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市中医院

急诊科 (共9位医生)

科室简介

眉山市中医医院急诊科正式成立于2001年6月1日,是一个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相结合的临床科室,主要承担医院各种急危重症患者的首诊医疗,同时担负眉山市急救站、眉山市东坡区急救中心的120院前急救工作。我院急诊科经过短短10余年的快速发展,已形成一套集医疗、教学、科研并举的急诊医疗综合服务体系。科室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弘扬“仁爱、精博、进取”的精神,强化科学化、规范化与制度化管理,不断提高医疗和服务质量,力争创建“设备一流、医疗一流、服务一流”的急诊科室。

科室拥有一支精诚团结、技术过硬的急救队伍。全科现有医护人员25人,其中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5名、医师4名、主管护师2名、护师5名,护士8名。我院急诊科曾分别派出多人多批次到北京市急救中心、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成都中医药大学附院等地进修学习和工作。在吸收国内外急诊急救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开展内、外、儿、骨科24小时诊疗服务,同时针对急诊急救的重点与难点,开展院前、院内2010年版心肺复苏、气管插管及院内深静脉置管、呼吸机机械通气等急救技术,为快速诊断和及早治疗赢得宝贵时机。科室除了拥有西医医院所具备的特色外,还兼有中医、中西医结合手段和多种先进现代化的诊疗设备,因而在抢救急危重症病人方面独具特色,对临床常见急危重症具有较强的救治能力。

科室设置:急诊病区、诊断室、抢救室、清创缝合室、治疗室、洗胃室、留观室、中医综合治疗室、注射室、办公区等10个功能区域。其中急诊抢救床2张、急诊留观床位8张、输液座椅16张、急诊病区床位20张。抢救室设备配置有多功能呼吸机、多功能心电监护仪、除颤监护起博仪、心电图机、喉镜、电动吸引器、微量泵、供氧装置等先进急救设备。院前急救(120)配有4台急救型救护车,车内配有法国奥萨急救2型多功能呼吸机、迈瑞多功能心电监护仪、美国GE responder-1000除颤仪、ECG-32A心电图机、以色列SHUCKMAN喉镜、吸引器、供氧装置及出诊箱等急救设备和配置齐全的各种急救药品。

急救技术常规开展:气管插管、心肺复苏、深静脉置管、除颤、洗胃、气管切开、急救针灸等等多种抢救措施,使院前、院内抢救成功率高达85%以上。建立有视病情危重程度施救的优先诊疗程序和“急诊—入院—手术”绿色生命通道的保障制度。现年急诊量达两万多人次,年出诊量三千多车次。良好的技术水平和优质的服务取得了较好社会效益,得到广大市民和患者的好评,在本地区急诊急救技术水平和优质服务评比中名列前茅。

展开
收起
科室医生列表

专家科普

更多 >

医生答疑

更多 >
假性自闭症孩子的症状可以恢复吗
王志新
回答: 假性自闭症孩子的症状通常可以恢复,通过科学干预和家庭支持可显著改善行为表现。假性自闭症多由环境刺激不足、教养方式不当或短期心理创伤等因素引起,与典型自闭症谱系障碍的神经发育异常有本质区别。 1、环境调整 创造稳定的生活环境和规律的作息有助于缓解假性自闭症状。家长需减少电子屏幕暴露时间,增加亲子互动游戏,如积木搭建、绘本共读等结构化活动。保持家庭氛围和谐,避免频繁更换照料者或居住环境,逐步帮助孩子重建安全感。 2、行为干预 应用正向行为支持技术可改善社交回避行为。家长需通过即时奖励强化孩子的眼神接触、简单指令回应等行为,采用图片交换沟通系统辅助表达需求。每日安排15-20分钟地板时间游戏,跟随孩子兴趣引导互动,避免强迫性社交训练。 3、感统训练 针对感觉处理异常可进行专业感统康复。旋转秋千、触觉刷等前庭觉训练能改善注意力分散,平衡木、蹦床活动可调节肢体协调性。家长需观察孩子对声光刺激的敏感程度,逐步脱敏训练每周3-4次,每次不超过30分钟。 4、心理疏导 短期创伤事件引发的症状需心理治疗介入。游戏治疗能帮助孩子表达压抑情绪,沙盘治疗适用于语言受限者。家长需配合治疗师记录行为变化,避免在治疗过程中表现出焦虑情绪,防止二次心理伤害。 5、营养管理 均衡饮食有助于神经功能恢复。增加富含Omega-3的深海鱼类、维生素B族丰富的全谷物,限制精制糖和人工添加剂摄入。对存在挑食行为的孩子,家长需采用小份量多次供餐,将新食物与偏好食物混合过渡。 假性自闭症的干预需要家长保持耐心,建立稳定的日常活动流程,每天固定安排社交互动时间但不过度刺激。定期评估孩子对干预措施的反应,若3-6个月未见改善或出现自伤等严重行为,应及时寻求儿童精神科医生评估排除典型自闭症可能。日常生活中注意避免将孩子与其他儿童过度比较,关注微小进步并及时给予积极反馈。 王志新主任医师中日友好医院儿科