能量代谢。 5、恶心呕吐 恶心呕吐是慢性心肌梗死的消化系统症状,多由迷走神经受刺激引起。恶心呕吐可能与下壁心肌缺血有关,通常伴随上腹部不适、出汗等症状。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甲氧氯普胺片、多潘立酮片等药物缓解症状。 慢性心肌梗死患者应注意低盐低脂饮食,控制体重,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戒烟限酒,定期监测血压、血糖和血脂。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按时服药,定期复查,如出现胸痛加重、呼吸困难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睡眠。注意保暖,避免寒冷刺激诱发心绞痛。 郝盼盼主任医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