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市中医院

急诊科 (共9位医生)

科室简介

眉山市中医医院急诊科正式成立于2001年6月1日,是一个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相结合的临床科室,主要承担医院各种急危重症患者的首诊医疗,同时担负眉山市急救站、眉山市东坡区急救中心的120院前急救工作。我院急诊科经过短短10余年的快速发展,已形成一套集医疗、教学、科研并举的急诊医疗综合服务体系。科室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弘扬“仁爱、精博、进取”的精神,强化科学化、规范化与制度化管理,不断提高医疗和服务质量,力争创建“设备一流、医疗一流、服务一流”的急诊科室。

科室拥有一支精诚团结、技术过硬的急救队伍。全科现有医护人员25人,其中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5名、医师4名、主管护师2名、护师5名,护士8名。我院急诊科曾分别派出多人多批次到北京市急救中心、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成都中医药大学附院等地进修学习和工作。在吸收国内外急诊急救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开展内、外、儿、骨科24小时诊疗服务,同时针对急诊急救的重点与难点,开展院前、院内2010年版心肺复苏、气管插管及院内深静脉置管、呼吸机机械通气等急救技术,为快速诊断和及早治疗赢得宝贵时机。科室除了拥有西医医院所具备的特色外,还兼有中医、中西医结合手段和多种先进现代化的诊疗设备,因而在抢救急危重症病人方面独具特色,对临床常见急危重症具有较强的救治能力。

科室设置:急诊病区、诊断室、抢救室、清创缝合室、治疗室、洗胃室、留观室、中医综合治疗室、注射室、办公区等10个功能区域。其中急诊抢救床2张、急诊留观床位8张、输液座椅16张、急诊病区床位20张。抢救室设备配置有多功能呼吸机、多功能心电监护仪、除颤监护起博仪、心电图机、喉镜、电动吸引器、微量泵、供氧装置等先进急救设备。院前急救(120)配有4台急救型救护车,车内配有法国奥萨急救2型多功能呼吸机、迈瑞多功能心电监护仪、美国GE responder-1000除颤仪、ECG-32A心电图机、以色列SHUCKMAN喉镜、吸引器、供氧装置及出诊箱等急救设备和配置齐全的各种急救药品。

急救技术常规开展:气管插管、心肺复苏、深静脉置管、除颤、洗胃、气管切开、急救针灸等等多种抢救措施,使院前、院内抢救成功率高达85%以上。建立有视病情危重程度施救的优先诊疗程序和“急诊—入院—手术”绿色生命通道的保障制度。现年急诊量达两万多人次,年出诊量三千多车次。良好的技术水平和优质的服务取得了较好社会效益,得到广大市民和患者的好评,在本地区急诊急救技术水平和优质服务评比中名列前茅。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推荐医生

推荐医院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老年人心力衰竭如何食疗
高云
回答: 老年人心力衰竭可通过低盐饮食、控制液体摄入、增加优质蛋白、补充钾镁元素、选择易消化食物等方式进行食疗。心力衰竭可能与心肌损伤、心脏负荷过重、代谢异常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呼吸困难、下肢水肿、乏力等症状。 一、低盐饮食 限制钠盐摄入有助于减轻水钠潴留,每日食盐量控制在3-5克。避免腌制食品、加工肉类等高钠食物,烹饪时可用香料替代部分盐分。长期高盐饮食可能加重心脏负担,诱发急性心力衰竭发作。 二、控制液体摄入 每日饮水量建议1000-1500毫升,包括汤粥等流质。监测体重变化,若短期内增加超过2公斤需警惕水肿加重。液体过量可能导致血容量增加,加重呼吸困难症状。 三、增加优质蛋白 选择鱼类、鸡胸肉、豆制品等易吸收的蛋白质,每日摄入量按每公斤体重1-1.2克计算。蛋白质缺乏可能引起肌肉萎缩,但过量会增加肾脏负担。清蒸、炖煮等烹调方式更利于消化吸收。 四、补充钾镁元素 多食用香蕉、菠菜、燕麦等富含钾镁的食物,有助于维持心肌正常功能。使用利尿剂的患者更需注意补充,但肾功能不全者需控制高钾食物摄入。电解质紊乱可能诱发心律失常。 五、选择易消化食物 采用少食多餐模式,主食以软烂面条、米粥为主,搭配蒸煮蔬菜。避免油炸、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减少胃肠耗氧量。餐后抬高床头可缓解饱胀感,降低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概率。 心力衰竭患者需定期监测营养指标,合并糖尿病者需同步控制血糖。食物制备应保证卫生安全,避免生冷变质食品。根据心功能分级调整活动强度,餐后休息30分钟再活动。若出现食欲骤降或体重持续下降,应及时就医评估营养状况。日常可记录饮食与症状变化,复诊时供医生参考调整治疗方案。 高云副主任医师北京安贞医院心血管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