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麻醉科 (共6位医生)

科室简介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于1982年建院,在大外科成立之初就设置了麻醉组,1985年成立麻醉科(非独立建制,归属大外科管理),麻醉科独立建科始于1989年。经过20余年的发展,现已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临床二级学科。近几年来,麻醉科坚持“临床为本,教研强科”的学科发展思路,不断积累,学科建设步入较快发展时期。

1982年,成立麻醉组(属外科管理)
1985年,成立麻醉科(属外科管理)
1989年,成立独立建制的麻醉科
1989年,开设疼痛门诊
1993年,建立麻醉复苏室(RR,设监护床2张)
1997年,开设疼痛病房(设病床10张)
1999年,挂牌成立中华疼痛学会第一临床中心
1999年,新手术室建成,建立规范的麻醉后监护室(PACU),设监护床5张,配有专职麻醉医师1名,专职麻醉护士6名。2009年监护床扩充至8张。
1999年,成立麻醉学教研室,开始培养麻醉学硕士研究生。
2004年,广州医学院成立麻醉学系,开始麻醉学专业本科(五年制)教育,专业负责人由第二附属医院麻醉科主任兼任。
2005年,通过国家药物临床试验基地评审,成为广东省最早的麻醉专科基地之一。
2007年,心胸外科体外循环工作划归麻醉科直接管理,成立体外循环灌注组。
2008年,正式设置麻醉科的三级分科-疼痛科。
2009年,通过广东省麻醉专科医师培训基地资格评审,开始麻醉专科医师培训工作(3年期)。
2009年,开设麻醉科门诊,规范手术室外麻醉的预约、病情评估、谈话签字、交费等工作。
2011年,申报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通过广州市初评,被推荐参加省评。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医院动态

更多 >

深化廉洁自律教育 增强拒腐防变意识---我院特邀广州市纪委常委梅河清同志作专题讲座

8月13日下午,我院在学术会议中心举办廉洁自律专题讲座,邀请了广州市纪委常委、市监察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梅河清同志作专题讲座。全体院领导和中层干部、护士长、班组长共200多人参加了培训。医院党委书记郑东升主持会议。 梅河清同志紧密围绕认清形势,增强拒腐防变的重要性;吸取教训,增强拒腐防变的针对性;把握要求,增强拒腐防变的有效性等内容进行教育,讲座结合了大量的案例,以案说法,以案说纪。生动的讲解了贪污腐败的危害性以及犯罪人员的心理特征,并与大家讨论了如何正确认识当前反腐败的力度,如何认清当前干部队伍的主流,如何避免在认识上产生腐败的误区。讲座具有针对性和教育性。 同时,他与大家分享了自己对加强反腐败工作的思考,提出做好三个意识、三个表率:强化党性意识,做坚定理想信念的表率;强化监督意识,做依纪依规办事的表率;强化风险意识,做廉洁从政的表率。最后,他对广大医务人员提出要求,并指明医院的药品、医疗器械采购、基建工程、信息工程、后勤管理、财务管理也是腐败的高发领域,医务工作者要认清形势,增强遵纪守法和廉洁自律意识避免发生职务犯罪。 会后,郑东升书记代表医院,对梅河清副局长精彩讲座表示感谢,此次报告理论联系实际,案例生动,给大家敲响了拒腐防变的警钟,希望大家要领悟精神,将讲座内容传达到每位职工,并按照 梅河清副局长提出的做好三个意识、三个表率的要求,坚定理想信念,严格遵守党的纪律,认真执行医疗卫生行风建设“九不准”,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常见导致心力衰竭的原因
高云
回答: 心力衰竭通常由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病、心脏瓣膜病、心律失常等原因引起。心力衰竭是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导致全身组织供血不足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乏力、水肿等症状。 1、冠心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缺血缺氧,长期缺血可引起心肌细胞坏死和纤维化,最终发展为心力衰竭。冠心病患者可能出现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症状。治疗需控制危险因素,遵医嘱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硝酸甘油片、阿托伐他汀钙片等药物,必要时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2、高血压 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会增加心脏后负荷,导致左心室肥厚和舒张功能减退,最终引发心力衰竭。患者可能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治疗包括低盐饮食、规律运动,遵医嘱使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缬沙坦胶囊、氢氯噻嗪片等降压药物。 3、心肌病 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等原发性心肌病变可直接损害心脏收缩或舒张功能。患者可能出现心悸、胸闷等症状。治疗需限制体力活动,遵医嘱使用酒石酸美托洛尔片、螺内酯片、地高辛片等药物,严重者需考虑心脏移植。 4、心脏瓣膜病 风湿性心脏病、退行性瓣膜病变等可导致心脏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增加心脏负荷。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乏力等症状。轻度病变可定期随访,中重度需遵医嘱使用呋塞米片、地高辛片等药物,必要时行瓣膜修复或置换手术。 5、心律失常 持续性快速型心律失常如房颤可导致心动过速性心肌病,严重心动过缓也会影响心输出量。患者可能出现心悸、晕厥等症状。治疗需针对原发病,遵医嘱使用盐酸胺碘酮片、酒石酸美托洛尔片等抗心律失常药物,必要时安装起搏器。 预防心力衰竭需控制基础疾病,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保持低盐低脂饮食,适量有氧运动,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出现气短、下肢水肿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不可擅自调整药物剂量。同时需戒烟限酒,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改善心脏功能。 高云副主任医师北京安贞医院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