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内分泌代谢科 (共9位医生)

科室简介

内分泌代谢科成立于八十年代初,先后建立了内分泌代谢专科门诊、内分泌代谢病房和内分泌代谢实验室,一直由具有丰富临床和实验室经验的内分泌专科医师主持工作,现有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3人,主治医师2人,住院医师2人,在读研究生5人,专科护士6人,检验师2人,检验士1人,均受过专科培训,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内分泌代谢科门诊主要诊治生长发育落后、身材矮小、消瘦、肥胖、性征早发育、青春期延迟、多饮、多尿、甲状腺肿大、甲状腺功能减低、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旁腺功能异常引起的低钙、高钙、低磷血症和骨质疏松、肾上腺皮质增生、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代谢异常性佝偻病、糖尿病、低血糖、有机酸尿症、氨基酸血症等儿童内分泌遗传代谢缺陷性疾病。内分泌专科门诊星期一至星期日七天均有副主任以上专科医师主诊,每年诊治数千来自广东省、湖南、江西、广西、福建等地区的内分泌病孩。
  内分泌代谢科开放床位四十三张,环境干净舒适,内分泌代谢病人病情需要者可入住病房诊治。实验室有化学发光检测仪、酶标仪、PCR仪、气相色谱质谱仪、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仪等仪器设备,开展了甲状腺激素及其抗体、性腺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垂体激素、胰岛素、C肽、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β2微球蛋白、尿先天性遗传代谢缺陷病筛查诊断等数十多种内分泌代谢检验项目,可当日或次日发放检验结果。是广东省技术力量和设备较为强大和齐全的儿童内分泌代谢专科,每年接收多名医师进修学习,承担2~3个省市级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小肠脂膜炎是怎么引起的
聂小娟
回答: 小肠脂膜炎可能由感染、自身免疫异常、血管病变、药物反应及外伤等因素引起,通常表现为腹痛、发热、体重下降等症状。小肠脂膜炎可通过抗感染治疗、免疫调节、手术干预等方式缓解。 1、感染 细菌或病毒感染可能诱发小肠脂膜炎,常见病原体包括链球菌、结核分枝杆菌等。患者可能出现持续性腹痛、腹泻及低热。治疗需根据病原体选择抗生素,如头孢呋辛酯片、阿奇霉素分散片等,同时配合补液支持。感染控制后症状多可缓解。 2、自身免疫异常 系统性红斑狼疮、结节性多动脉炎等自身免疫疾病可能累及肠系膜脂肪组织,导致慢性炎症。典型症状包括反复腹痛、关节痛及皮肤红斑。治疗需使用糖皮质激素如醋酸泼尼松片,或免疫抑制剂如甲氨蝶呤片控制原发病。 3、血管病变 肠系膜血管炎或动脉硬化可能导致局部缺血,引发脂肪组织炎症。患者常出现餐后腹痛加重、恶心呕吐。需通过血管扩张剂如硝酸异山梨酯片改善血供,严重者需血管介入治疗。 4、药物反应 长期使用雌激素、化疗药物或某些抗生素可能诱发药物性脂膜炎。临床表现为用药后出现皮下结节伴腹痛。需及时停用可疑药物,必要时使用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片缓解过敏反应。 5、外伤 腹部撞击或手术创伤可能导致肠系膜脂肪组织损伤性炎症。症状包括局部压痛、反跳痛。轻症可通过热敷缓解,重症需手术清除坏死组织,术后使用头孢克洛胶囊预防感染。 小肠脂膜炎患者需保持低脂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蛋类。注意腹部保暖,避免剧烈运动加重腹痛。定期复查血常规及影像学检查监测病情变化,若出现持续高热、剧烈腹痛需立即就医。遵医嘱规范用药,不可自行调整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剂量。 聂小娟副主任医师山东省立医院皮肤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